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建構自身主體—思考文化深耕問題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建構自身主體—思考文化深耕問題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537 人
撰文/崔綵珊 │發佈時間:2012-07-12 15:57
高雄和春電影院

▲高雄和春電影院

 

多元涉獵是認識世界的開始
臺灣有揚名國際的現代舞團雲門舞集,有「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的傳人」之稱的許芳宜,以及已過世的國內外知名舞者、編舞人羅曼菲等,臺灣的現代舞蹈,早就可稱做是臺灣的一種國際文化外交。但在電影「Pina 碧娜鮑許」來台上映的同時,目前卻只有臺北一家戲院播映,臺南之後會跟著上演,造福南臺灣的藝文群眾。
可這裡想問的是,擁有「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等中大型展演廳的的高雄呢?高雄界的藝文朋友說,再等等看吧,或許和春電影院或高雄電影圖書館之後會上映。的確,這樣聽下來二輪的和春電影院與高雄電影圖書館「好像」就是高雄民眾尋找非好萊塢式拍攝手法的唯二去處。
或許會有些聲浪爭論著臺灣需要發展「自己身體」的舞蹈語彙,我們需要從肢體上看到臺灣的在地性或特殊性,即便是如此,被稱做「舞蹈劇場之母」的碧娜‧鮑許(Pina Bausch),難道不足以成為臺灣人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
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

 

在全球皆提倡關稅貿易自由的情況下,全球化的同質性早就銳不可擋,如何在文化霸權大舉入侵臺灣的同時,還能看見在地的多元化與差異性,才是臺灣目前重要的課題。臺灣需要的是「在地全球化」(Locality Globalized),但在進入到這個步驟之前,大量涉獵各國的資訊則是必要的,民眾的文化培養不能只沈浸在商業性的好萊塢影響中。
又或者是,換個方式來說,我們該如何跳脫他國給我們的思考架構,進而關注臺灣本身有質感的藝術產業團體?試問,如果有一天雲門推出了紀念版的3D影片,有可能會在臺灣造成大搶購風潮嗎?如果大家都覺得機會不大時,那我們也許就要重新思考,「Pina 碧娜鮑許」在德國推出時,所造成的購買旋風。「文化深耕」,絕對不是由自由貿易與商業機制來掌控決定的。
宏觀與微觀之間
再者,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看向南方:熱思維徵候展」與「百年動畫展」。宏觀來看,大高雄地區近年一直提倡動畫、動漫與設計等有質感的展覽,目的其實就在塑造所謂的城市意象:一個文創產業蓬勃的海港城市。但在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思考的是「展品」的呈現,究竟是增加了民眾的視野?還是只深化了對「文化帝國」文化侵略的認同?
這樣談或許有些激進,但不能忘記的是,博物館所乘載的社會責任不是只有展示、保存、典藏與娛樂,更重要的是所謂「教育」的功能,所以,就宏觀的態度而言,大高雄的確成功打造了一個「動畫、動漫、設計」的印象水都,可是在地的人文深耕呢?
電影「Pina 碧娜鮑許」

▲電影「Pina 碧娜鮑許」

 

「看向南方:熱思維徵候展」中,有許多藝術家其實是出生自高雄,但這卻是他們第一次回故鄉展覽,讓故鄉的人有機會認識家鄉的藝術家們。從微觀的角度來思考,「看向南方」的當代藝術展,其實就是在做一個「在地文化深耕」的過程。
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總是得要暫時從「全球化」的魔咒中解開,靜下來好好觀察身邊周遭的「土地」與「事件」,發掘「我們」與世界的不同,然後試圖「看見」在地性的競爭力。「南方」相較於中心主流的思考,確實邊緣,但有沒有可能透過一個「在地全球化」的過程,讓「南方」,或者是「臺灣」成為如同美國矽谷在世界上的相似價值?
不論「宏觀」或「微觀」,「全球化」或「在地化」,我們要思考的其實就是如何從大量的媒體資訊中,找到自己並重新建構自身的主體文化。政策走向的文創產業方向沒錯,但是背後那支撐臺灣人民的「土地認同」與「國際視野」,我們做夠了嗎?在多元文化思想與後現代主義崛起的年代,邊緣可能成為主流是一個可實踐的想望,但這樣的想望,絕對是要經過多層次的吸收與內化,才有可能達到站穩國際的「在地全球化」磐石。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