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期藝週刊
字級:

如果「藝評」變成「藝品」…

撰文/山君
部落客小花(化名):
我喜歡看藝術展覽,但是覺得藝評根本沒有看的必要,你想,光是了解那些艱深的用語和晦澀的形容,就要死去大量腦細胞,一般人怎麼可能透過藝評來了解藝術品,甚至喜歡藝術?


上述言論,你是否也有同感?並且對藝術評論的「專業性」感到又恨又愛?長久以來,藝術評論總是在學院、商業間擺盪,我們一方面希望藝評能替藝術產業建立價值標準,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藝術評論喪失了可讀性,甚至,偶爾也能替藝術家打打廣告,借用藝評的聲名抬抬身價。

不是天書,就是垃圾?!不可諱言的,藝評身上擔負著多重任務:藝術品解釋、建立品鑑標準、健全藝術市場,以及藝術教育、溝通等社會功能。而在當代完全開放的思維,與網路資訊的高流動性影響下,什麼都是藝術,藝評人人能寫,藝術評論自然的往兩極化發展──過度強調專業而讓人看不懂的學院天書,與完全強調個體自由的不負責評論。兩種極端化的表現,使得知識和文字載體剝離,對想從藝評上獲得有用資訊的讀者來說,根本無效。

替藝術品建立標準的藝評,自己卻失去標準了,難怪現今台灣的藝術評論讀者群越來越小。對此政府亦有所覺,國藝會便推廣「藝評台」的藝評文甄選活動,希望透過網路平台,廣招各路好手,激化藝評文體的討論空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製作精美、意象豐富的「藝評台」,曝光度、使用量實在不足,至少目前尚沒有產生多元、交流的效果。是國藝會宣傳不足?民眾對藝術話題關注度不夠?
還是到了藝評人該省思自己所扮演角色與功能的時刻?

跟上文化的腳步,否則被淘汰!

什麼樣的藝評才符合讀者與藝術界的需求?

與時代對話

筆者以為,「與時代對話」是所有文字工作者的課題,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文化特質,而所謂的文化特質,是這個時代群眾精神活動的結晶與趨向。簡單的說,這個時代的人面對什麼歷史課題、重大事件、社會經濟模式,關心什麼流行風尚、抱著什麼樣的世界觀,都是文化的構成要素。每個藝評的筆應該從他的時代文化出發,把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和藝術涵養結合,變成屬於自己源源不絕的墨泉,成為讀者了解藝術大觀園的「其中一個」面向。

多元整合能力

換句話說,無論市場對象是大眾小眾,也別管藝評人是不是藝術相關科系,重點是──實踐我們這個時代的多元整合精神吧!有志於藝評者應該對此有所自覺,除了藝術知識與涵養,還必須擴充自己的評論資源,例如社會學、經濟學,或者歷史方法,讓自己的評論有強大的消化力、引介力,充滿對話的可能,好在專業知識、時代文化、個體觀點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點。

文字的效力

藝評文字是把專業知識轉成可用養分的媒介,就像廚師做菜,料好工細,盤飾精美,最後仍要回歸食客的胃口,一道華麗卻難以消化的菜色,再怎麼昂貴,也很難不流入孤芳自賞、敝帚自珍的窘境。讓文字媒介有效,比讓它花俏、深奧,要來的有意義多了,否則還談什麼社會功能?

評論者的自覺

此外,藝評人對自己所處的位置一定要有所自覺,過去藝評某種程度上左右著藝術品的價值判準,而與藝術家保持一種曖昧關係,今日仍要擔負這個功能,並且項目更多、範圍更大!藝評必須處在清醒的戰略位置,對市場波動要敏銳、對文化風尚要能察覺、對跨領域思維要能包容、對讀者反應要能心懷感謝、對文字的解釋力和效應更要能掌握、精進。唯有高度自覺,才能強而有力的把知識資源化成帶領民眾的力量。

我們不妨標記出這樣的疑問句:
如果藝評自己變成藝術品,學院之外,誰又來敎我們欣賞它?
如果要使藝評成為大眾議題,而非大眾商品,學院之內,誰負責轉化、帶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