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爆料平台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爆料平台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0783 人
撰文/邱子芳 │發佈時間:2013-05-30 18:05
引用網路圖片

▲引用網路圖片

臺灣雖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即使是須透過時間演進改革文化政策,政府政令卻總是粗糙行事且朝令夕改, 前陣子因李安二度得奧斯卡金像獎,在部長一聲令下,短短幾天內就多出一條「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劃」的補助計畫,表面上看起來,會讓人已為政府終於開始重視紀錄片市場,但其實臺灣文化政策的推動與改革,往往是風聲大、雨點小,讓人期待愈大、傷害愈大,而轉對文化政策感到心寒。

引用網路圖片

▲引用網路圖片

民眾可以從各式各樣的管道與平臺得知政令消息,但對政策不滿與建議回餽的管道,卻是相當單向,舉例來說以文化政策管道較常被民使用是文化部官方臉書與公共藝術網站的「交流討論區」的佈告欄,民眾可在討論區上發表與討論任何與公共藝術有關的政令、訊息、疑問等,也是文化部發佈與藝術相關活動的重要管道,但因公共藝術徵選比件每年眾多的案子裡,總有幾件案子特別備受爭議,所以,交流討論區裡,偶爾會出現籲政府修改公共藝術設置案法令、或是質疑政府圖利廠商的文章出現,但僅少數文章會有相關部門的人回應,大多數建議與抱怨的文章,往往被文化部視為忽略,幾乎沒有人願意去處理民眾的建議與抱怨,也許對政府單位來說,沒有額外的人力與足夠的資源去參與討論。

引用網路圖片

▲引用網路圖片

 英國的文化部門(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sport)是由44組公部門加上私人公會所組成的一個文化組織,一般民眾可以藉由部落格、推特、臉書等社群網站,瞭解英國最新文化活動、文化政策等,民眾也可藉由這些社群網站,將自己(記名)的建議留言在版上,適時的會有內部專員回答,來解決民眾的疑問與建議。翻閱這些網站,似乎也不是很常有專員出現解答,但多種社群網站能最為明中宣洩的管道,也不失為一種便利性。

引用網路圖片

▲引用網路圖片

近期,開始有私人的藝術機構(團體)自發性的收取民眾不同的聲音,改變臺灣藝術文化紊亂現象。位於臺中老字號的「全球華人藝術網」,近期則成立了「藝界深喉嚨—爆料專區」,其網站與其它公部門設立的交流討論區有相當大的不同點是,不再只是單純在留言版發佈文章,而是採取記名方式直接與公司內部聯絡,而公司內部人員收到民眾的建議後,經過整理與証實後再交由專業人士來為民眾解答。

引用網路圖片

▲引用網路圖片

單向的在處理民眾抱怨事宜在某個層面來說相當好的一種方式,因為對於不熟悉藝術產業流程但卻因不了解的誤會而怒氣沖沖地民眾來說,可能藉由專業人士的解釋,會比在公部門的討論區被見獵心喜的記者不明究理拿來炒作新聞更有意義,爆料的民眾可藉由專業來更清楚了解文化藝術產業的流程,而不總是被新聞媒體偏頗的論點影響。

私人企業處理民眾的公議題問題,總是會比公部門來得更為客觀與中立, 政府組織侷限在過於龐大的制度與法令,就算政府內部人員想要改變不合乎時節的制度,但組織內部的怕麻煩的態度與明哲保身回避事情的方法,導致公部門愈來愈軟疲不振。而全球華人藝術網爆料專區的出現,着實的出現了一線曙光,期望能藉由私人藝文機構積極的態度得與私人的力量,能緩慢地改變臺灣藝術文化封閉的環境,也期待未來臺灣私人藝術機構能集結更多單打獨鬥的工作室與團體,讓大家能一起改變藝文環境。

全球華人藝術網提供

▲全球華人藝術網提供

「藝界深喉嚨—爆料專區」連結

http://artnews.artlib.net.tw/extra_edition.php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