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2012傳藝風華—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2012傳藝風華—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5211 人
撰文/曾靖喻 Una │發佈時間:2012-02-09 17:56
「行春‧2012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暨文創系列活動」

▲「行春‧2012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暨文創系列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資產),大多源自民間,或本身就是一種民間文化。民間文化的生成、傳播和發展,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海洋島嶼、江河湖港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福地,亦是文化傳播、交匯與繁榮發達之所在。1月14日至2月12日新春期間,在文資總處王壽來主任的帶領下,眾集兩岸最精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保存者,以「臺灣傳統生活工藝」、「湖南民藝民風民俗」、「陝西民間手工藝」展覽為主軸,啟動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動——「行春‧2012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暨文創系列活動」。

展場上迴盪著悠遠幽長的歷史回聲,
千年古樂、百年舞蹈,那是最具魅力的東方之美。
此次專場演出集納了湘西苗族鼓舞、靖州苗族歌鼟(ㄊㄥ)、土家族打溜子、瑤族舞蹈、侗族蘆笙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上海文化藝術團帶來的表演,從不同角度、側面真實地反映多元民族的生活與民俗風貌。現場更特別邀請臺灣文化特色代表性的傳統歌舞「排灣族歌謠及勇士舞」、「客家北管八音」同場演出,亦有「黃俊雄布袋戲」、「九天民俗技藝團」、「春美歌仔戲」、「漢陽北管劇團」、「八色鳥馬戲劇團」等藝文團體輪番上陣,呈現豐富的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風貌。

「巧匠神工‧臺灣傳統生活工藝特展」
     「傳統工藝」可說是過往食衣住行育樂中,一直傳承下來的百工器物,在過去是生活必需品,然而在現今工業化的過程中,卻逐漸被可大量複製的工業產品所取代。有鑑於此,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特於台中文化創意園區規劃以傳統工藝、民俗工藝及保存技術等不同面向,以「生活工藝」為基底,呈現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的豐富內涵。如以傳統「三合院」作為展示概念的生活工藝區,將民間信仰、飲茶文化、服飾工藝、居家陳設等生活美學落實於庶民社會中,營造打動觀者心靈的美感情境,讓人們對工藝作品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有進一步的體會。
      此外,在工藝技術區中,可以見到斗拱木作、交趾陶保存修復、剪黏泥塑修復、漆線技術、傳統戲偶道具等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展場上還有工藝師現場示範柴絲草刨撚的技術,呈現創作過程之工序、工法、工料、工具,讓我們體會到傳統工藝神奇精妙的手藝,不但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與現代生活也完全不衝突,展現工藝之「用」與「美」的微妙關係。回顧近三十年來,原本被視為百工的工藝師傅,政府更從文化資產的角度來肯定工藝與藝師,促使臺灣社會對生活工藝改觀,更顯露出尊重。

「楚風湘韻‧湖南民藝民風民俗特展」
      湖南的歷史悠久,有著多民族聚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相當豐富,以少數民族遺存的原住民巫儺文化遺產、秦漢以後本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形成的漢文化遺產兩大部分構成。其種類歸納起來主要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曲、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技藝、民族絕技與民間知識…等。
此次湖南省各地獨特的民藝、民風及民俗文物之展出,主要以獲選大陸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經典項目為主,例如織繡方面(湖南一帶刺繡的總稱),便有「中國四大名繡」之稱的「湘繡」,其融合傳統繪畫、刺繡、詩詞、金石藝術為一體的景物創作;其他手工藝方面,也有「土家錦織」、「侗族織錦」和「花瑤桃花」等,這些開在山野的奇葩,皆以質樸的藝術風格呈現出別樣風格。

      在竹藝方面,有實用兼具美觀的「寶慶竹刻」、手工編織的日常用品「湘西竹編技藝」、裝置意味濃厚且逗趣的「鳳凰紙紮」等。此外,地域寬廣且資源豐富的湖南,位於東部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其特色「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可與陶瓷裝飾藝術先河「長沙窯銅官」相媲美;在石雕方面,則有「楊柳石雕」、「菊花石雕」、溪石製作而成的「溪硯」與墨晶石雕刻而成的石雕作品,隨著不同種類的石材創作,皆呈現多元雕刻技法與獨一無二的作品。
      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浮水印「灘頭年畫」,其創作內容分為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三大類,如同臺灣以民俗題材版印製作而成的「版畫」,兩者皆具有濃厚的鄉土藝術色彩,長久以來一直與民間的生活息息相關,百姓用它來避邪祈福,如今己成為一種深受民間喜愛的裝飾藝術。而展場上最為特別的便是「江永女書」,是現今唯一存在的性別文字,其筆畫纖細均勻、似蚊似蟻,內容和婦女特有的婚嫁、歲時節日、廟會等民俗活動緊緊融合;亦有「江南一絕」美譽之稱的「長沙棕編」,利用棕葉編織成鳥、蟲、蝦、蛇、龍、青蛙等各種栩栩如生的昆蟲,各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現場示範表演,讓各地民眾大飽眼福。

品味陜西風情‧兩岸春節民俗廟會
      去年第一屆海峽兩岸春節廟會以老北京記憶為訴求,推出後受到民眾熱烈好評,為持續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與推廣,文資總處王壽來主任今年再接再厲與陜西合作舉辦各種新春展演盛會,各種可看、可玩的互動形式,像是傳統手工技藝皮影、剪紙、關中布老虎、鳳翔泥塑等,各種活動讓臺灣民眾不必到大陸,也不必跑遍臺灣南北,便可以充份體驗海峽兩岸傳統藝術與文化創意特色。
      而最具人氣的便是二十多種的陝西特色小吃,例如被列為陝西十大怪之一的「麵條像褲帶」,指的就是獨具陝西風味的BIANG-BIANG麵,現場更有來自大陸的大廚展示拉麵技法。而在文創當道的年代裡,若你還沒有機會到西安看兵馬俑,則可以到展覽現場買縮小版模型過癮一下,想收藏的人亦可買下Q版的兵馬俑做紀念。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往活動日益頻繁,全球各地域文化的邊界正不斷地淡化和消解,少數民族的文化也開始被同化;加上資訊文明的飛速發展,一些源自狩獵文明和農業文明的傳統軌跡,正在迅速地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消失,短短數年之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以往陌生而拗口的概念,已成為社會認知度極高的詞彙。對岸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文化遺産,這次特別選擇文化底蘊深厚、民族色彩多元的湖南省做為重點,把最精彩的表演向台灣民眾展示。而透過此次展覽除了讓各界人士為之驚艷之外,也讓我們體會到,雖然兩岸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但不變的共同理念皆是: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