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設計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設計博物館所扮演的角色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195 人
「小藝術」的價值傳遞
撰文/楊屏聿 │發佈時間:2013-03-21 14:19

 設計展覽進入美術館的意義-設計小藝術社會意識對於設計的重視到達某個程度認定

  無論在西方或是東方,由於「設計」最基本的概念即出自於「用」,相較於充滿意識流的形而上藝術而言,一板一眼著重於如何帶給人們好用的「設計圖」以及「人造物」來說,設計往往都會被歸納在藝術之後,對此在已是設計當道的西方美歐國家而言,在藝術界中亦曾面臨設計矮化於藝術之爭議。

     但在數千年的文人背景的東方國度,對於形而下的器物用品、招貼牌坊,更是難以登上大藝術的殿堂。設計發展到80年代期間,由於廣告傳播在經濟的趨使下繪製商業廣告的職務興盛,部分具有美術系相關背景的人才雖亦跟著進入廣告設計領域,但其對於轉戰廣告設計圈的心情卻是帶著不得已的無奈之感。

     然而雖在大眾眼光下將設計視為形而下之物,但至1980年代後期北美館卻是積極的先後策劃多場與設計相關的展覽,如「德國新藝術運動展」、「包浩斯1919-1933」、與建築和室內設計相關的展覽,與工藝相關的織物造型展等,試圖將國內外與設計相關的人造物介紹予國內的閱聽者,從這裡也可推敲出常與國際藝術交流的管方人員與策展者,必是意識到設計之於藝術與美學之間的的肯定。

 

   先將設計的在社會中所存在的階級差異壓為後話,由博物館或美術館中所展示的實踐的角度上來做討論,事實上能在這具有大眾教育意義性的場域展出,實已隱含著一種特定的知識形式與意識形態在社會關係中交互建構的默契,進一步亦已顯示出80年代整體的社會與經濟的驅動下,設計已占有不可忽視的存在性與前瞻性,而抓住此時代脈動的策展者,則透過該場域提出理念推廣與教育。

 國際設計博物館的定義,與設計博物館於社會中的價值

     State Museum of Applied Arts and Design Munich」對於設計博物館提出明確的定義:“設計博物館是一個集產品、繪圖、時尚與建築設計為特色的博物館……設計博物館的目標是創造展覽與擴展自己設計知識的空間,並且也與公眾進行對話,內容關於一切生活中設計的角色與價值”。

 探究國外設計博物館成立的形態, 如成立最早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V&A1851館藏便著重在歷代作品的收羅,館藏縱括過去的工藝與藝術、以及現代設計書籍與作品(包含印刷、紡織、流行服飾、珠寶、建築與家俱),展出的作品亦不侷限於歐洲本地之作,更是橫跨歐亞各地方特色設計。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1929)則是朝多元化發展走向,著重在打破樸拙的工藝技藝與現代藝術之間的疆界,增加藝術家之間的交流,提高閱聽者對於美學的意識,展出內容與收藏時跨各具有歷史意義與指標性的作品,領域亦跨領域結合設計、建築、電影、多媒體以及攝影等項目;  而除了與藝術性相關的展覽空間之外,MOMA2008更整合手工藝,特將原美國手工藝博物館 American Craft改造為新的館藏區MAD(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打破工藝、藝術與設計的隔閡界限,並記錄不同領域的匠師、藝術家與設計師們相互合作的情況。

 1989年成立專以設計為主題所設置的倫敦設計博物館,則像斷代史般地專注在現代設計中,其中如涵蓋工業設計、圖像設計、建築、家具甚至延伸到時尚設計,館中展出即以當代及經典設計,如家具、汽車、以及各種家電用品、家庭用品,以及以未來為主的設計品。

 上述西方設計類型的博物館,仍是保留了博物館提供展出場地以及對於展品的維護與保存等基本功能,給予創作者更好的交流地點,除此之大量的書籍、期刊、館藏,更以提供與教育與互動性而存在,但博物館成立的目的與形式是明顯的專以設計為主要展出,與一般純藝術性的博物館有所區隔(臺灣現今仍僅將設計作為美術館中展出的一小部分)。

