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二次大戰後的臺灣美術史(下)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二次大戰後的臺灣美術史(下)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52744 人
撰文/曾靖喻 編輯整理/藝週刊編輯部 │發佈時間:2011-09-24 10:58
莊喆:〈抽象〉油彩 畫布90.5 x 127 cm  1980

▲莊喆:〈抽象〉油彩 畫布90.5 x 127 cm 1980

新藝術運動

光復初期,具革新思想的一批來臺西畫家,推動「新藝術運動」,成就了1960年代開花結果的臺灣現代繪畫運動,其中以黃榮燦、何鐵華、李仲生最具代表。黃榮燦1945年來臺,1948年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1950擔任由中國美術協會主辦的「美術研究班」教務主任,同時並邀請較具新派思想的藝術家如朱德群、林聖揚、趙春翔等人前往授課。1951年3月14日,他與李仲生、朱德群、林聖揚、趙春翔、劉獅等人於臺北市中山堂聯合舉行「現代繪畫展」,這是臺灣正式以「現代畫」為標舉的第一個畫展。
何鐵華1947年自上海來臺,1949年起撰寫大量藝術文章報導「現代藝術」的鑑賞,籌組「自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創設「二十世紀社」成立「新藝術研究所」,發行《新藝術》雜誌等,並陸續出版專書多種,成為當時臺灣現代藝術最主流的言論。
至於李仲生於1949年來臺後,即入臺北第二女子中學擔任美術教師,並與大陸來臺西畫家何鐵華、黃榮燦熟識,也前往「美術研究班」教授「美術概論」,日後成為「東方畫會」健將的吳昊、夏陽等人均是學員。除教學外,李仲生對現代藝術活動的參與,透過大量的文字論述,產生深遠影響,成為臺灣現代繪畫的導師。在1950年代推動現代藝術活動的畫家還有莊世和、趙春翔、朱德群、林聖揚等人,稍晚堅持抽象油畫創作而另有成就者,則尚有本省籍畫家劉生容及陳正雄。
劉國松_太陽的背面是月亮? 2007 102.5x92.5cm

▲劉國松_太陽的背面是月亮? 2007 102.5x92.5cm

現代繪畫運動熱潮
1950 年代末期,臺灣在經歷戰後大約十年的風雨飄搖時光後,逐漸站穩腳步,加上和美國簽訂了「中美協防條約」之後,為臺灣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隨著美國軍事經濟各方面的支援,美國文化亦大舉注入臺灣社會,舉凡商業消費、民主理念、文藝思潮、大眾娛樂等莫不全力傾銷,懾住了青年學子嚮往之心,進而促成了1960 年代臺灣全面性的現代繪畫運動熱潮。
在這一波運動中所倡導的「現代繪畫」,主要受到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與歐洲「不定形繪畫」的影響,強調一種「形象的解放」。1957 年有兩個標榜現代精神的繪畫團體,「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先後成立。五月畫會是由師大美術系畢業生為班底所組成;東方畫會成員則都是畫家李仲生的學生。李仲生是最早在臺灣透過一種特殊的私人教學方式,推行現代繪畫觀念與創作的實踐者。
五月畫會的劉國松、莊喆以及東方畫會的蕭勤、夏陽、霍剛等人是這一波現代繪畫行動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在思想上表現出對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嚮往,並且在行動上試圖結合西方現代藝術思潮,尋求中國現代繪畫的出路。
初期複合藝術時期(1966–1970)
1950年代的臺灣現代繪畫,是緊跟在西方現代主義的抽象表現繪畫與不定形繪畫之後發展起來的,與西方的進展大約有十年差距;然而1960年代初期經由現代設計轉入的臺灣普普風潮,由此展開的類達達展演活動和運用複合媒材的藝術手法,其思想根源固然頗為多元而混融,但在發展時間上,臺灣和西方只是三至五年的差距,近乎同步發展。
所謂「複合藝術」指的是一種運用多種媒材或表現形式,打破以往藝術定義的狹隘範圍,大量使用生活化、日常化各類自然材質或現代的工商業產品,加入展演的形式,以達到觀念的表達、意見的陳述,並對觀者產生一定的互動,藉以破除藝術逐步流於高品化、機制化、菁英化的危機。而臺灣普普風潮正是展現了上述各項特色。
王南雄_秋色供徘徊-135x69cm-紙本水墨設色-2006

▲王南雄_秋色供徘徊-135x69cm-紙本水墨設色-2006

正值抽象繪畫在臺灣達到高峰之際,另有一批成長於本地的青年,展開了反動性的實驗。1966年,黃華成提出「大臺北畫派宣言」,並揪合同志創辦綜合探討實驗性電影、文學、戲劇與藝術的《劇場》雜誌。同時,另有現代詩展,畫外畫會、不定形藝展、UP展、七O年超級大展,構成了此階段以媒材實驗,融合達達與普普藝術的時代風格。1960年代中後期的這場普普風潮與複合藝術,是當年輕狂少年一次大膽而具新意的表現,但後繼無力,終成為時代夾縫中的一曲間奏。
另有一知名畫會—「畫外畫會」,成立於1966年,為臺灣六○年代一前衛團體,成員包括李長俊、吳炫三、王南雄等人。「畫外畫會」取自「妙在畫外」涵義,其美學思想傾向為:「古今中外的人類經驗,無不是我們吸收的對象,超現實、抽象畫、普普、歐普無不在我們我們吞併之列」,其思想基礎是歐洲前衛理論,認為藝術創作必須發自藝術家內心的真實感覺,不斷突破自己的藝術形式與思想,因此台灣從「畫外畫會」出現開始,藝術界就有了新達達風的足跡。
 
參考資料及圖片出處:
1.          賴瑛瑛:《複合藝術——六○年代臺灣複合藝術研究》
2.          參考《臺灣美術史綱》劉益昌等撰文  藝術家出版社  修訂本2009年3月
3.          參考《臺灣美術史》徐文琴 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出版一刷
4.          臺灣大百科全書〈臺灣美術總論〉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45
5.          臺灣網路美術館http://web.cca.gov.tw/tdg/
6.          睿芙奧藝術集團http://ravenel.com/?lan=tw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