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期藝週刊
字級:

何謂藝術?

撰文/顧展蓉 圖/編輯部整理
探討「當代藝術」給我們的省思

現在藝術,已非一般人觀念裡的認知?

說到藝術,一般人的經驗就是美術課學到的:繪畫與雕塑,存在已久且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曾幾何時,藝術開始失去它的定義,我們生活週遭,處處可稱為藝術,人的排泄物都可以辦特展,藝術「俯拾即是」,試問,有什麼不是藝術?

當今社會,藝術的「名目」很多,各式各樣,含括範圍極廣,以台灣來說,隨便舉幾個當代藝術館的展覽。如【蔡國強的泡美術館】,他擅長用火藥創造出藝術。關於他的展覽,筆者聽到很多聲音,例如說有件作品叫做「文化大混浴」,怎麼看都是個普通的浴缸。筆者一個從事藝術工作多年的朋友親臨現場,當時蔡國強正在解說這件作品,他想的是:「這也是藝術?」但看著一群人煞有其事的站在一旁,聽蔡國強解說這個「藝術品」,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有問題?也許自己真的沒有SENSE。



「是藝術家幫它取了個名字,就成為藝術品吧?」這是許多藝評人心底的聲音。

又例如,【葉錦添個展】,他因為《臥虎藏龍》一片,得到2001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他在當代館以一個人型模特兒「莉莉」為主軸,幫他穿上服裝,佈置場景…期許觀者能夠探索「莉莉」的精神世界,將自己投射為「莉莉」,融入這個展,成為主角。事實上是,這個展不但解說令人滿頭問號,看過之後,實在也走不入「莉莉」的世界。那為何叫好聲一片?筆者藝術圈的朋友說,一般人心裡的聲音很簡單,人家是奧斯卡得主,說不好不就等於承認自己膚淺?

這些特立獨行、不可思議的藝術,以前是無法登入大雅之堂的,而現在統稱為「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是指「目前這個時代正在實踐的藝術」,範圍十分廣,什麼都可以凹成是藝術。所以造成一般人,即使看不懂一個展覽,也要催眠自己-那是藝術。

另外一些像是日本、歐美卡漫,在當今也融入畫作或雕塑成為藝術。有名的像是放在紐約當代美術館(MoMA)的「Drowning Girl」,就是普普藝術家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漫畫繪畫」。這樣的藝術近年也進駐台灣,原子小金剛、無敵鐵金剛融入雕塑,進入大型藝術拍賣會。而像這陣子的【基因搖滾聯展】,大型公仔結合卡通人物進駐國立美術館。

這些藝術都是時代的產物,很新穎特別,但卻沒有根基。以裝置藝術為例,用些廢棄機器零件、廢五金等組裝作品,與傳統相比,通常以嘲諷社會為主,充分呈現活力與創意,可惜的是,多數裝置藝術的生命都是隨著展覽結束而結束。不禁讓人省思,這些跟著時代潮流的藝術,是不是也很快就會退流行而消失?

那天來個當街拿刀砍人,也算「行為藝術」?

最近北美館有個很妙的藝術品,叫做「讓藝術家陪你回家」。一位香港藝術家,跟觀眾回家,就是一件「作品」。「作品」想表達的是一種信任,觀眾也是共同創作者。創作什麼?陪藝術家喝茶聊天?還是請藝術家吃飯?現在剛好這位藝術家是男的,可以隨便讓人帶回家,要是藝術家是女的呢?北美館要不要負責她的安危?不是一句「相信也是一種藝術」就能這樣搞的。此位藝術家還有更不可思議的作品,叫「等一個朋友」,在香港某捷運站找個地方站著,看多久能遇到朋友。

那筆著從事藝術產業,不是也可以藉創作之名,作品名稱叫「等老闆回公司」。從老闆出去開始計時,到老闆回來為止,反正「等待本身也是一門藝術」,老闆回來問我做了什麼,什麼都沒做還能回答「完成一件藝術品」。如此什麼都能說成是藝術的話,把房子炸了是爆破藝術,打人、砍人是行為藝術,全部都是藝術!「藝術」二字就徹底被濫用,隨便什麼人都能輕易的打著藝術之名做壞事,藝術是什麼?已經徹底失去意義和價值。

從前畫工精細稱之畫匠、雕刻精細稱之工匠,都還不能稱為藝術家。到現在玩鞭炮的、幫模型穿衣服的、畫漫畫的、組裝廢五金的…人人都是藝術家,鞭炮灰都可以賣錢!各式各樣奇奇特特的展覽充斥大小博物館,如此「人間處處是藝術」,那到底什麼才是藝術?我們現代這些藝術也會像油畫、水墨畫成為悠久的文化,流傳給子孫嗎?這實在是藝術家及所有觀展者需要省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