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期藝週刊
字級:

公共藝術漫遊—台北市南港園區公共藝術散步路線

撰文/圖/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共藝術中文網提供

打造科技工作者休憩與藝術的空間

過去的南港因工廠林立而有「黑鄉」之名,為了擺脫舊工業時代的形象,軟體工業園區特別展開雙臂歡迎公共藝術的加入,並且結合「邀請比件」方式,由專業策展人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針對場域、空間特性進行創作;藝術品設置過程中不斷與藝術家、園區和社區居民溝通,為台北的城市規畫和空間營造立下新的典範,同時也讓園區內冰冷高大的建築物增添了幾許柔美的線條。

【思想的轉動】

以人臉與腦外型並置半抽象之外觀,充滿時代的速度感,對應到科學園區在科技工業、創意與大腦之結合產業,為冷峻的園區空間添增人的溫度;另外,屬於一種自由形體的風格,也與其他低限、強調科技感的作品產生反差。

【彩虹的誕生】

以優美的風力與水力動力雕塑在國際藝壇上享有盛名的新宮晉,向來善長將大自然的法則與訊息作視覺化的呈現。彩虹的誕生精萃出水的美感與想像,使之精巧地隨風搖曳,而陽光的舞步亦於其中不斷幻化而出。

【門】

精確地洞悉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內建築群的特色與園區的場域定位,瑪塔.潘以他向來擅長再造生活空間與重塑一種純粹地景表情的敏感度,特別以<門>的意向,將高科技工業發展的願景勾勒出無限的想像;採低限、極簡的幾何線條為自然語彙,表達出宇宙的和諧與恆常。

【列柱噴泉】

保羅.布瑞的藝術創作一向以實驗精神自由地運用線條,創作出動力雕塑,為現代動力雕塑史上重要的先趨者。此件列柱噴泉運用天然元素-水的流量與速度與多組槓桿互動,轉為音樂性的韻律以及視覺上的動感,具有自然地景與機械幾何的組合趣味,能給工業園區帶來新的觀想節奏。

【有逗點、句點的風景】

莊普為了園區中不同的專業領域的工作者,體貼地呈現視覺和肢體上交叉的休憩點,行文之間的各種標點符號,在這裡被放大移至戶外空間後,變成詼諧的暫留、串聯、想像等種種視覺符碼,同時也成為兼具功能性的雕塑家具,穿插在戶外漫步的空間中,親近地予人一種錯置的驚喜,啟發另一層次的想像空間。

【時間的移轉】

以古代門環逼真的立體影像裝置在入口處的旋轉門上,觀者在出入之間,頗有時間倒置的錯愕及驚喜。世紀交替、鑒古知今,扣向時空之門一探科技堂奧的殿堂。

【演奏一曲】

演奏一曲以豐富的色彩活潑了大樓市內空間裡既有的灰色牆面,其動力產生如音樂般的視覺律動,擺動的指揮棒在整體空間散播愉悅的氣氛。指揮棒的運動一方面除了暗寓現代城市中善變不安的特質,另一方面似乎將所有往返人群的情緒昇華、静謚地譜成與個人心境共鳴的交響樂曲。

【光體】

機械手臂以緩慢的速度遊走於空間之中,用高倍率的顯微鏡讀取現場預置的各種有機生物的細胞組織,並於液晶螢幕上播出我們總是不經意錯身而過的、巨大的微觀世界。陶亞倫邀集我們在<光體>中觀看的不僅僅是空間的反差與想像外無盡的故事,也同時藉由一次探索生命的過程中發現新的空間。

【化境】

作品<化境>採用具高度特色的全像式攝影手法與雷射立體影像,以精密呈現的方式將物理上血肉之軀之手轉變成機械組裝之手,再由此變成電子光譜結構之手,此種演繹過程象徵人類文明演化的經驗、人工智慧的進化及發明創造,而手語所指涉的溝通美學也再現肢體表現更勝文字符號的傳達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