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期藝週刊
字級:

生活美學「藝」起來--談藝術介入:生活美學的創造

撰文/廖敦如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過去藝術文化是人們生活的奢侈品;現今藝術文化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未來藝術文化將是人們生活的消耗品--

一、文化就在巷子裡:談談公民美學

近年來,社區意識日漸蓬勃,不論是老街保存、古蹟活化、閒置空間再利用…等等,都呈顯出一個社區豐郁的文化資源。再者文建會亦積極提倡「公民美學」、「公民文化權」,而何謂公民文化權?簡單而言即是:1、每個公民的文化主張與生活方式必須被尊重;2、每個公民都該分享與維護社會上文化藝術資源;3、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提升自己的文化藝術素養。換言之,一般民眾對藝術、文化的認識是非常薄弱,甚至是狹隘的;然而藝術文化的涉入,並非教科書死板的教條,也不是美術館、博物館中專業的知識,而是一種常民文化的「生活美學」,這種機制、這般生活環境是必須被創造、被營造出來。因此社區中的各式視覺圖像,不論硬體或軟體,平面或立體,大型或小型,都是一個視覺美感呈現的環境空間;一座公園、一個電話亭、一個招牌、一撮花圃…等等景物,將會透過空間不斷地串接、延續,建構出一個城市、地方或社區的容貌。

整而言之,這些視覺圖像的背後,都隱含著一個城市、一個社區諸多的文化脈絡和社會意義,其存在的意義,亦決定了民眾美學的品味與水準。所以以藝術文化為路徑的「公民美學」,不但強調了全體公民對於文化藝術活動的支持與發展,更應共同承擔起參與與推動的責任,進而提昇每一個公民文化藝術與審美欣賞的能力。

二、生活環境的空間之美--從環境空間看視覺美感

藝術絕對不僅止於美術館或博物館的空間,其實環境空間景觀就是一種廣義的藝術,它包括都市景觀、街道景觀、社區景觀…等等。所以整個環境空間,如同一件大型的戶外雕塑作品,在這件作品的構圖中,有自然的天空、山川、草原…等等,及人為的建築、地標、街道、座椅、植栽…等等,因而我們可以說,構成環境空間的藝術元素,包含了自然的部分和人為的部分。

以西班牙畢爾包為例,畢爾包是西班牙北方的一座城市,而頗負盛名的古根漢美術館就位於市中心,對這座城市而言,古根漢是一個重要的城市地標,其建築外觀充滿流線感,機械化的金屬質材,像一隻銀色大魚從河邊躍然而出,如此的畫面,隨著日月星辰不同時間的變化,與整個城市景觀,相互輝映,古根漢的影像亦成為一般人到畢爾包重要的視覺印象。

再以英國的泰晤士河為例,泰晤士河是倫敦的大動脈,不但具有經濟價值,更是重要觀光景點,而它所流穿的地段,包括倫敦塔橋、國會大廈、西敏寺…等等,從鄉村到城市,從平靜到喧擾,從清晨到黑夜,穿過時間與空間,晤士河的蜿蜒貫穿,彷彿一幕又一幕的電影,不但讓人感受到英倫獨特浪漫的氣息,也發現了英倫的美。

三、居住環境的創意景觀--從生活空間看創意發揮

除了大氛圍的環境空間之外,生活週遭的各式造景,亦處處呈顯出豐富的視覺符號,然而這些不起眼的景觀,可能你未曾注意過它,但它們的存在,卻為這個社區空間,注入藝術生機,彰顯社區居民的生活品味與創意。

以台北市敦化北路與市民大道路口<時間斑馬線>的作品為例,原本平凡的人行道,經過藝術家設計,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具有藝術性與功能性的行人紅綠燈,增添了空間的趣味性;而這些公共藝術只有出現在都市的社區中嗎?當然不是,我們再把鏡頭拉到東部海岸線的濱海公園,有一件<看海>的作品,這件作品,由一個紅色的大畫框所組成,放置在海濱的綠色大草原上,而畫框的下方利用海邊的鵝卵石,堆砌成一個大腳丫,正跨出畫框,此畫面耐人尋味,究竟是引領觀看者走出現實?或是走入自然?

