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期藝週刊
字級:

原鄉美學 再現洪通的異想幻境

撰文/林咨伶 圖/桃園縣文化局提供



曾在1970年代台灣社會掀起一股旋風式熱潮的素人畫家洪通,在逝世二十多年後,由知名策展人陸蓉之擔綱策劃「原鄉美學—洪通的異想幻境」一展,於4/29~5/23日再現洪通傳奇!

眾所周知,洪通的一生充滿傳奇,出生於台南南鯤鯓的他,從小生活貧苦,以打零工、捕魚與當乩童過活;一直到了50歲那一年,他突然興起畫畫的念頭,曾短暫的在台南市曾培堯畫室習畫,但不久即全力自己獨自創作。洪通在鄰居的眼中既瘋又傻,他終日不是關在小房間內作畫,就是在鄰近的田地裡哼哼唱唱、自言自語,作品沒人能理解,也沒人想理解,只是一位行為怪異的老人。

1972年他52歲時,當時的台南縣南鯤鯓代天府舉行廟會攝影比賽,他把自己二十餘幅畫掛在廟旁路邊,開始受到台北文化界人士的注目,尤其當時《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連續五天密集的介紹他的人與畫,徹底發揮了媒體傳播的效應,使他的作品受到更廣泛熱烈的討論。

洪通在繪畫的創作上,有一種天真質樸、原始自然的美感特質,被歸類為樸素藝術。身為一位原生藝術家的他,並沒有受到學院審美的制約,由於他當過乩童,所以表現出的是一種與成長背景密切相關的宗教性;他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道教隱喻、濃厚的民俗色彩,不論是看不懂的文字、詭異神秘的構圖、童稚變形的人像等,都不是常人所能模仿。

然而洪通在當年之所以引起一陣熱潮,其實與鄉土文化運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96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再加上1970年代的釣魚台事件,使得知識分子開始對西方觀點產生質疑,促使台灣鄉土意識的萌生,出現了反西化、反現代主義、回歸民間與關懷本土的聲浪。尤其媒體大力的推波助瀾,透過論述與炒作將洪通神化,從成名到沒落都充滿了權力機制的運作。

在洪通逝世20多年後,在沒有媒體高度炒作之下,或許我們更能夠客觀理性的來欣賞洪通的繪畫創作。誠如桃園縣文化局長張壯謀所言:「35年前的洪通旋風有他特定的時空背景,如今台灣已高度國際化之後,回歸藝術本體再來看洪通的畫,更能還原洪通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