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跳出日常的觀點 開啟亞洲藝術新視界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跳出日常的觀點 開啟亞洲藝術新視界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51474 人
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
撰文/林咨伶 │發佈時間:2009-11-11 16:57
策展人蔡昭儀記者會上致辭
館長和策展人以及藝術家合影
220

2007國立台灣美術館以「食飽未?」的問候語為主題,開啟亞洲藝術雙年展的序幕,同時也向外界正式宣告國美館舉辦第一個國際性的當代藝術雙年展的企圖心。策展人蔡昭儀表示,這次的亞洲藝術雙年展從上萬名藝術家當中,層層篩選,最後共邀請56位(組)藝術家、145件(組)作品參展,並且有18位(組)藝術家現地製作,其精彩程度相較2007年的「食飽未?」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7年的「食飽未?」代表的是一種「溝通、分享與理解」;2009年的「觀點與『觀』點」則代表一種「觀看的方式」,背後探討的問題諸如誰在觀看?如何觀看?以及我們所看到與我們所相信的如何相關?「觀點與『觀』點」背後一系列的問題提問,讓藝術家也讓大眾對於我們習以為常的觀看方式提出反思,眼見不一定能為憑,因為觀者往往是從自己的知識、信仰、價值觀、刻板印象甚或意識型態作為詮釋的出發點。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探討這些觀點是如何地被深化,並演變為我們所身處的當代狀態,又如何經由日新月異的當代現實以及因文化差異而分別發展的社會面貌,豐富了所謂『亞洲觀點』的特殊位置」。

位於國美館戶外廣場上,由劉國滄所創作的《美術館藍圖,以現地製作的方式,利用美術館外的高牆,結合當地被遺棄的舊家具,透過裁切、描邊與上色的方式,形成單點透視的藍曬圖。大廳入口則放置由南藝大教授呂理煌領軍的建築繁殖場所創作的2009反轉視界》,以浴缸布置成大型裝置作品,民眾也發揮極佳的創意,或坐、或臥、或躺等各類姿勢,與作品進行最佳的對話。策展人表示,這兩件營造出強烈入口意象的作品,試圖帶給觀眾兩次shock,並將我們所熟悉的私領域的日常生活物件與美術館的公共空間進行反轉。

今年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不乏國際級重量藝術家的參與,例如莫斯科藝術團體AES+F的大型投影作品《最後暴動》,唯美夢幻的畫面上瀰漫著戰爭場景的暴亂,人人都是敵人,沒有誰是受害者誰是侵略者之分。印度藝術家蘇伯塔.古普塔的《學校》,在地上擺放近五十個不鏽鋼餐盤和黃銅製的單人坐墊,一邊代表西方資本主義,一邊代表的是傳統的印度社會,出身農家的古普塔藉此隱喻希望外來文化與印度傳統文化能取得平衡。

另外,日本藝術家外山瞳也以旅居越南15年的經驗,拍攝出一系列風格細膩婉約的影像,更在日本攝影器材公司的贊助下,製作出最大的攝影書,並因此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此次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不論是全球化、經濟、文化衝擊、兩性議題等,從不同的角度關注亞洲社會的各面向。策展人也表示,第二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的作品更容易讓觀眾進入,「他們(作品)吸引我,所以我想他們也會吸引大家」,一句簡單的話背後卻是閱人無數與長期挑燈夜戰的辛苦過程。

第一、二屆亞洲藝術雙年展所邀請的藝術家,主要仍以地理疆界上的亞洲為主,今年更擴大邀請亞太地區20個國家的藝術家共襄盛舉,其中雖有一位英國藝術家,但他長期在澳洲工作及居住,對澳洲已然形成深入的了解。策展人表示,所謂的亞洲藝術呈現多元且歧異的狀態,難以定義;往後邀請的藝術家或許是住在其他國家的亞裔、或是其他國家藝術家受到亞洲藝術的影響等,也都將列入考量。

90年代後期,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促使歐美各國逐漸將關愛的眼神移至亞洲。亞洲不論是實際上的地理疆界,或是以歐美為中心,被矮化為異國風情的「他者」;或是如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策展人古市保子所言:「亞洲並非存在之物,而是塑造之物」等。長久以來,亞洲地區即是欲望與文化生產的場域,各種跨文化的對話也不斷持續進行;亞洲的經濟實力反應在藝術市場上,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早已不容小覷。

根據Artprice最新的藝術市場年度報告指出,20087月至20096月,當代藝術拍賣成交額前10名的國家或地區當中,亞洲即佔了5席,分別是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和日本。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藝術市場重新洗牌,今年亞洲地區銷售總額1.3億歐元,第一次超越美國的1.23億歐元。   

台灣社會長期談論與注意的「藝壇」往往是以歐美為馬首是瞻,我們對於周邊的亞洲鄰居反而不暸解。然而近年來透過相關展覽與活動的舉辦,諸如:台北藝術博覽會所舉行的亞洲藝術產經論壇、國內畫廊所引進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或是藉由國際性亞洲藝術雙年展的舉辦,國內觀眾多了更多元探索與認識亞洲藝術的管道。

在前任館長薛保瑕任內開創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今年邁入第二屆,適逢新任館長黃才郎接棒上任;黃才郎與蔡昭儀不約而同表示,未來亞洲藝術雙年展不論是採取何種策展機制,都將立足在館內策展人的基礎上,如此一來最大的好處即是展覽策畫有其延續性,經驗與資源亦能留在館內不斷傳承下去!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