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被邊緣化的社區營造?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被邊緣化的社區營造?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157 人
撰文/David K. W. Wu │發佈時間:2014-03-31 15:28
2012年文化部成立時,部長龍應台女士宣示泥土化、國際化、產值化、雲端化等四大政策綱領及「7835文化發展計畫」等。

「社區營造」(Community Building)一直是我國文化政策的重點實行綱領。從1994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所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1997年「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包括1989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OTOP一鄉村一特產」的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在2012年,文化部成立時,則宣示「泥土化」、「國際化」、「產值化」、「雲端化」四項施政綱領,其中推行的「7835文化發展計畫」則是泥土化的政策綱領下,接續「社區營造」的文化施政理念。

 

無論是美國的「Community Building」,還是日本的「まちづくり」,社區總體營造的學理脈絡,在不同的社會實際環境及學術論述的發展下,必定會有在詮釋上的明顯差異,並不能因此來否定社區總體營造在我國的發展;儘管如此,「社區營造」在文化商品化、生活消費化等現象下,必然要面對的是,生活空間的同質化、甚至是公共性的消失等問題。

 

社區營造在台灣的發展脈絡

 

「社區營造」在我國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社區發展」的政策推動,但是直到1994年才有「社區總體營造」一詞,是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做為文化思維與政策上的施行綱領;而當時我國中央正以「生命共同體」做為凝聚本土意識的政治圖騰──「透過公民與社區意識,才能打破傳統的地緣和血緣,而改用民主的公共理念,重新建立一個融合共榮的新社會」。

 

當時由於我國的生產技術及產業結構上的變化,一來使得資本大量的積累,都市化的發展使得區域發展的差距加大,二來使得原有以親緣的社會形態轉型到個人主義的現代化社會;而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的劇烈變化,也從半權威統治體制轉型到自由民主制的國家體制。在國家現代化的過渡時期,社會的公共性及國家的正當性尚未健全下,透過「共同體」(Communities)的訴求,從地方草根「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來試圖1.) 減緩城鄉發展的失衡2.) 建構社會的公共領域3.) 凝聚本土意識及國家認同的正當性。

 

被邊緣化的社區營造

 

社區總體營造,試圖從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來建構出公共領域,也試圖從地方特色的「OTOP一鄉村一特產」產業發展,藉由觀光工廠、老街遊覽、生態導覽等服務業,企圖來留住不斷流失的人口,創造在地文化經濟的價值。

 

儘管如此,在整體的社會經濟環境中,資本及人口依然聚集在都會區;多數發展「OTOP一鄉村一特產」的社區總體營造,必須依靠的是鄰近都市的觀光消費,來支撐地方財政的負擔;這並非是我國的特例,早在19世紀初的英國Brighton從漁港轉化成觀光海岸,也只是布爾喬亞的遊憩場域,讓他們帶有小資情調的尋奇探寶,走在自認為懷舊的氛圍當中,實際上則是不斷消費當地的生活經驗;而原本居住在社區裡的居民,被剝奪原本工作跟生活的規律,變成如動物園裡被觀賞的奇珍異獸,一舉一動變成觀光客凝視的焦點─生活空間中的主人反而被邊緣成裝飾品。

 

除了生活經驗的被消費之外,商品形式成為美學的唯一判斷標準:任何文化的價值已經與原來生活空間的集體經驗無關,而是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累積利潤,成為可大量複製的商品;原來的人文歷史,只要沒有商業操作的價格就會被抹平,變成大型的連鎖遊樂園,例如我國老街文化的濫觴,變成去歷史脈絡、去生活經驗的展示空間;甚至是連原來的生產工具都可以被拋棄,直接以最快的尋租行為積累資本。

 

「社區營造」在文化商品化、生活消費化等現象下,必然要面對的是生活空間的同質化,以及居民變成展示品的問題;社區營造的特色產業化,原本的立意──自給自足的社群經營──是良善的,但是在面對集團的壟斷競爭下,必須從最有效率的方式積累利潤,反而變成商業炒作下殺雞取卵的犧牲品。

 

社區「公共性」的消失

 

社區營造的目的,是為了在國家與社會之間,建構出公共領域;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結構中,社區的「公共性」被市場私有集團的「壟斷」所取代,居民對於自己生活空間的文化、生活、工作,並沒有任何討論決定的權利,而是受限於整體社會經濟結構的限制──對於資本與勞動力的壟斷,使得在文化的話語權仍然受到宰制──沒有產值,沒有價值。

 

在「文化是門好生意」的產業思維下,社區所營造面對的是,政府部門私有化、及市場被私有壟斷;儘管不斷從第三部門的公私協力、審議式民主等學理的實踐,而試圖建構出地方文化的公共性,但是最終還是要面對在生產結構上的限制;如果我們可以認知到人類社會是生產關係的總合,那麼社區營造的公共性必然面對的是整體社會結構的失衡──土地開發的尋租行為取代了產業升級的機會,以至於著重在非都會區的社區營造為了維持住人才及產值的拉力,不斷地以複製的模式均質化原來社區草根文化的多樣性;因此,社區營造原本對於「共同體」的建構,也不斷地在當今的社會經濟結構中,在地文化的主體性以及社區參與的公共性也不斷地被異化。而從國家-社會的角度而言,無論社會力量如何蓬勃,國家角色依然是以打高空處理文化事務,那麼依舊只是將文化當作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貧瘠萎縮的遮羞布。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