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期藝週刊
字級:

藝術新聞IN起來

撰文/顧展蓉
台灣是個藝術很普及的的地方,各地的畫廊、文化中心、文建會、美術館等,各式各樣大小展覽不斷,證明了台灣人民的文化素質一直在提升,但為何一般人卻對藝術新聞沒什麼興趣?

不想看藝術新聞的原因?

很簡單,多數的藝術新聞就是報導展覽,記者親自去採訪,寫一些現場的狀況,配合官方的新聞稿,一則新聞完成。每一家媒體皆如此,有些展覽甚至直接貼上新聞稿上報,抄抄寫寫。換句話說,真正關注展覽的人,透過公告知道時間地點,親臨現場即可,何需看你記者的感想?

況且一般記者多為大眾傳播科系畢業,所學廣泛,但藝術就如研究一種文化一樣博大精深,只能寫皮毛的記者,寫出來東西根本沒有看頭。相關專業性文章還得靠資深藝評人或策展人來寫,但他們用的語彙通常又太過艱澀,形成大家對藝術新聞興趣缺缺的惡性循環。

步調太慢、缺少刺激性

關於步調慢這件事情,筆者前陣子到國美館參加了「基因搖滾」聯展,看到國內當紅樂團五月天的主唱阿信,應該說,見識到了影劇記者的凶悍。影劇圈生態變動快速,演藝人員對許多民眾來說比政商名流知名度還高,影劇記者搶新聞搶得兇。筆者親眼見識,有影劇記者鏡頭被擋住,當著明星的面大罵他家記者,同時也對明星非常不客氣的說:「看這裡(鏡頭)好嗎!?」

筆者跑藝術新聞從沒遇過這樣的情形,第一次見識當紅明星對記者鞠躬哈腰的畫面,這是在藝術圈很難見到的。筆者想到小時候追星的經驗,約莫十五年前,「狗仔文化」未進入台灣,有次去看當時四大天王之一的工地秀,一個歌迷有機會上台與天王共舞,跳完舞之後想上前擁抱,卻被硬生生推開,天王還拍拍自己的衣服,生怕被弄髒一樣……隔天,新聞只是很平實的報導「某天王工地秀」這件事,那位當紅天王超級惡劣的態度卻隻字未提。這不就跟現在的藝術新聞一樣嗎?

反觀現在的明星敢對記者態度壞嗎?全要感謝影劇新聞在「狗仔」入侵之後增加了刺激性跟可看性,也制衡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演藝人員或是政商名流,大家都在罵狗仔low,但能說完全是壞事嗎?

為藝術爆料

今天筆者不是鼓勵藝術新聞記者變成狗仔,但事實上,拿公部門來說,許多不公、黑暗面是不為人知的,或許比某數字週刊還有看頭。有機會訪問一些館長或主委的時候,要懂得提問,提高問題的犀利度,能夠見縫插針,不要陪那些官員唱萬年不變的官腔。

除了爆料新聞之外,藝術線記者也應該要培養藝術評論能力,培養敏感度,例如有策展的相關知識,就可以點出一個展覽的好與壞。不痛不癢的新聞已經不適合在這重口味的社會上生存,期許記者們不要再只是平實的去報出新聞,而該要「爆」出新聞才對。

期許記者增添藝聞看頭

現在的展覽愈見多元化,電子數位影像展比比皆是,今年更有特別的CSI犯罪調查體驗展、巧克力奇幻世界展、安徒生童話世界特展等,國際化且更親近大眾。

藝術與潮流結合,有距離感的藝術已經不受歡迎,藝術線記者應該把自己所學的大眾文化,將難懂的藝術理論等融會貫通,再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給讀者。

以下是當前藝術新聞與影劇新聞的比較。藝術新聞給人的印象是「溫和無害」的,而影劇新聞八卦性十足、話題聳動、新聞即時、重視獨家:

追星的工作交給迷哥迷姐吧!重要的藝術展覽,政府大官都會出動剪綵參與,藝術新聞明明重要性十足,卻比不上影劇新聞的可看性?期許有一天看藝術新聞能像看影劇新聞一樣有趣,不要再讓人說跑藝術線是最不刺激、最無挑戰性的,藝術新聞IN起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