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畫布修補師——科技與古畫的結合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畫布修補師——科技與古畫的結合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52819 人
撰文/劉庭境 │發佈時間:2011-07-28 10:22

畫布修補師——科技與古畫的結合

文/劉庭境    編輯整理/藝週刊編輯部
像中國如此悠久的國家,自然有許多動輒上百年歷史的文物流傳下來,這些古文物歷經許多戰亂變動,在保存上自然有許多不易之處,甚至有許多文物身首異處、分隔兩地,幸好現在科學技術,幫我們解決了許多類似這樣的問題,例如最近在臺灣故宮博物院展覽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便是如此。
分開360年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四大畫家之首─黃公望最知名的代表作,並被稱為中華十大名畫之一;整幅作品約690公分,是以浙江富春山為景所繪成,墨色淡雅,卻極具氣勢,山水交錯,樹石層疊。
整幅作品花費黃公望四年時間創作,直到他82歲時才完成;在黃公望過世後,幾經輾轉,於清初順治年間被收藏家吳洪裕所收藏,吳洪裕臨終時將多幅自己喜愛的作品一起殉葬,被他的家人救出,富春山居圖也是其中一幅。經過這般波折之後,富春山居圖就此一分為二,前半段約51公分的「剩山圖」由浙江博物館收藏,後半段約640公分的「無用師卷」就收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
山水合壁—以新媒體藝術展現山水之美
這次的展覽是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後,361年來首次在同一地點展出,對中華藝術而言極具意義。雖說是「合壁」,但其實只是在同一地點、放在同一個櫃的展出,並沒有完完全全的合在一起,因為在「剩山圖」和「無用師卷」中間有一段已經被火燒毀,儘管修復了一部份,依然是沒辦法密合的,幸虧透過這次展覽主題—「新媒體藝術」,也就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將富春山居圖合在一起。
「青鳥新媒體藝術」團隊是這次新媒體藝術的策展團隊,他們利用數位3D動畫的視覺影像技術和攝影拼貼的表現方式,動用高達42臺投影機、數千張照片拼貼,把富春山居圖做數位重現,不只讓原來純粹墨色的畫有了色彩,且融入了互動和音效的元素,讓觀眾彷彿置身富春山景色當中。
隨著故宮導覽員的介紹,富春山居圖的季節、天氣也不斷變化,有秋季、有雨天雷鳴和夜晚等,每變化一次,畫中的各種景色、人物也會跟著變換,搭配上潺潺水聲,讓所有細節皆富有意境;畫中的互動元素也讓人驚奇,當蝴蝶飛過的季節,對著畫中正在划船的漁夫呼喊,他也會對你揮手;或是對著畫做舉杯動作,畫面也會出現呼應你的變化。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局部
【北宋】張澤端:清明上河圖  局部
220
 
 
 
 
 
 
 
 
結語
這次展覽不只有富春山居圖的合體和山水覺新媒體藝術這兩個賣點,故宮為了讓黃公望的作品能更完整的展示,特別商借了許多黃公望其他知名的書畫巨作和多幅後人臨摹富春山居圖的作品,還包括了乾隆皇帝當年以為是真跡的「子明卷」等眾多展品,每幅都相當珍貴。
以新媒體藝術來呈現古藝術的表現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了,像是2010年上海世博中國館的數位版清明上河圖,以及這次的富春山居圖,都展現出耳目一新的奇妙效果。觀眾除了親臨感受原畫作的精神,與其精微痕跡形象的覺知之外,新媒體藝術也運用科技,將年久失真的藝術品,重新修補縫合,打破了時空限制。結合貫穿古今的時空脈絡與當代視覺經驗,將博物館展覽的層次提升到更多元、更高的層次,提供觀眾更多想像與欣賞的空間。
 
參考資料及圖片出處:
1.      故宮博物院官網:〈山水合壁──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新媒體藝術展〉http://www.npm.gov.tw/exh100/fuchun_media/
2.      文、攝影/藍玉琦:〈臺北故宮「山水覺」新媒體藝術展活靈活現〉聯合新聞網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29260
3.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拙風文化論壇】http://bbs.wenhuacn.com/dispbbs.asp?boardID=60&ID=19006&star=2&page=1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