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忠信市場,平民的藝術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忠信市場,平民的藝術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3156 人
撰文/李蕙芬 │發佈時間:2012-11-14 18:22
常民的日常.攝影:Fairy

▲常民的日常.攝影:Fairy

 位在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的綠園道上,一棟隱沒在市區、周圍包藏著水泥大廈裡的舊市場―忠信市場,穿越過類似防火巷的小道,沿路直走,拐幾個彎,在幽暗巷弄裡漫無章法的行走,通過這鐵皮屋棚覆蓋的古老迷宮中,有那麼一瞬間,彷彿置身在60年代的繁華市集裡來回穿梭。

 

忠信市場興建於民國50年代末,當時住戶多從中南部(雲林、彰化等)遷居而來,爾後開始興盛於6070年代,約在80年代時後逐漸沒落。當我數度來回走訪忠信市場,或許今天不是週休二日假期,老市場內顯得空曠,市集還看的見幾處小販,豬肉舖忙著收攤,還得先將掛上的豬肉切塊秤兩呢。

 

很幸運的,一位居住在市場數十載的老阿嬤願意說故事給我聽老阿嬤花白了頭髮,一口濃重腔調的台語,說起話來可是朝氣十足鏗鏘有力的,反倒是我不流利的台語,打斷了阿嬤的思緒。

常民的日常藝術.攝影:Fairy

▲常民的日常藝術.攝影:Fairy

 記憶中的老市場

 

「小時後大概距離現在也有三、四十年,當時因為家裡生活困苦,厝內底還有囝仔五、六個,阿爹很辛苦,透早出門要去田裡忙田事,有時後田裡因為季節關係收成比較沒有,阿爹還要幫阿舅補漁網。漁網很費工,常常要好幾天才能補好,艱苦啦。」阿嬤邊回憶著說,手勢做的生動,彷彿講述的只是昨日。

 

「阿母每天都挑著擔子,去家裡附近的市集叫賣,一把地瓜菜當時才幾毛,一個擔子兩個提籃就算是賣完了,加減算起來也才幾塊錢。那時候囝仔這麼多,每個都甲麥飽。」阿嬤笑笑的這麼說。後來舅舅到台中討生活,阿爹也帶著我們一家大小從雲林遷居到台中,也就是現在的忠信市場這裡定居,還記得當時國美館那個地方都是一大片稻田呢(笑)。直到政府開始有計畫的實施都更,大規模的把當時的稻田小路陸續鏟平,然後接著蓋大樓,一棟比一棟更龐大,水泥叢林有越發茂盛的現象。如同大家所見,附近大樓林立,也有了這麼一座美術館,和完善的周邊道路,使得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美麗。

 

當時一同遷移在市場內的老鄰居、老朋友,搬家的搬家,也不知都到哪去了。記得當初一同居住在市場的住戶少說有上百戶吧,每天雞啼了,清晨就開始很喧囂很吵雜的叫賣聲,廣場邊盡是提著扁擔來討生活的販子。現在住戶也沒以前那麼多了,年輕一輩的不願意在這狹窄的房子裡,做工賣菜,不堪操勞阿。還停留在這老市場裡大多是像我這般的老朽,還有一些嫁來台灣的外籍新娘。語畢,老阿嬤便轉頭和屋內的越南籍媳婦兒說上了幾句。老阿嬤笑笑的看著我說:歹勢,等一下我兒子要從嘉義回家,阿琴和我先來去準備。我也笑了笑,倒是有點莞爾了外籍新娘的在地化的名稱,煞是可愛,既親切又迷人吶。於是道別了慈善親切的老阿嬤。緩緩的,一股來自於心底,像是回朔著過去的記憶,感受著「舊人」與「老市場 」的一種情感連結與心靈的對話。

Zspece牆外反核海報.攝影:Fairy

▲Zspece牆外反核海報.攝影:Fairy

 凝聚情感,情感造就文化

 

從建物結構來看,忠信市集內部為三層樓的集合式住宅,結合了住宅和市場功能,一方面加強了住戶(情感)之間的聯繫,另外一方面則是透過共同生活機能也可維持市場運作(消費)。也正因為這種結構性的建築不可為變動性,始進入的此空間結構的元件,因應不可變動性而自行凝聚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由群體聚結而成的「擬」團體生活―也就是「聚落」。

 

條件本身的建物結構已有形成團體聚落的先勢-「忠信聚落」,爾後陸續有藝術家、藝術團體的進駐,老市場日漸凋零的面孔慢慢的在人潮流動間被活化了起來,藝術能量也不斷的刺激老市場的靈魂,又是害羞的又帶有澎湃的熱情。形成特殊的「藝術聚落」,經由外來的經營者用藝術的思維去「介入」忠信市場,改變老市場的氛圍給人新的觀念。

 

而近幾年來,凡是打著「老」字輩的口號,如,老房子、老建築、老……似乎時間多了一個上限,只要經過那層門檻,「老」字總是不經意走來。然而我們該真正去關注的,非僅僅只是個「老」字輩的名號,應轉換成『新』再出發!



因為時間、經驗、文化、記憶的不斷堆疊所形成的涵養與深度,才值得我們去深刻述說!而忠信市場確有這個面向可提供論述───

 

文化的在地重現不應該只有忠信舊市場個案,許多有歷史價值的建物,該如何不忘本質繼續留存其物件(記憶),除了仰望當朝執政團隊以外,透過藝術問話與集體省思的力量,藝術能量重新注入老舊空間使其活躍,讓其新思潮源源不斷的去衝擊當朝已崩壞的體制!而歷史記憶、文化保存,都不應受官體制度所主導!

 

常民當然不只是「常民」,小眾力量凝聚的群眾意識,「聚落」之意方可提升為城鄉概念。我們期望老舊空間的保存和再造,得以在兩者之間取得衡量,讓更多人走進「日常生活」,而非官體文化的束之高閣,或是名為「藝術」的沽名釣譽--。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