臺灣設計館─讓設計品展出的一個自由空間

在設計發展的初期以這樣廣泛且帶點啟發性的展演方式,若做為以藝術鑑賞與新知傳遞的角度來看,對於臺灣甫接觸「設計產業」的閱聽者而言確為新鮮且有趣,而在2002為因應國際經濟的需求下,要求加速臺灣轉型而推動「挑戰2008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灣設計產業起飛計畫才開始真正積極的落實在產、官、學中,透過臺灣創意設中心的媒合與推廣,不僅讓設計與業界開始有了更進一步的聯結,此外於2003年開始獨立舉辦的「設計博覽會」,至今每年更是吸引百萬人次的人潮前來參與,相對於30年前不願意進入設計圈的藝文人士的景象,現今設計、創意、文化的思維已是全球主流。

 

臺灣設計館在建國100年的簇擁下於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原址地松山菸廠正式開幕,此也成為臺灣第一座與設計相關的常設展覽地,近期更提供新銳的設計師自由發揮與分享作品的空間。初步探索館內設置,設計館藏可分類為「臺灣區」、「概念區」、「金點區」、「世界區」、「前瞻區」、「互動區」、「設計光廊區」等展區,而目前除卻「臺灣區」依循著設計史介紹臺灣設計沿革外,其他大多是以介紹國內外經典設計品、新銳設計師作品以及各項得獎作品為主。

此一展覽空間展品雖豐富且展覽的形態已有初步小型常設形展示館的架構,但藉由展出品卻不免遺憾地透漏出設計館對於「設計」定義上的窄化,(如對臺灣設計的回溯,臺灣設計應起源於更早的工藝時期),而館內僅提供展示的單一角色,缺乏保存、收藏、資訊傳遞、教育研究角色功能,其中不足之處也成為立館之際無以成為臺灣第一座設計博物館的缺憾。

 

 設計博物館所要傳遞的重要概念-設計不應只是「看到」的樣子

 

現今臺灣設計發展跟隨著經濟政策與國際脈動而走,不可否認的設計在政策的振興之下,在進十年內已有長足的發展,走訪臺灣各場大大小小的設計展覽,都足見臺灣的設計實力並不亞於其他國家甚至有超越之勢,但如回到教育的層面上,卻不免見到一絲隱憂。

     由於「臺灣設計博覽會」通常都是以交流以及販賣商品的角度在策畫展覽內容,大多數僅以視覺性強烈的設計品作為展出,其邀請的相關廠商更是在展覽間爭奇鬥豔,吸引人潮駐足夠買,時以觀察博覽會場的民眾多為設計科系的學生、或是高中以及大專院校的學生,展覽能夠給予「型而外」的潮流,那麼「型而內」的內涵是否也能一同植於學生們的心中?再者,若博覽會中無法提供更深入的教育概念在其中,又何以向來此參觀的實業者對話,強化實業界對於設計流程的了解?就目前普遍的情形來看,透過設計博覽會、文化創意產業的呼聲來看其產業的確有聲勢壯大之勢,但實際上真正了解「設計內涵」的業者卻是仍佔少數。

 

  回到展覽會中,閱聽者眼前所觸及的展品,都是設計師從消費者的角度、使用的角度、品牌的角度、美學的角度、環境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細細的分析與歸納後所產出的成品,但僅以短期展出的博覽會也僅能提供閱聽者走馬看花的展出方向,在走完、拍完一場展覽會的觀眾,最後除了帶走精美的創意設計精品之外,是否也帶走了設計師在背後所要闡述的思考?

     從臺灣設計歷史中已可了解臺灣設計發展之初本已是為了外銷產業才將設計概念引入臺灣,又以臺灣的產業形態更以代工為主,廣泛地來說其實臺灣設計產出一直以來都是將眼光「放諸國際」,而在將設計的中心拉回自身過程也成了許多設計者的難題,要為臺灣的設計定位,勢必是需要有一段很長的學習與培養的時間,而這需要被教育的對象,也不僅僅是設計科系中的學生或是設計者,更多的還是產業中的實業人士。

     設計所涉及的廣幅相當的廣泛,它不僅是商業性更涉及到人文與藝術領域,貼近人心的設計更是需要時間培養與經驗的累積,最後才能成現一件完整的「作品」,或為現今在資源、人力的集結上還無法成立一座屬於臺灣的設計博物館,但如希望我們這個環境出發,培養出真正的關心這塊土地的設計人才,那麼就更應該要透過一個公共教育的地方,將簡介式的展覽形態在深入化,提供充足的資源,以及具有深度與廣度的知識學習場域,未來才能夠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設計體質。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