以上這些公共藝術作品,都以具體的形象、隱喻的手法,搭配週遭的空間,與環境景觀形成一個有趣的互動,不論是上班族、路過行人或運動休閒的人,面對這些作品,無不抱以會心的微笑。

再以美國華盛頓DC街頭的公共藝術為例,眾多藝術家們,以保育類動物—熊貓為主題,創作各式各樣的熊貓造型,並將這些造型,散置在華盛頓DC的各個街道角落,所呈現出的熊貓造型,不僅能與所在的環境空間相呼應,更能讓行人隨處驚艷。而在歐洲,街頭藝術家隨處可見,這些藝術家有的是彈奏樂器、有的是繪畫、有的是表演,藝術的表現並不輸一般專業的藝術家,讓環境空間由於他們的融入,變成了可移動的視覺饗宴。

然而環境空間的美學,如果僅是硬體的關懷,則喪失其意義,更重要是「景」的考量之外,空間中的「人」、「文」、「地」、「產」等因素,都是社區民眾必須要認同,因而「藝術」是個媒介,透過藝術的參與、藝術的創新、藝術的巧思,將居民的文化情感與記憶,藉由藝術的表徵,共同實踐在社區生活中,形成處處有新「藝」的生活視野。

四、社區美學的具體實踐--社區美學「藝」起來

社區之美不是靜態的、偶發的,社區的美是需要大家共同建構。近年來透過藝術的活力,凝聚了社區的意識,改變了社區的面貌,從公園裡的造景、壁畫、步道的鑲嵌、地標,甚至是人行道的一草一木,在街頭巷尾裡慢慢動了起來。藝術在生活中慢慢地紮根,而且除了靜態的藝術形式之外,各式各樣動態的藝術集會,也透過民眾的自發,而賦予了環境空間有了全新的意義。而藝術介入社區的策略與方法,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下列四種:

(一)藝術造街—打造街道美術館

所以當藝術文化成為造街途徑,街道就是美術館與新美學平台,於是,藝術落實於生活。當藝術就在居家轉角、踱步之間,當文化掛你我嘴邊,耳聞眼見會是個動容的城市風景。例如「台東市舊鐵道路」、「台南海安路」之藝術造街活動,即是啟動公民美學運動,從街頭巷尾做起,一磚一瓦做起的最佳典範。

(二)藝術聚落—閒置空間再利用

廢棄的空間,不論是倉庫、舊教室或是火車站,均承載著眾多的記憶,然而隨著時代的更迭,可能面臨廢棄或遭人遺忘的命運,但是透過空間的活化與運用,這些空間都有可能再度注入新的生命。知名案例包括「台南安平的樹屋」、「全省鐵道藝術村」等等。

(三)節慶包裝--創造社區文化

台灣各地已節慶化的藝術表演活動,都與當地的文化資產息息相關,透過活動宣傳、產品代言,進而提升當地的特色、形象。當活動辦得越精緻細膩,越能凝聚地方的認同與驕傲,無形中亦建構了地方的文化圖像。例如「高雄貨櫃藝術節」、「澎湖地景藝術節」等等。

(四)藝術事件—社區重建

隨著時代的更迭,社區面臨人才外流、生活品質低落的隱憂,而許多社區在變遷的過程上,往往找不到新的出路,而逐漸喪失其功能。「藝術重建」是一種方法、一種策略,透過居民的尋找與發現,找出社區共同的記憶與傳承,利用「藝術」的方式,重建了社區的面貌,不僅是有形空間的重建,還包含了「心靈」和「精神」的重建。例如「知本建和社區」和「台南土溝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