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文化藝術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文化藝術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1731 人
不容忽視 卻不被重視的領域
撰文/陳姿君 │發佈時間:2013-10-01 09:04
亞維農藝術節外圍進行遊行抗議的藝術家們-  le monde fr

▲亞維農藝術節外圍進行遊行抗議的藝術家們- le monde fr

這幾年來政府設立了文化部,提倡文創產業,提高文化預算,似乎對於這一塊領域開始重視並列入發展,看似有無限發展的潛力,但是我一直有種泥土上面建高樓的感覺,這份不安,來自於成長的教育過程以及出社會後面臨的沖擊。

雲林縣推廣的  『舊食』人情味  結合了台灣在飲食以及民風的特色-google

▲雲林縣推廣的 『舊食』人情味 結合了台灣在飲食以及民風的特色-google

社會的發展主向牽動著教育體制的失衡

孩童時期的我們,父母讓我們參加各式各樣的才藝班,芭蕾,鋼琴,小提琴,長笛,繪畫,多在面臨升學階段時中斷,轉換為補習數理,英文,中學教育重視的是所謂有利於升學的科目,以重點科目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人文地理排在最後...其實看課堂數比例和學生態度就可以知道-在最基礎的培養過程中,就是失衡的狀態,選擇類組,大部分也是以未來出路為主,少部分為自己興趣考量,大學填自願,按照分數高低一路填卡,落點分析,是否真的為自己的志願,都是問號?面臨出社會的茫茫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或想做什麼的大有人在,尤其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轉而考公職求穩定,變成一種趨勢,成為逃避現實的方式。或是家中長輩聽到孩子選擇文科或藝術相關科系就讀時的第一反應: 以後出來要做什麼?會不會餓死?在我們的社會中,文化藝術顯然成為一種求穩定後的精神追求。

但文化藝術應該是被伴隨著生活而慢慢養成,是一種習慣然後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發展文創活動最根本的根,並非政府出錢、播預算去推廣的『政策』, 不是花錢辦幾個藝術節, 多補助藝文團體就可以看得出成果。文化方針上的製訂方針在台灣來說是一項挑戰, 對於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是我們的優點,但瞭解不夠深刻,始終無法清楚的展現我們的特色。

小朋友在大英博物館裡  專心對著文物進行素描  在歐洲國家裡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  不分年齡

▲小朋友在大英博物館裡 專心對著文物進行素描 在歐洲國家裡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 不分年齡

我們願意投入多少心力深耕這塊領域

被視為法國的藝術活動風向球的亞維農藝術節,在上個月進行了一場遊行,主要在提醒上任一年多的法國總統-歐蘭德不要忘記履行他對於文化藝術界的承諾, 因為在2014年,法國文化部將對於文化預算上面做刪減,表演藝術者以及視覺藝術工作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他們擔心保障他們權益的『藝術家失業保險』有所變化(法國政府了解從事藝文工作者不像一般行業有穩定的收入,所以制定了『藝術家失業保險』,讓從事藝術者能夠享有醫療保險,社會福利,退休金繳納的福利,以及月津貼等權益,只要10.5個月內有 507小時的工作時間。),遊行者以『文化藝術: 最為優先』以捍衛他們創作發揮的權益。

這塊領域蓬勃且成熟發展的他們了解,法國以什麼方式怎樣的形象呈現自己國家帶給他國人民的印像, 瞭解自己的文化,保護自己的歷史過程,進而以這一切為基礎,發展文化藝術觀光,對於國家整體形象和經濟俱有相輔相成的作用。而用另外一種角度去想,即使是文化資源豐富,文藝產業如此蓬勃發展的國度,一樣的會面臨國家預算編列上的問題,而這也是這一波全球經濟危機下,首當其衝的一塊, 全世界都一樣。

葡萄牙波圖這個城市  在一進入波圖機場  會有熱心的服務人員送上一份歡迎禮  地圖以及 老波圖市的景色  是一份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也是一種不錯的城市文化行銷

在這塊領域上,靠的是長遠的累積,這也是我們文化部難以制定一個長遠目標的文化政策,正因為這非有形且具體可以在短時間看出成效,必須將時間軸拉長,之後慢慢檢視,才能夠看出變化, 而有時我們太急於看到成果,更或者淪為一種政治形態的角力戰, 對於文化藝術領域來說, 最忌諱的就是『快速見效』。 我們目前的對於藝文團體或藝術家的補助,屬於急救、和重點形式的,其實這樣的狀況一樣的發生在體育界,在未幫台灣爭光之前,似乎都得『靠自己』, 一舉成名之後 , 各界關心贊助和補助才同時湧進, 政府同時也才宣佈對與那塊領域的發展將如何如何改進,不過我們真的很幸運,還是好多有熱誠的藝術家,導演,不管自身處境,為的是那一份對藝術的熱愛, 投入心力,受到注目,為日後的心血慢慢地鋪路。

從事藝術相關行業的人,面對更多嚴酷的挑戰,以此為終身生涯,以奉獻生命的方式去追求理想,但是這個社會並不會直接給予回餽,他們必須以單打獨鬥的方式,求得理想與現實的共衡,對於藝術家這個行業,似乎沒有完整的配套措施去留住我們的人才, 每年從國外回來的人才大有人在,若非有強力後盾,讓他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從事想要的領域,一般人在面對現實的壓力下,還是以先求溫飽再來追尋理想,那到底要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夠安心地追求、走自己的路呢?

文創在台灣 仍是漫漫長路

儘管政府意識到文創商機,但我們的相關配套,仍不夠完整, 尤其是在民眾的觀念培養上,是需要養成的,需要一段時間,台灣的產業結構正在轉變,其實教育的方向也該作調整了,雖然強調了多元入學,適性發展,其實需要教育的不只有學生,是全體民眾,以及傳統觀念的重組更新,努力向下紮根,養成民眾欣賞藝術表演的習慣和對藝術文化欣賞及鑑賞的能力,預算的高低只是一種表象的指標,再多的金錢,沒有根, 沒有為長遠發展而制定的方案和政策,文創產業也就只是一個虛幻的一個空殻。

 

法國里昂 是一個與古跡榮和非常完美的城市  當時住的宿舍打開窗戶  即是古羅馬城牆的遺跡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