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台灣文創產業能否點石成金?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台灣文創產業能否點石成金?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186 人
撰文/林翠如 │發佈時間:2012-11-14 17:49
展場創意設計之一

▲展場創意設計之一

 獨特原創的想像力讓台灣的文創商品展現豐富多元的生命力

文化來自原創而原創來自土地土地是我們的母親是所有故事的源頭

這是第三屆2012文創產業博覽會」年度主題館定調―「心動台灣的重點,強調:從泥土出發用心感受台灣獨特的魂魄與創意

 

創意=無價 商品=產值

目前市場經濟的新趨勢是:「體驗」,藉由體驗產生認同,認同轉化成價值。如果創意發想只是腦中一閃即逝的idea的確是「無感」,但如果能將點子發展成為商品並且行銷販售,那麼就可能有「產值」的呈現。自2012521日文化建設委員會正式升格為文化部,下轄七個司:綜合規劃司、文化資源司、文創發展司、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人文及出版司、藝術發展司、文化交流司。就是希望藉由獨特地方文化來專責催生台灣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積極扶植在地商品產業化,讓文化從紙上談兵走入實戰市場。

 

1928年世界上第一隻米老鼠(米奇)創作出原形以來1955年第一座迪士尼樂園在美國開幕至今全球已有遍及各地的樂園陸續誕生直到2012年的現在有無數億人口都曾進入消費娛樂過樂園提供的不只是硬體各式軟體卡通肖像服務氣氛營造周邊商品與設施所帶動的商機無限大更不用提相關商品的開發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最可觀的莫過於商標授權的權利金之業外收入。這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創娛樂產業,舉世皆知。而台灣呢?什麼是代表性的文創作品?

 

新意台灣展區

▲新意台灣展區

 是農業、是文創傻傻分不清?

今年2012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第三年舉辦,分別在台北(10/18~21)與台中(10/27~11/4)兩地展出,特別規劃了四個不同主題的區域跨界呈現出獨特鮮明的商品,主題館包括:「土地台灣」、「純釀台灣」、「風格台灣」、「新意台灣」等四個特色展區。將台灣生產的農產品工藝、製造業、創意設計包裝、服務、流行文化等等以產業升級分門別類的商品環環相扣用大手牽小手的概念作展區的規劃呈現

藉由專訪策展人胡朝聖老師來傳述此屆主題館是如何串連文創的概念與脈絡,從「土地台灣」開始:嚴選由台灣本土栽種出產的10樣寶貴食材,像是小麥、稻米、茶油、李子、海產……等等,真實反映農民與土地交融生活的縮影,以食材背景的故事性來感動消費者,誘使消費者去聯想自己與土地的臍帶關係。自從政府開放WTO之後,本地農糧食的自給率只剩下36%,其餘均需仰賴進口,這對未來台灣的農產品是一大隱憂。

接著是「純釀台灣」:經過調查發現台灣居然還保留1500年前人類用黑豆釀造醬油的古老技術,如何將先人的智慧發揚光大?就像品嘗日式清酒或法國紅酒那般的優雅文化,於是設計出一套科學化的品評方式,揭露出23款不同的醬油氣味,為老東西找到新創意的行銷方法。

而「風格台灣」:則是挑選出六處具有獨特風情的民宿,像是:宜蘭壯圍張宅、花蓮觀光糖廠日式木屋旅館、嘉義秘密遊、南投天空的院子、宜蘭浮線發想之島、台南謝宅等,希望結合建築現有的條件,設計出更具文化軟性訴求的代表性桌椅、擺設、食器等等室內用品,讓入住的人能享受在純粹單一的文化氛圍裡。

最後是「新意台灣」:這是以內容為核心的文創作品展現,使用雲端科技讓參觀者的視覺與聽覺有看微電影般的動畫表現,氣勢磅礡,在在顯示台灣創意人才的軟實力。

將設計融入在地民宿風格

▲將設計融入在地民宿風格

 將生活感動轉化為商機

如果台灣在地特色商品是「點」、產業行銷是「線」、政府團隊是「面」,那麼如何將點線面結合做最大的發揮,除了產業持續升級、企業將行銷管道打入通路之外,最重要的是政府相關單位的協助與輔導,讓文創經濟效益提升,將台灣優質商品推向國際。此次到訪參觀的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這個展覽最主要的用意,是要搭起台灣文創廠商和市場之間的通路平台,要把這些有價值的文創品,進一步變成產值」。根據全國商業總會統計:包含兩岸文創產業交流下單、國內產業合意所達成的訂單與現場的商品銷售額來看,截自10月底計算已超過去年2億元的數字達到2.3億元的產值未來將會再陸續增加

 

文創產業的下一步如何走

寶島台灣獨特的商品何其多!從傳統產業轉為伴手禮的鳳梨酥太陽餅到電子3C科技產品再到法蘭瓷與導演李安的名揚國際政府單位如何擴大這些已有規模的產業之國際知名度將其發展成為台灣獨有的代表?又如何協助或輔導微型產業能繼續生存下去?企業與政府如何聯手將在地商品產業化,並提供行銷管道?如何扶植文創人才不斷學習與精進?這些都是當前強力推廣文創產業的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

最後,胡朝聖老師建議未來的文博會應該將文創產業分門別類,作出明確的定位與市場區隔,如此對參展的產業與參觀的民眾才不會模糊了焦點。我們希望每年舉辦一次的文博會,不要只是曇花一現的商機,而是政府能為所有台灣大、中、小型文創產業提供一個穩固的交易與交流的平台,以及必要的協助和輔導,讓創意、設計藉由時間與空間逐漸累積質感與文化的厚度,盼能深耕與永續經營。

 

感謝協助採訪/胡朝聖老師、全國商業總會圖片提供/胡氏藝術與複氧國際多媒體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