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獨樹一幟的詩歌文化館•松園別館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獨樹一幟的詩歌文化館•松園別館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6138 人
撰文/崔綵珊 │發佈時間:2012-09-19 15:31
用詩,替松園罩上一襲美麗面紗

▲用詩,替松園罩上一襲美麗面紗

 

在地經營,文化思考
臺灣的蚊子館,直至目前,一直是地方文化館設置成效的熱門討論話題,不論是公帑所建造的新建物或是利用基地現有空間,使其活化並融入社區與在地的生活,一直都是過去的文建會與現在的文化部施政的要點。
為了檢討與改進蚊子館在臺灣到處林立的現象,藝術家姚瑞中還曾率領過五十多位學生在全台實地勘查兩百多所蚊子館,並集結成圖文並茂的書籍「海市蜃樓」,檢視著多年來藍綠兩黨施政的績效。而這本「海市蜃樓」,也真的堪稱是「臺灣蚊子館圖鑑」大寶典。
回歸地方文化館的美意來看,從民國九十多年代的社區營造計畫開始,地方文化館其實有點類似社區營造的概念在延伸,如果地方文化館可以展現在地的風情與人文特色,的確有助於地方生活質感的提升進而帶動觀光收入的效益。
除此之外,更能結合社區的居民,共同打造富有文化與創意的生活,這種由「點」――社區或地方文化館,先進行的改造,會漸漸透過「線」――地方文化館串連,而達到「面」――城市,的地方產業發展與升級。
只是在全省都推行的狀況下,政策的美意與公帑的使用是否都有達到完美的效益,截至目前,我想改進的空間依舊很大。「重點培力」地方文化館也許是一種補救的方式,可是如何打造出特色的文化館,則就是軟體經營的部門或是委外單位需要再值得深思的。
在地經營,文化思考

▲在地經營,文化思考

 

用詩,替松園罩上一襲美麗面紗
松園別館,在目前可說是臺灣幾個經營的有聲有色的地方文化館。位於花蓮港邊的松園,除了有地理環境的美景優勢外,更有日治時期歷史文化的加持,平常除了是背包客旅遊的朝聖景點外,其館舍年年所辦理的詩歌活動,更是讓松園別館成為臺灣少數的「詩」展演的劇場與空間。
「如果你是文青,到了花蓮,記得一定要來松園別館。」因為這裡的館舍氛圍,可是讓詩人楊牧曾說過:「如果哪天我有自己的文學館,我希望可以在松園。」這番話來。
儘管詩文的活動是屬於小眾文學,很難有大量的文創產值,但是松園別館對於詩歌經營的模式卻未曾放棄,而經過多年的努力,松園在現今幾乎已成為全臺第一座以「詩歌」為要點發展的特色地方文化館。
除連續六屆辦理的「太平洋詩歌節」外,今年更是推出系列的詩人駐館活動,此舉其實類似於藝術家的駐村計畫,只是角色從藝術家換成了詩人,松園別館讓平時難以親近或看似遙不可及的詩人們,可以在館舍長時間的出沒與民眾互動,用「詩」或「詩創作坊」的方式來營造地方文化館經營的特色。
就以詩人管管在進駐時與民眾互動的狀況來看,當時園區內的一陣敲鑼打鼓,著實吸引大量的民眾前往與詩人管管互動,本身唸詩就很有童趣與身段的管管,讓民眾和著節奏與他開始朗誦那一首「春天的鼻子」:
春天的嘴是什麼樣的嘴
小燕子呢喃是春天的嘴
春天的飛是什麼樣的飛
翩翩蝴蝶是春天的飛
春天的臉是什麼樣的臉
杏花李花是春天的臉……
點、線、面整合效益

▲點、線、面整合效益

 

過程中,就是詩人管管在民眾眼前打著拍子,搖頭晃腦跟觀眾你一句,我一句的互動接續地朗讀詩歌。而這樣的「親密接觸」,不僅讓在地民眾知道當地有個詩歌的文化館,連外地朋友們也都知曉且感受到――松園別館的詩歌文化魅力。
點、線、面整合效益
或許,以松園別館作為地方文化館經營成功的代表有些不公平,因為館舍的地理條件有著先天的優勢,美麗的海景與豐富的歷史人文就是松園別館成功的基底。但不得不提及的是,如果它只是一座旅人旅行參觀的景點,或是遊客文創消費的商業場所,那做為地方文化館的特色也許就少掉那麼一些些。
但如今有了難得的「詩歌」加值,讓松園別館的文化效益也許就不只有單純的「地方文化館」的「點」的價值而已。從「線」的方面來思索,花蓮的松園別館替花蓮市的藝文圈造就了一股年年特有的詩文氣氛與期待,串起了東部對於藝文活動的落實執行;而「面」的部分,松園不僅僅有文創旅行開發的城市經濟收益,更重要的是它還為花蓮市帶來了「詩歌」文化的美名。
在成功經營的點、線、面整合效益下,松園別館的軟體文化加值,都凸顯這個地方文化館的獨特思維,而這樣的行銷與整合,也讓花蓮的松園別館,順勢成為全台少見之「獨樹一幟」的詩歌地方文化館!
圖片來源:
1. 松園別館官方部落格http://pinegarden.pixnet.net/blog/post/30165495
2. 姚瑞中「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 
  
http://www.yaojuichung.com/htdocs/?page=home
   http://www.deoa.org.tw/events/1786/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