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期藝週刊
字級:

開創數位新建築-結構巢

撰文/編輯部整理 圖/當代館提供

《結構 巢》是一個介於建築與雕塑之間,整合工程結構與美學造型的特殊展覽;以人來人往的捷運中山站地下街作為展示發表以及和民眾互動的場域,也是一個嶄新的嘗試。除了展品本身充滿藝術實驗性格,展覽模式也具有行動實踐的意義。這個展覽,由台灣知名建築師洪大為(境向建築師事務所)與日本新銳建築師豐田啟介(Noiz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共同合作,加上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六位學生參與製作,兩座充滿未來感的「微型建築」裝置,充份結合了工業化塑膠材料與尖端數位設計學理,整體造型除了呼應捷運地下街快速流動的人潮,也著眼於現代人與建築空間的互動與關聯,並具體示範了形式美學與建築結構緊密對話的諸多可能性。

本裝置藝術希望在這漫延的都市空間內提供一個定點角落,他將以Gaston Bachelard 「巢」的空間形式滿足人們潛在的感知慾望,在一連串對溫度、觸感、濕度、甚至心跳聲的過濾放大的過程中,地下街的行人可以再度找到自我的presence 或 absence。

本次展出的兩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一邊以材料與結構之間的關係作為考量,去完成一個皮層與結構為一體的包覆物;另一組則以空間中模糊的分隔和人跟空間的相互關係,去做出一個隧道的空間。兩組對於思考空間經驗,以及對材料的選擇和構法都是以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試圖利用這樣的方式去完成介於藝術跟空間之間的跨型態建築。

二件「微型建築」作品,特色之一是對於塑膠板與塑膠管等工業化材料作了極大的活用,之二是透過數位化的立體造型設計與精準的力學模擬,以單一的材料和極簡的造形單元,加上廉價日常的五金組件,創造出了有別於傳統建築對「堅固」型結構、空間及量體的制式期待,而代之以韌性結構與活性造型,因而有利於與環境變因(風力、人力)互動的類有機建築/雕塑,這對於地震頻繁的台灣與日本,可說也是一項既大膽又具有應用前景的希望工程。這二件作品也具體突顯了百年來包浩斯建築設計學院所提倡的核心概念:「當物品的功能性與美學性畫上等號之時,一件能滿足功能需求的物品或建築,本身也可以成為一件藝術品。」

展期:20010/07/01~09/30
地點: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B36, 37前方藝術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