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期藝週刊
字級:

我看明日藝術弱的狠

撰文/編輯部

專訪【有寬藝術】總監 劉世楷

  位於台中大雅的【有寬藝術】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畫廊開在這裡真的沒關係嗎?」實在不能說是來訪民眾太過憂心,記者自市中心驅車前往也費去了近一小時的時間。有寬藝術總監劉世楷笑著回答:「因為這裡有『根』,我們相信這裡是有寬的起點。」

  原來【有寬藝術】是藏身於劉家祖地所興建的一棟擁有當代設計的建築裡,追尋藝術10年有餘的劉世楷與長兄劉世傑為了實踐理想,決定離開市區來到腹地較大的大雅郊區。劉世楷認為雖然地域性表面看來是個限制,但是透過「網路傳遞」或是「檔期交換」的方式,與合適的外縣市畫廊建立合作關係,進而衍生出“實體串聯”的互惠團體,是目前相當時興的展覽方式。

  目前【有寬藝術】與台北【就在藝術空間】以及【也趣藝廊】都有合作關係,網路型態的出現以及交通設備的改善,地域性的問題不再是經營者的痛,北畫南送,南畫北展的方式,讓中部藏家不用千里迢迢到台北看圖,畢竟相對於台北而言,台中大雅算是一個很近的距離。像是關渡美術館的“弱繪畫”之後會移師台中大象空間,他們也是走交換檔期的方式。

  問即對於【有寬藝術】的策展理念,劉世楷回應到:「我現在傾向把策展當作一種風格來經營。」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一個“展”的方式,而是一個季甚至是半年的活動。在這段時間中,挑選一些有共通性的畫家及作品進行系列展出,好處是策展的風格可以延續,策展人的理念也可以傳遞更久,透過這些努力讓觀者對我們有更深的印象。

  「我經常思考,在這波10年的卡漫風潮之後,下一個被關注的對象是誰?我認為類似“弱繪畫”那種訴求個人探查與見解的純粹,並藉由非具體完美形象的手感繪畫表現出來的作品,是日後的明日之星。」明年我們預計策劃半年的“弱”風格畫家展覽,他們並非全是“弱繪畫”的成員,“弱”的形式也尚為完全成熟,但是我相信那是一種可視的預兆。

  畫廊與創作者之間難免有隔閡,作為一個策展人又是畫廊經營者又該如何? 劉世楷認為畫廊理當需要注意市場,畢竟它還是營利的性質,策展人多是保持中立的立場,因此自我期許但願能在不違背自我意志之下,對藝術的未來多加觀察,提出合理的見解並且結合畫廊未來的經營方向,同時藝術家的選擇也很重要,台灣當代藝術家並不少,我們願意仔細選擇適合我們的合作夥伴。

  藝術家可以不必迎合大眾要求,但是他(她)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什麼是維繫他(她)形象的東西,人的相貌不會變,但是藝術作品永遠不會一樣,在不斷變換的作品中,如何讓藏家辨識你,才是藝術家該注意的事。

  「總歸還是人」劉世楷如是說。面對藝術家是一回事,面對藏家又是另一個修業的開始。去年(2008)汪承恩「狗道理-惡德關係」是永春堂落成後的第一場大展,汪承恩採用少見的古典技法,加入當代元素紀錄不同犬種的形象,當時一位藏家相當喜歡,但總是猶豫著什麼似的,我只能一再再的與他“談天”,藉由觀念的交流,終於明白他在意的原來是“犬”圖樣的市場性。但是我以為應該關注的是藝術家自身創作的思維與續航力─經常變換創作模式的創作人,對於經理人而言也是相當傷腦筋的─因此,只要市場接受他現在的創作方式,而該作品品質達水準以上,就是我們願意推薦的作品。藝術不難,有寬從本質出發,期望抓緊根基,將未來可能會發展的方向釐清,唯有如此,藝術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