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檢視臺灣藝術市場-以「2011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下)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檢視臺灣藝術市場-以「2011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下)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42635 人
撰文/曾靖喻 │發佈時間:2011-09-06 20:14
廖繼春  油畫《海邊》

▲廖繼春 油畫《海邊》

 

〔撰文  曾靖喻Una

 

  Art Taipei作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藝博會與藝術品收藏平台,除了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並持續深耕本土市場,累積了深厚的人文內涵與信任基礎;而大部份的畫廊負責人都同意,每年的台北藝術博覽會,主要功能已成為展示自家藝術家作品,帶進潛進新藏家,為將來藏家在畫廊的交易打造第一次接觸的平台、創造接觸藏家的機會。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的藝術市場發展,台灣仍具備較完善的畫廊產業機制與藝術推廣經驗,以及深具收藏深度與品味完熟的收藏家,同時間年輕的藏家陣容也不斷擴張之中,但是更多的是理性評估,因此藝術市場的買賣活絡度仍有待開發。

台灣藝術市場聲勢看漲

    2010年後,從房市、股市、匯差流出的熱錢,推升亞洲藝術市場的行情,華人藝術成為市場上競相投資的標的。除了高單價及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買氣旺之外,2011台北藝博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作品與書畫作品完成度高且價格實惠,不僅吸引台灣藏家買進裝潢豪宅,海外藏家也紛紛下手投資。日本藏家宮津大輔表示,台灣藝術家作品具國際觀、價錢合理,是很好的收藏標的;印尼大藏家余德耀也出手買下台灣新媒體藝術作品;有大陸地產老闆、礦產老闆更以千萬元買進台灣藝術作品;上海證大集團現代藝術館此行更一口氣蒐集50位台灣藝術家的名單,打算大量買進。張學孔同時表示,大陸各省市、民營企業都在興建美術館、藝術館,大量買進台灣藝術家作品庫藏指日可待;另一方面,台北藝博也將在明年三月帶領20家畫廊、100位藝術家前進紐約舉辦「台灣藝術博覽會」(Taiwan Art Show)趁勢開發海外市場。

日本日動畫廊慶祝成立60週年,帶來夏卡爾充滿鄉愁的《紅色村路》。

▲日本日動畫廊慶祝成立60週年,帶來夏卡爾充滿鄉愁的《紅色村路》。

 

藝術購藏者待吸納與培養

s             台灣收藏家的經濟實力

    台灣在獨特的歷史背景下,中國、日本與西方文化匯流發展出特有的文化,以及這個地區在資本主義的洗禮下依然保留樸素的人性與超越的層面,台灣的人文精神價值相較於許多亞洲地區相對穩固,加上藝術經紀與推廣在台灣起步得早,迄今已具有相當美學鑑賞力與基礎穩固的藏家族群。據統計,香港拍賣市場有百分之五十的交易由台灣藏家所創造,不僅象徵出臺灣藏家的經濟實力,中國日本韓國甚至西方的作品也普受台灣藏家青睞,顯示台灣藏家開放的文化心胸與美學品味。

    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指出,台灣收藏家實力雄厚,蒐藏範圍無國界,正是台灣發展藝廊產業的軟實力。此次前來參觀台北藝博會的客群,除了知名企業的大老闆,動輒一擲千金拿下歷史上的名作,更多的是中產階級的收藏家,有醫師、會計師,以及金融業者與科技新貴的投入,更有不少受薪階級如航空公司機師、保險銷售員、廣告業務、設計師等,其或因為單純因為熱愛藝術而收藏藝術,或因為藝術投資的獲利驅使,在客群的多元化之下,如何經營台灣資深收藏家如何吸引更多潛在買家的功力,仍是各畫廊業者亟待培養的能力。

s             藝術購藏家的培養與擴增

    每個藝術博覽會都有不同的目標族群,一件產品要賣給誰,不可能每個人都接受。在台北藝術博覽會的屬性參展畫廊與其他亞洲藝博會的性質過高之下,要比的就是作品的優劣和買家的實力,因此,藝博會如何有效架構交易平台來照顧現有的買家與潛在購藏家進場花錢,成為台灣畫廊之間或國際競爭力所在。藝博會的手法大同小異,主要是帶來的作品是否吸引人價格奠定是否合理,以及這個藝博會有沒有足夠的組織動員來宣傳和串聯買賣雙方,達到供需的照顧,然後再把潛在的買家及資深收藏家吸引入市場,讓他們能近距離接觸並引起購藏興趣。這次Art Taipei 2011」,每天的活動琳瑯滿目,有【藝術講座】系列、【國際新視野】單元【藝術開門專案】,藉由藝術對談、藏家的分享、畫廊之間或藝術品與藏家的互動,這一連串的展示與活動無非是要塑造凝聚力,讓所有近來的人在相互交流下,不論身分為何,都可以在一個極高的藝術凝聚市場裡,感受到進一步的理解並獲得應有的資訊。

畢卡索作品 《裸女與男孩》

▲畢卡索作品 《裸女與男孩》

 

結語

檢視2011台灣藝術博覽會」最後攤開的實際成績單,雖有部分展商呈現絕佳的高成交率,成交金額也上看10億,但有更多畫廊呈現外熱內冷的狀況,缺乏實際買氣支撐。不少業者坦言:受到景氣影響,觀望多於實際購藏、一般參觀者多於買家。此外,也有畫廊業者提出:台北藝博參觀群眾以本地為主,海外的藏家來的不多,就本土畫廊而言,對於收藏人口的擴散作用持有疑慮。但若回歸最基本的市場法則,如何招攬好畫廊參展、展出畫廊是否帶來質量兼具的藝術品,是藝博會持續精進的地方,相信只要東西夠好,永遠不怕難以找到買家,只怕沒有好作品作為展示與銷售。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