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國片夯起來—臺灣電影文創產業環境觀察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國片夯起來—臺灣電影文創產業環境觀察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54714 人
撰文/洪湘雅 │發佈時間:2011-07-14 14:51
國片夯起來—臺灣電影文創產業環境觀察
文/洪湘雅    編輯整理/藝週刊編輯部
 繼立法院三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之後,其中第15條條文說明:「為發展本國文化創意產業,政府應鼓勵文化創意事業以優惠之價格提供原創產品或服務,其價差由中央主管機關補助之。」針對此條文,行政院新聞局電影處表示樂觀其成,並將爭取將國片納入適用範圍。究竟如何將文創的元素注入國片當中,才能使臺灣的電影成功創造自己的文創品牌呢?
臺灣電影的獨特故事性
臺灣電影在世界級影展上向來表現優異,但在國內的票房往往低靡不振。多數臺灣觀眾認為,國片劇情陳悶且缺乏大場面特效,但票價卻與其他好萊塢鉅片相同實在難以接受,故此次文創法的通過無疑是為缺乏競爭力的國片注射了一劑強心針。
相較於好萊鎢鉅片,臺灣電影的確缺乏大牌演員吸引票房,亦沒有雄厚資金大玩特效,早期國片以侯孝賢為主的「藝術式」電影曾風靡一時,但在轉型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隨後觀眾的口味被外國電影養得刁鑽。在今日與文創產業結合,臺灣電影產業可望重新掌握一個適合臺灣的新方向。以著名的「海角七號」為例,其劇情以六十多年前,臺灣光復之後日籍男教師隨政府撤離臺灣,也離開臺灣戀人的故事為主軸延伸發展,如此臺灣味的時空背景不但吸引了各年齡層的觀眾進入戲院觀賞,甚至前進中國大陸上映。
臺灣元素掀起風潮
適當地在電影中加入臺灣的元素,不但可以劃分出臺灣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差異性,甚至有助於帶動其他產業連環效益。再以另一部熱門的電影「艋舺」為例,隨著電影的賣座,旅遊業者設計的一套「艋舺旅遊行程」意外地帶動了沒落以久的萬華商圈,此外,艋舺電影中黑道弟兄們的穿著也帶起了一股臺客風潮,各式花樣斑斕的花襯衫、飛龍鳳舞寫下「義氣」、「兄弟」等字樣的T恤上市,原本被認為俗氣的臺客穿著鹹魚大翻身,無疑是透過創意性注入臺灣文化元素,使個別獨立的產業附加上更多利益性,進而打造成一個全新品牌,是以上述原因,在文創法公佈之後,行政院新聞局電影處摩拳以待,期待能為艱困的國片環境,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除此之外,進來許多創投業者,也開始注意到文化創意產業這一塊,將大把大把的資金投入到電影文創產業。
練習曲--借單車環島題材將臺灣的美景與人群介紹給全世界認識
以孩子的夢想突顯弱勢家庭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囧男孩
221
臺灣電影產業引錢進文創
 文創業者過去多半缺乏商業行銷及運作能力、基本市場需求小,普遍面臨缺乏企業經營經驗發展經費來源不足的困境,正因如此,當大量資金投入時,重點應該放在補足臺灣電影產業缺的組創、製作、銷售發行宣傳和資金,留住和培育更多產業人才。電影是綜合藝術,不可能靠少數個人完成,由臺灣資本支持,透過臺灣劇本、導演、美學技巧,宣揚臺灣生活型態、價值觀,確保臺灣擁有文化發言權。
中信金看中了臺灣的文創發展潛力,旗下的中信創投將投資5億元,針對展演設施、工藝、創意生活、設計等4大文創產業布局,其中第1個投資案是國片「殺手歐陽盆栽」這部改編自暢銷作家九把刀的小說,演員陣容集結知名影歌星,預估票房將達1億元。文創創投初期目標是鞏固臺灣市場,下階段會透過國際合製,跟好萊塢合作拍片,帶動產業升級,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佈局。
結語
然而在臺灣電影市場添加了一股新的力量之後,電影文創性、藝術性、商業性,三者是否得以兼顧,會不會有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美學掙扎,是各界眾所矚目的。將臺灣文化巧妙地注入電影當中,又同時兼顧產值與藝術價值,是國片下一個努力的方向,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www.cca.gov.tw
2.        中時電子報〈錢進文創-鏈結臺灣電影產業〉: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22011070500054.html
3.        工商時報〈中信金砸5億 拍電影拚文創〉: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22011070500053.html
4.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文化創意產業部落格: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29416245
圖片出處:
「海洋之心」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stillsea/blog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