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美食對藝術的追求認同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美食對藝術的追求認同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3112 人
撰文/王麟琴 │發佈時間:2012-09-06 14:16
華山文創紅磚區「Cook Cool! X VVG Doing Something」活動

▲華山文創紅磚區「Cook Cool! X VVG Doing Something」活動

 

談到美食幾乎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當中不外乎講究色、香、味,而要讓一個簡單的食材變成受人注目的美食,端看廚師的功力如何。筆者過去因緣際會認識不少餐飲界的廚師,說白一點,他們的功力表現在如何透過一塊白布(餐盤),用食材去妝點出美麗的作品,而這些藝術品不但色澤須搭配得宜,更要美味兼具,視覺與味覺的感官都必須一次到位,因此我說每一位大廚都是功力高強的藝術家也不為過。
人類的飲食文化可追朔到地球生物剛發展的時候,從原始時期的茹毛飲血到現代熟食與生食之間的絕妙搭配,都是一步一步的隨著文化發展所演進,也因為如此,人們開始追求食物的美感與美味,到最後更是將食器納入其中。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張展鴻教授曾表示「文化人類學家把食物看成傳達觀點和概念的重要中介,就社會消費角度來看,透過食品的選擇和改變,可以展現出變遷中的價值觀和信念,我們也尤其關注到,透過某些飲食習慣的興起,如何反映社會大眾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和品味的改變。」這不就是藝術所要表達的觀點與信念嗎!
韓國-亂打秀

▲韓國-亂打秀

 

在亞洲地區而言,中國對於飲食藝術這門學問已流傳久遠,並結合食器形成特有的文化交流。可還記得「絲綢之路」就是以中國古器做為與西方交換的一項物品之一,而中國古籍也有記載:「美食不如美器」,透露出美食佳餚也需要精緻餐具烘托,將佳餚與襯托的餐具融為一體,進而與當代的文化符碼作為結合。
例如大禹時期以來的青銅食器,青銅器凝重的質感與威嚴的造型再加之兇猛的紋樣,寄託了人們對神的敬畏,像是西周垂冠鳳鳥紋青銅簋,漢代藝術曾被魯迅評論譽之有「博大雄沉」之氣,而唐代最出名的唐三彩就是一絕,宋代陶瓷食器古樸深沉、素雅簡潔,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蓮花式溫碗,以其千姿百態的文學自律表現著名,而各時期被盛裝的菜,也自成各系作為一個美食流派特有的美質形成藝術。
言歸正傳,藝術飲食早已與生活融為一體形成共生,就連烹飪王國的中國也視飲食活動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影響,佔有特殊地位,對此我們可以從年年舉辦的美食比賽看出,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食雕」,就是通過刀工技巧對食材進行雕刻,塑造出千變萬化的形象,將藝術賦于新的生命,使菜肴增添奇幻的色彩。
更令人賞心悅目的是,美食用於享受的同時,還能兼具藝術的評鑑。目前在臺灣深受大家熟知的果雕大師黃銘波、能將豆腐變菊花的主廚郭泰王,甚至是在義大利讓老外眼睛一亮的廖清池大師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對於藝術評鑑者來講,你如何能將飲食藝術排除在外呢?
也因為現代人對於飲食美學的改變,將食物轉變成藝術的一種,形成了多樣變化性,除了上述的食雕、器皿藝術外,有文化創意之都美名的韓國首爾,就有非常多與食物串連而成的世界知名舞台劇如亂打秀、拌飯秀等。連充斥速食文化的香江也有專屬於飲食的藝術節,其中包括裝置藝術「亞洲的滋味」、環境舞蹈「米‧辣‧禪‧色」和戲劇「咖哩盆菜釀薯條」。

 

相比之下臺灣雖然稱為美食之都,但對於飲食藝術這一區塊卻相形弱勢不少,目前能看到跟飲食有關的藝文活動也是以靜態為主,如近期在華山文創紅磚區舉辦的「Cook Cool! X VVG Doing Something」活動,也算是打開臺灣首次對於食物的關注與展演,細膩體驗飲食的生活美學態度。
這是一場食物結合藝術的展覽,也是VVG好樣將旗下餐飲事業的精華一次展現的行銷手法,運用小小的空間規劃出「Cook Cool!大街」與「Food Creation區」,從一條各色食材的長廊帶到2200本美食書籍,鮮明的招牌「讓好樣做東,請您嘗鮮!」令人耳目一新,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只能用觸覺及嗅覺體會奧妙,讓不少來參觀並準備大快朵頤的饕客,或多或少誤解這場美食饗宴的用意。
或許文字讓人誤解,但如果在內容上更為扎實,結果將會不一樣,當初韓國亂打秀也是以「一嘗美食」為宣導,實際卻是在演出餐廳內的故事,將食材與舞蹈甚至觀者互動等納入其中,變成一場真正的美食饗宴,讓觀看者雖然嘴裡沒吃到真正的食物,但每一位出場的民眾都滿足而歸,創造另一種飲食文化。
隨著歷史演進,不論是中國八大菜系或是受日本殖民所留下的日本料理,到近代國際交流頻繁與外籍配偶來台,各種英美義法西式料理、以及東南亞口味,在臺灣統統都吃的到。在飲食眼界大開的世代,我們也應該開創出不可忽視的創新力,透過在地特有的食材結合藝術,呈現出臺灣美食的新綜合文化,建立獨步於全球的特色才是。
 
 
圖片來源 :
韓國-亂打秀照片翻攝自網路,其餘照片為王麟琴拍攝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