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臺灣美術發展史簡說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臺灣美術發展史簡說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42286 人
撰文/曾靖喻 │發佈時間:2011-07-28 11:10

臺灣美術發展史簡說

文/曾靖喻    編輯整理/藝週刊編輯部
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臺灣美術的發展,和歷史政治的變動、社會文化的遷衍緊密相扣。在這塊土地上,培養出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在時空的洪流中,留下他們的腳印。
臺灣民間藝術萌芽—明清時期
在荷西、明鄭時期,荷蘭人、西班牙人經常到臺灣貿易、傳教,在臺灣各地留下不少城堡、教堂建築,今日臺南一帶可見足跡;許多記錄當年史實、景物的銅板畫和地圖,是當時的美術特色。明鄭之後的滿清王朝,把臺灣社會從移民墾殖,逐漸帶入文教初興的狀態。漢人藝術主流的文人書畫,也逐漸在臺灣生根發展。這些清代流寓文士和本地畫人的作品,無形中寄託了本地社會「粗獷」、「狂野」的美感傾向與文化特質。
另外,當時的時代背景,培養出臺灣的民間藝術,來自閩粵的移民,跋山涉水、篳路藍縷,在臺灣這塊土地墾荒、生根。當時生活困苦,為求心靈寄託,民間信仰逐漸發達並充塞在生活之中,包括生活用品或崇拜的偶像,還有酬神或慶典時演出的戲劇、舞蹈等活動,直接地表現及滿足民眾大量而普遍的美感需求。大至廟宇的興修、裝佛、彩繪、龍柱、石獅,小至生活中的飯匙、粿模、版印等;這些佛像、雕像,跳脫西歐美學體系的「創作」觀念,成為臺灣美術的基礎,許多臺灣著名的雕塑與水墨藝術家,一開始都拜這些繪製與雕刻佛像、神祇的師傅為師,紮實地養成繪畫技術,從最困難的人像創作開始訓練。
臺灣西畫的養成期—日治時期
日人治臺是臺灣文化一次嚴重的割裂,但也是一次注入新血的機會。日治前期在藝文表現上,基本上仍是前清文化的延續。直到1920年代日治中期,「新美術運動」的新一代知識份子,才正式取代傳統文人雅士和民間匠師的地位,成為臺灣藝術(美術)的主流。
臺灣的「新美學運動」,一般是從1927年,也就是臺灣總督府舉辦「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那一年論起。此展覽在舉辦十屆後進行改組,中斷一年,並在1938年改稱「府展」(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繼續舉辦,合計「臺展」、「府展」,前後共舉辦了十六屆十七年的時間;它幾乎帶動了臺灣所有美術創作者,進而培養出日後成名的臺灣第一代西畫家,也提昇了臺灣民眾對藝術的欣賞能力。這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日後被稱為「臺灣新美學運動先驅者」的黃土水(1895-1930)、陳澄波(1895-1947)、劉錦堂(又名王悅之,1894-1937)等人。
保守的藝術姿態—國民政府遷臺時期
臺灣最重要官辦美展—「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延續日治時期「臺、府展」的規模,在此時正式成立,並與戰前即已成立的「臺陽美展」,成為戰後臺灣的兩大展覽。
國民政府遷臺後,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對外實施封閉政策,對內實施戒嚴統治,在保守的文藝政策指引下,1950年代的臺灣美術,以大陸來臺的傳統水墨作為主流,這個時期以「六儷畫會」、「七友畫會」、「八朋畫會」為代表。當時傳統水墨,與日治時期的膠彩畫家,在「省展」的舞臺上爭奪「正統國畫」的寶座。此時,也有一批大陸來臺西畫家,在臺灣推動「新藝術運動」,保持了臺灣藝壇的一股活力。
1950年代末期,臺灣逐漸從戰後飄搖的時光掙脫出來,戰後積聚了十年的社會力,就在這個基礎上,展現蓄勢待發的活力,準備推向1960年代「現代繪畫運動」熱潮。
傳統與現代交會—1960現代繪畫運動:
「現代繪畫運動」相當程度地受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以及歐洲「不定形繪畫」的影響,主要倡導一種「形象的解放」。當時也是大陸來臺西畫家之一的李仲生,將這些觀念帶給他的學生—「東方畫會」,之後以臺灣師範大學畢業生為班底的「五月畫會」,接續他們的思想,繼續倡導宣揚,並與古代中國的美學嘗試結合。
就中國美術現代化的歷程觀察,這是西畫東漸以來,中國藝術家首次排除以「寫實」、「寫生」等西方古典藝術觀念來改革中國繪畫的主張,重新在中國的傳統畫論與西方現代思潮的接合點中找尋出路;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的藝術家,第一次企圖擺脫現實與政治的束縛,在藝術創作上,尋求自由發揮的天地。
臺灣藝術的多元發展— 1970至今
1970年代,臺灣在外交上開始遭遇一連串的挫敗與打擊:釣魚臺事件、中日斷交、中美斷交,乃至退出聯合國,致使臺灣社會及文化界人士,激起強大的危機與自覺意識,於是鄉土運動成為戰後臺灣第二波美術風潮,寫實成為當時主要的表現手法。
鄉土運動反映本土文化的自覺,在藝術表現內涵上,稱得上是一次成功的美術運動。其較深遠影響,反而要在1980年以後另一波興起的現代藝術中才得以顯現。1987年的解嚴,為藝術創作與思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藝術家在開始投入創作時便擁有足夠的空間去進行自我反思與批判;而運用的技術與媒材,則因資訊開放更自由多變。新一代的藝術家,開始展現其強力的作為,以全新的姿態彩繪出當代臺灣藝術活潑、多元的風貌。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