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賦予獅頭永恆的靈魂–臺灣獅父洪來旺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賦予獅頭永恆的靈魂–臺灣獅父洪來旺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43338 人
撰文/曾靖喻 │發佈時間:2011-12-01 18:54
「台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由洪來旺、洪文定父子所發起,並於2006年9月正式向內政部立案成立

▲「台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由洪來旺、洪文定父子所發起,並於2006年9月正式向內政部立案成立

 

舞獅小辭典

 

「舞獅」技藝,在中國漢朝「百戲」中,就有類似舞獅的「角觝戲」,從宋朝大儒歐陽修在《新唐書》〈禮樂志〉中的記載,可瞭解古時舞獅的規模與陣容:「銅鈸二人,舞者四人,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五色。每獅子有十二人,畫衣持紅拂,首加紅襪,謂之『獅子郎』。」

 

     「舞獅」約在18世紀隨漢人傳入臺灣,最早傳入的是「閩南獅」(包含武館獅與宋江獅),後有「客家獅」、「廣東獅」、「北京獅」陸續傳入。閩南獅在臺灣落地生根後受民俗風情、生活習性、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逐漸分為北、中、南和客家四大主流,其中又以新竹為界,南部稱「獅陣」,以閉嘴獅為主,北部稱「獅團」,以開嘴獅為主,中部以堂、社居多,但都稱為「臺灣獅」。

     然而,舞獅技藝源自何時?臺灣有獅子嗎?所謂「臺灣獅」傳自何處?傳至臺灣後又有何改變?獅頭要如何製作?獅團有哪些基本陣法?出陣要遵守哪些禮節與禁忌?這些疑惑與歷史糾葛,都可以從人稱獅頭旺」的洪來旺老師傅,其傳承八十餘載的「弄獅」人生裡一窺堂奧。

洪來旺- 製作獅頭過程

▲洪來旺- 製作獅頭過程

     說到「弄獅」,相信大部分的臺灣民眾並不陌生。每逢廟宇慶典或者是佳節活動,「弄獅」常常是最受觀眾歡迎的重頭戲。看著這些舞獅者,步伐虛虛實實、變幻莫測,把獅子的動作神情表演得維妙維肖,而各式各樣的特技表演,更是常贏得圍觀民眾的滿堂喝采。然而,其實很少人知道,這製作獅頭和「弄獅」可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且還有地域上的差別。

     今年97歲高齡的洪來旺即是這方面的專家,長年經營傳承弄獅藝術的他,分別於1998年獲得終身成就獎2006年獲得了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09年榮獲老人英雄獎、及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奬,更於2010年由文建會納為無形文化資產代表者。走過風起雲湧的臺灣近代歷史,洪來旺先生有著曲折的人生經歷,同時他也見證了臺灣獅藝的發展興衰。

     人稱「臺灣獅父」的洪來旺,有著深邃的雙眼下垂白眉的洪老師傅,面對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獅頭工藝品,很難想像這些顏色絢麗,雕琢精細的獅頭皆是出自這名老者之手。其從9歲拜師學做獅頭至今,80多年來製作的獅頭已經超過千個,由於「臺灣獅」的特色是獅頭厚重,舞獅者須有紮實的武術根底,屬於「武獅」;這和香港電影《黃飛鴻》中,那種獅頭造型立體華麗、活潑逗趣,而且可以踩著梅花樁飛躍翻騰的「廣東獅」(醒獅)不同,因此洪來旺除了製作獅頭之外,在武術方面也是功夫深厚。

此顆獅頭歷史悠久,為洪老師傅正值60歲時捏製完成的寶貝,由於經常跟團出陣表演,因而金漆脫落,雖然只剩下內稜線,但神情依然靈氣威武

▲此顆獅頭歷史悠久,為洪老師傅正值60歲時捏製完成的寶貝,由於經常跟團出陣表演,因而金漆脫落,雖然只剩下內稜線,但神情依然靈氣威武

     為了讓臺灣獅藝不只是單純的廟會活動,而是可以代表臺灣推向國際舞臺的傳統藝術,洪來旺與長子洪文定更於20069月正式向內政部立案成立「臺灣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同時在女兒洪明珠洪明玉的推廣下,寄望讓傳統獅藝與武術鼓藝走入社會大眾並紮根校園。現今雖已97歲高齡,猶創作不輟的洪來旺,終生致力於臺灣獅頭製作工藝文化之薪傳,並將臺灣獅頭工藝之美與民間傳統信仰結合為一,期以提昇臺灣傳統藝陣文化之水準與社會地位。

     「臺灣獅」雖源自中國,但在臺灣發展的一百年來,已經展現了十足的「臺灣味」,演藝方式深具臺灣特色和內涵,是一項能代表臺灣在地文化的傳統藝術。而對於臺灣現今的獅藝界,洪來旺也有許多肺腑之言。他強調,各獅團間應該摒除門戶之見,相互切磋、研究,共同追求獅藝的改進與創新;並且要端正自己的行為,嚴格要求獅團人員學術並重,避免社會大眾對於藝陣團體產生偏見。

讓獅藝美學完整保留,讓工藝之美流傳後世

     除了實務上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之外,洪老師傅的手工藝獅頭製作與廟會文化的珍貴知識,最為人推崇。為了一償獅頭旺民俗技藝地方文化館」創立之心願,洪來旺子女也持續在尋找歷史建築或閒置空間,希望藉由在地文化展覽館之建立,以推展獅頭藝術、培育藝文人才、傳承民間工藝等,使傳統文化成為地方文化之展示場所;同時結合民俗藝陣的表演鼓舞撼動教學、或獅頭彩繪,鼓勵社區居民建構共同的生活空間、共同的歷史文化感,成為地方文化觀光的鄉鎮據點,讓獅藝美學得完整保留,讓工藝之美流傳後世。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