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期藝週刊
字級:

買得起,賠不起!

撰文/顧展蓉 資料蒐集統整/藝週刊編輯部
台灣首屆「買得起」藝術博覽會,噱頭十足!抱怨連連!

2010台灣首屆「買得起」藝術博覽會,一共五天,各家媒體十分捧場,卻都是負面消息居多!看似盛大的博覽會,參展藝術家卻怨聲載道,本刊即收到多位藝術家爆料及投訴!

親臨現場的本刊記者表示,這場藝術博覽會的畫作的確多樣化,總共網羅一百多位藝術家,從知名天王畫家到新銳創作者均在列,作品風格也十分新穎多樣化,純論作品而言,絕對不是一場有失體面的展覽。

但問題來了!

一、展場狹窄-場域質差。
二、管理鬆散-反映無效。
三、收費高昂-全無保障。


第一、展場狹窄-場域質差

藝博會位於地下室,樓板低壓迫感大、令人不舒服。走道寬度僅約一米六,超過兩個人就得側身行走,畫作輕易就會被損傷,這樣的狹窄空間,觀畫有品質嗎?

根據有建築背景的參展藝術家指出,展覽的空間是臨時隔間出來的,動線規劃有問題,不但像迷宮且有太多死角。觀展的人,很容易就會錯過展品,而且很多地方都沒人看管,枉顧藝術品安危,被偷走都不會有人知道。

第二,管理鬆散,反應無效

展場出現很多問題,藝術家詢問工作人員時,不是一問三不知,就是互相推卸責任。根據爆料者指出,這些工作人員多為美術相關科系的臨時義工,對展場的導覽與作品講解無法做得很完善,表示上古對於這些臨時員工的職前訓練草率,對參展者來說無效益,對參觀者來說無作用。

另外這些義工,沒有權責關係,所以想休息就休息,在展場常常可以看到他們聚在一起聊天,無視於觀展民眾。記者問到幾位參展藝術家,其中一位展場後面剛好是冷氣機房,第一天佈展的時候,就發現展區有積水現象,反應多次未果,一直嚴重到擴散至出入口,上古才處理,而當時展覽已經快結束…「爛透了!」藝術家生氣說道。

第三、收費高昂-全無保障

據了解,當天一幅畫作在搬運時被破壞,而且嚴重被損壞,上古卻堅持不理賠,藝術家氣極敗壞,投訴電子媒體。

藝術家都覺得不合理,場租高就已經是很大的負擔,還要再自行負責運送、付額外的保險費用,實在沉重!於是有些藝術家乾脆成天守著自己的作品,甚至還有在展場過夜的!

剝削藝術家,實為斂財?

這次參展藝術家眾多,總共一百六十五位,上古以價制量,付多少錢就分配到多少空間。以展板面積計算,從八千元到四、五萬元不等,據本刊記者調查,ㄇ字型三片展板約四萬元。藝術家要是付不起,可選取價錢比較少的方案,但位置可能就不這麼好看了。

除了跟藝術家收取承租費用之外,這次的藝博會上古的公告入場費為一人150元。上古說服藝術家參展的時候,宣稱至少有四萬人參觀。照本刊記者的計算,光門票就有600萬元新台幣的收入,加上165位參展藝術家,每位保守估計支付2萬元承租費,上古場地費的收入也達新台幣330萬元,合計利潤就將近1000萬,還不包括藝術品成交之後的抽成。

爆料藝術家很直接的說:「這種參觀品質還敢收錢,簡直XXX!」

多名參展藝術家向本刊提出,他們對於這場展覽參觀的人數非常有意見。據稱,上古當時說服他們參展的時候,保證一定會有幾萬人參觀,實際上根本在膨風!以人潮來騙藝術家低價拍賣,根本是詐騙集團的手法。而這樣的展場品質讓藝術家們不禁懷疑,上古一開始就是想從藝術家身上獲利,根本不在意作品是否成交。藝術家說,他們參加藝博會就是為了要曝光、增加市場能見度,好賣出作品,但一切都事與願違。

場地自付、搬運自理、遺失不保、損害不賠,但是談到成交的抽成,上古一點都不手軟。

無論藝術品多少錢賣出,每件作品成交,皆抽三成。藝博會活動當中,其中一天是無底價拍賣會,很多藝術家的作品值數十萬,卻幾千元就成交,藝術家內心有如刀割。假設一件作品3000元拍出,上古還抽成900元,藝術家實拿2100元,連裱框費都不夠!幾乎是血本無歸。藝術家表示,上古藝術這種消費藝術家的做法令人不齒、短視近利,令藝術家心寒,參加這樣的藝博會,知名度沒賺到,還被剝削一層又一層。

以下是本刊記者為這次藝博會所做的表格:



這次藝博會,不但場地及管理上大有問題,收支運作惹人爭議,藝術家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許多藝術家向本刊吐苦水,這次參展大有被欺騙的感覺,付出的租金沒有得到對等的服務,還幫上古吸收風險,承擔多重費用。許多藝術家搶頭香,妄想藉由參加台灣首屆「買得起」藝術博覽會,增加曝光機會,最後卻是這樣的結果收場,實在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