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期藝週刊
字級:

變革的時候到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會-專訪「藝流國際拍賣」總經理康嘉萍:談機會理論

撰文/梁婷育

面對近年的金融風暴,亞洲地區為抵禦藝術市場危機的發生,開始展開跨國市場的整合。今年3月東京便舉辦了首屆「日韓藝術博覽會」;而即將到來的10月更有「新加坡藝術博覽會」,主攻東南亞藝術,整合越南、泰國、印度及中國各地的市場資源,準備大顯身手。面對周遭鄰國的頻頻發威,關心台灣藝術的有志人士當然不讓他國專美於前,由「台灣藝術發展交流協會」與「藝流國際拍賣」發起的『2009 Revolution藝術祭』,將整合國內外畫廊、個人藝術家、日韓台藝術學院、以及美術館,誓言將台灣優秀藝術家推上國際舞台。

本次我們有幸訪問到「藝流國際拍賣」總經理康嘉萍談:台灣藝術博覽會的未來之路,透過康總經理的精闢見解,相信無論是藝術家或是台灣的藝術從業者,都能隨其中獲得新的視野。

編:可否談談台灣藝術博覽會的現況?

:台灣的藝術博覽會是起於1992年,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每年舉辦一次「藝術博覽會」,後來在1995年改成「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今年「台灣藝術發展交流協會」是首次自行主辦『第一界 2009 Revolution藝術祭』,我們希望這只是開始,未來還有第二屆、第三屆。

目前台灣藝術博覽會尚停留在資源互換和局部交流的階段,並沒有深化成有效的整合性變革,但據我所知國外已經有了突破性的展覽方式。像是新加坡藝術博覽會在成立之初,便受到「新加坡旅遊局」、「國家藝術理事會」的大力支持,結合旅遊、展覽會,讓博覽會不是在“一間房子”裡舉行。另外「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更是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下設的「藝術北京基金」所發起,今年總投入500萬人民幣做「藝術北京」品牌的推廣、資助畫廊展覽,還協助展覽單位邀請藏家、媒體。雖然我們現在沒有這樣的資源,我們還是需要開創更多的國際性平台,早一步做機會更多,畢竟要提高台灣藝術的能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舉辦『2009 Revolution藝術祭』的動機是什麼?

:根據ARTPRICE網站的統計,全球藝術家約有1200萬人,其中就有60%的藝術家生活在亞洲,由此可知,亞洲不僅擁有許多的藝術資源,而且還有著大量未被發現的藝術價值。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台灣藝術界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發掘潛力者轉化為新興市場動力的核心。

也就是基於這樣的想法,『2009 Revolution藝術祭』並不想限制參展人員的身分,只要您是從事藝術產業的相關人員,無論是藝術家、畫廊、藝術雜誌、藝術院校、美術館,我們都希望集結各方之力,以關心台灣藝術家、畫廊為重,沒有會員的限制,這也是我們的優勢。除了建全台灣藝術界的連結外,如何讓台灣成為亞洲藝術交流中心之一,我相信這也是「台灣藝術發展交流協會」未來極待深入的課題。

編:您認為台灣藝術界欠缺什麼?『2009 Revolution藝術祭』能給予什麼?

:容我舉例梵谷的生平事蹟來說,在梵谷的藝術生命中,其弟弟西奧一直是他重要的贊助人,在梵谷寫給弟弟的最後一封信中,梵谷有感而發的說出他一生的經歷,信中主要說明梵谷並不是一直這樣困苦,過去也有畫廊曾經提出希望購買他的作品,但是梵谷認為,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世界上,有志難伸的藝術家太多了,由什麼人出錢支持並不重要,重點是如何讓藝術家有「發聲的舞台」,才是我們迫切需要的。

因此,我認為台灣藝術界欠缺的就是「發聲的舞台」,尤其是國際型的舞台。我們的問題是,如果台灣的藝術學院、畫廊、藝術家的視野,都還是停留在台灣或是只透過網路與外界聯繫,不管費時多少年,我們依舊無法與他國競爭。其次,過度發達的藝術環境並不是在當代才出現,這情形自中古時期就出現了,多少藝術家彼此消長,所以「贊助藝術家」已經不再是問題的核心,贊助之後你如何讓他的作品被看到才是重點,不然再多的創作也是徒然。Revolution「改革」,就是在這思想下產生的。

『2009 Revolution藝術祭』提供的就是一個『機會』。在台灣的現況是,一個藝術家辦一場展覽,畫廊大約提供1000人次的參觀人數,如果是美術館的話,大約可成長10倍,達到一萬人次,但是如過是透過展覽會,來客數就絕命性的壓倒其他展覽場地,展品優劣各憑本事。無限制平台,就是希望國內藝術從業者都可以有機會參與國際型交流平台,但身為藝術家,或是未來希望從事藝術領域者都必須了解的是,參與任何展覽會都不保證它可以讓你一戰成名,但是如果連機會都被剝奪或是沒有藏家欣賞,又怎麼會有交易、發跡的機會呢?



編者按:當然,打開或讓他國接受台灣藝術市場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各國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彼此之間“互惠交流”才剛開始,或許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國與國藝術交流的催化劑,在“謀求更多的舞台及價值共識”的前提下,亞洲藝術市場的新合作模式已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