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非形之形」—難懂的抽象藝術?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非形之形」—難懂的抽象藝術?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3047 人
撰文/葉瑞珠 │發佈時間:2012-07-25 20:16
「非形之形」- 臺灣抽象藝術開幕展

▲「非形之形」- 臺灣抽象藝術開幕展

 

臺北美術館推出《非形之形→臺灣抽象藝術》展,這次的「非形之形」,主要在說明非自然形象的理念,這「不是形象的形象」是不安的、是游移的,它可觸及到直覺、想像、記憶、物質、時間、空間任何意象裡,所以可以啟發藝術家無限創意。
臺灣抽象藝術到一九六0年代漸趨成熟,這次就是以這個時期為主,引導觀眾感受各世代臺灣抽象藝術家的獨特作品風貌、並進一步認識抽象藝術的組構元素及觀念思維。
看不懂的畫
抽象畫讓我想到一則笑話,「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幅畫前說:『這究竟是在畫什麽?』,旁邊一位懂畫的人對她說:『是畫家的自畫像。』老太婆又問:『右邊的那一張呢?』那人說:『是他太太』,老太婆點頭說:『希望他們別生孩子!』」
一個抽象的物體是很難讓人進入狀況,具體物象則相反,它容易讓人聯想到熟悉的事物,之前有人就用抽象與具象不同詞語來描繪「風」。抽象的風是「輕風、微風、緩和的風、清勁的風、強風、烈風、暴風和颶風」。具象的風是從無風的零級到颶風的十二級。
陳正雄-窗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正雄-窗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0 級(無 風)----> 湖水靜止不動的。
1 級(輕微)----> 輕撫輕拂我的面。
2 級(輕 微)----> 懸掛樹上的 黃色絲帶 輕舞飛揚。
3 級(和緩)----> 蠟燭一明一滅。
4 級(和 緩)----> 點蠟燭時不用手擋一下會點不著。
5 級(清 勁)----> 旗幟在隨風飄揚。
6 級(強風)----> 吹翻了雨傘。
7 級(強風)----> 門窗砰砰大響。
8 級(烈風)----> 走二步退一步。
9 級(烈風)----> 寸步難移地走二步退二步。
10 級(暴 風)----> 小貨車被吹翻。
11 級(暴 風)----> 刮走了鐵皮屋的屋頂。
12 級(颶 風)----> 大樹被連根拔起了。
龍捲風----> 捲走了房屋。
兩者顯示出來的效果迥然不同,抽象的如同在寫文章,有感覺但無痛癢,具象的是生活的表象,因此可以感受到它的痛,當視覺可以有感覺時,就會產生共鳴,也因而為什麼大家習慣去看傳統畫。
我們比較習慣看傳統畫,畢竟具象的物體一看就知道,但看抽象畫須要一點點想像力,也因此大部分人對於現代藝術多有陌生且有距離感,是以現代藝術不管是寫實、超寫實、抽象、半抽象、普普、達達、極限,聽起來好像都是專有名詞,屬於藝術家的專利品,這現象是可以想像的,因為沒有多少人敢說看得懂現代的藝術
抽象藝術的發展
抽象畫是一九一O年代開始形成的一種繪畫方式,它跟先前的具象式的繪畫不同,抽象式的畫,在畫裡卻找不到可以辨識的元素,因此「你到底在畫甚麼?」,便成為對這種畫風的一種疑惑。
紀嘉華-混亂秩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紀嘉華-混亂秩序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抽象藝術體系的發展背景,一般來說可分為理性的抽象表現與感性抒情的表現。理性的表現,多半以嚴謹的幾何圖形與豐富的色彩變化,衍生出繪畫本身的訊息,在形式內容上,較傾向用思考與探索來構成理念。感性抒情的表現,則以藝術家主觀且豐沛的情感宣洩在畫面上,甚至有些是在潛意識裡挖掘,進而創造藝術語言。
靠體會看畫
「抽象」本身是一個無法解釋清楚的名詞,抽象畫是畫家把感受呈現給觀眾自己想像,所以觀眾在欣賞抽象畫時,必須化被動為主動,觀眾必須靠自己敏銳的五官與想像力來觀察藝術家的思維。
有人說「藝術是一道溫暖的泉流,它跳越了理性,但它並非沒理性,而是網羅理性和無數其它存在的指涉,藉由包容產生慰藉,再激發出融合超理性、創造力等多元元素的巔峰極致藝術。」
也因此,藝術是反映時代的思想、觀念、行為,所以現代我們的藝術無論是平面藝術、裝置藝術,或是行動藝術,所表現的可能是單純地呈現,也可能是諷刺或批判的,這些表達出來的意念,就讓看的人去解讀。
當藝術思維反應時代背景的時候,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想法就越來越廣泛,從早期的人生哲學、到反諷政治,進而到女性意識、環保議題、同性戀觀念,藝術家無不透過意象傳遞出來,因此畫作的複雜性自然而然顯現出來,所以當聽到「藝術真的很難懂。」、「到底怎樣才是好藝術?」,就見怪不怪了。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