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老屋欣力–活化歷史城市•分享美好生活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老屋欣力–活化歷史城市•分享美好生活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303 人
撰文/鄭婷文 │發佈時間:2012-08-09 15:18
「老屋欣力」讓老屋充滿現今的慢活與樂活元素,隱身安靜存在著我們的巷弄生活中。

▲「老屋欣力」讓老屋充滿現今的慢活與樂活元素,隱身安靜存在著我們的巷弄生活中。

 

台南府城總是給外界一種色彩濃厚有著豐沛文化和古蹟,來到這邊除了台南人的熱情外,我們也可以一窺「老屋欣力」如何在台南持續發展,並推動「老屋欣力」的核心價值。
台南老屋欣力
近幾年來,「老屋欣力」在台南發展的相當快速,除了一群執著守護老屋的夥伴外,還有將老屋串連起整個台南的觀光活動,從2008年19處的老屋,到2011年時已經累積超過了60處別具特色的老屋建築物,也讓台南府城成為更具有古都文化特色的城市。
老屋的價值感
說起老屋,我想大家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在街道巷弄間不難發現有老公寓、老透天屋改建成餐廳、藝廊、髮廊、服飾店等,在網路資訊發達的年代,靠著網路部落客的推薦PO文,讓許多有特色的老屋商店轉眼間,變成大家拍照拜訪的景點。
台南 - 寮國咖啡「食在•GO 有趣」

▲台南 - 寮國咖啡「食在•GO 有趣」

 

從家飾佈置到牆面粉刷,都加入店家自己獨特的個人品味,保有著外觀建築原本的結構外,內部的擺設和人情的味道,都靠著經營者自己去創造出來,雖然很多人對於老屋的概念只局限於來此拍拍照、喝杯咖啡、感染一下文藝氣息,但換個角度來想想,假使今天您是這棟老屋的主人,您用心的經營,卻只換來商業的交易和拍照的人潮,是否有點失去原本的意義呢?
其實自己也頗喜歡老屋改建成的一些特色商店,但近幾年由於老屋改建成功的例子太多,加上有些店家過分宣傳和華麗的裝飾過頭,導致老屋質變成一棵掛上五顏六色的聖誕樹一般,有著不合時宜的感覺,容易讓觀者莫名開始反感以「老屋」為噱頭的店家,畢竟臺灣人總是喜歡一股熱潮的從事某一種形式的事情。
老屋理當是有歷史文化性、魅力價值、還有故事性,而不是一棟看起來有點老舊荒廢的民宅就稱之為「老屋」,雖然它也是年代已久,勉強也可以稱之為老屋,那麼大家對於有獨具可看性、可保存性、可價值性的老屋,理當要有個新的名詞來定義它,要不然屋齡超過二十年以上,大家都可自居為老屋了。
老屋背後的核心價值:「
古都基金會的張執行長說,這些老屋改建成有特色的咖啡店家,的確是帶來許多人潮,店家雖開心之餘,但有時會小小的抱怨:「有時學生進來拍拍照,看一看就走。」我想這應該說中許多老屋經營者的心聲。一方面他們畢竟希望是有消費的行動來支持這家店,另一方面他們費盡心思打造出來獨一無二的老屋,當然想樂於分享告訴大家這棟屋子的種種故事,可是人潮只換來一些門外漢的驚嘆和誇獎,卻沒有人真正想了解老屋背後的許多事蹟。
張執行長說老屋的歷史背景雖是一大焦點,但它畢竟只佔了這棟房子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裡頭的人們,居住在這棟屋子的人,如何去活化這屋子的一切,並給予新的生命價值,這就在老屋改建開始後,所承載的故事累積出一種新舊之間的交替轉折,老屋它不是古蹟,也不一定要按照原貌方式呈現,既然說著「老屋欣力」,那就以「活化歷史老屋,分享美好生活」讓老屋充滿現今的慢活與樂活元素,隱身安靜存在著我們的巷弄生活中。
高雄-公寓咖啡

▲高雄-公寓咖啡

 

當你下次去到老屋店家,千萬不要只要點杯咖啡,拿著數位相機猛拍照,請用心感受這屋子的呼吸頻率,你可以由這空間中,聽到許多微妙的反應發酵,那種與窗戶外現代主義下形式的大樓建築有著唐突的衝擊畫面,但又可以在城市的喧鬧中,找出一點閒暇的縫隙生存,這或許就是老屋總是躲在你我忽略的街道巷弄,它們有著低調的外表與實質深度的內在,這需要有「欣生活」的你我來慢慢挖掘它們的美。
都市發展的宿命  盲目的現代化
古都基金會的張執行長提出:「為何不是都市更好,而是都市更新呢?」這句話的確讓人省思。更新的意思其實理當有著好意的存在,它就好像是一個版本的功能再提升,但好不好用就見仁見智;如同把「更新」套用在老屋身上,我們是否可以更新它,並加強它的優點,彌補它的弱點呢?然而在一般大眾的眼裡,老屋久了、廢棄了,就像潛在的危險,會帶來環境惡化、藏匿毒販、甚至有鬼屋等荒謬傳言,於是遺忘它最快的方式——就是摧毀它,然而這已然脫離「更新」的本意。
由於現在建商炒地皮,總是一小坪數,就喊出如此驚人的天價,實在不知道所謂的「豪宅」是否真的可以為住戶者帶來所謂的享樂生活,還是一種虛榮炫富的優越感呢?摸摸您自己的心吧,哪種居住的環境是能讓自己毫無壓力,輕鬆自在。一個有魅力的城市,那就要看這個城市歷經了多少歷史遺跡,還有這座城市的常民生活,所以「人」才是整體核心的重要關鍵。不妨放慢腳步,好好欣賞這街道巷弄給你的視覺美景吧!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