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自由之火的殉難者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0843 人
鄭南榕紀念館
撰文/David.W.Wu │發佈時間:2014-06-02 14:52
筆者提供

▲筆者提供

編按:



本文報導1989年為爭取「百分百言論自由」終選擇以自焚抗議的鄭南榕。1999年四月間,原鄭南榕自焚身亡故址—自由時代雜誌社,已改由鄭南榕基金會經營並規劃成紀念館的形式供後人追思。

記者撰寫此文,相當程度呼應了日前成大校園發生的「南榕廣場」命名風波,以及因此風波所凸顯的世代隔閡問題,顯然時下社會對於過去歷史文化的認知是存在斷層的。

對命「南榕廣場」名持反對意見者,如王文霞教授說道「命名理念有許多不符史實之處,她除了對警方火攻雜誌社的說法存疑,也認為『因鄭南榕的犧牲才有臺灣自由民主』的邏輯並不正確,因為有許多歷史人物在實質上的努力比他做得更多。她更批評,鄭南榕很像伊斯蘭的炸彈客,因為以死來解決問題只是逃避問題,民主核心價值不是愛怎樣就怎樣,而是對生命的尊重。語畢,現場一片掌聲。

筆者提供

▲筆者提供

本文對於鄭南榕紀念館的成立對於檢視、反省如王文霞者的觀點,當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檢視有關鄭南榕案的史料,我們發現持反對論者往往係受到了過去官方傳媒報導的影響, 認為鄭南榕的自焚,無關抗議,無關偉大的言論自由,純粹因為個人的精神有問題;又如指責鄭南榕是一個玩火自焚的恐怖分子, 有害於社會等。對照王文霞所提的意見,二者十分相同,雖然王不是國民黨員,但她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過去國民黨一黨專政治下的影響,以致無法準確透視自焚此舉背後的真實意義,逕直在校務會議中將鄭南榕提報為恐怖分子,站在校方立場不應鼓勵等。

此外,我們也不應忽視在命名案中投下贊成票的,大多成長在政黨輪替後的民主臺灣,成大同學有敢投下贊成票與師長作對,既反映出上述的對於歷史文化認知的斷層,二者對於政黨的評價不同,而在政黨背後,更涉及到了對於「文化」的解釋。因為在自焚案背後所關係的, 言論之公正與否、訊息傳播之發達與否,在在都和文化政策有關。如近年新成立的文化部納入了原先新聞局的業務範圍,試圖在出版環境方面實踐多元文化的主張等。

這可能是鄭南榕生前想像不到的!言論自由與多元文化的表述息息相關。個人爭取言論自由的結果,同時還帶給了弱勢一定程度的發言權,使社會注意到向與主流持不同意見的少數族群。紀念館如何運用(包括簡介說明與展示等)鄭南榕身後留下的文化資產,說明鄭個人所做的貢獻,如何訴諸展示回應成大的命名風波等。

《藝週刊》作為言論自由文化政策的受惠者,廣納各方意見參與多元文化的建構者,我們寄望讀者—一、正視多元文化的價值。二、對臺灣兩代的認知斷層做有一定程度的同情與了解。

筆者提供

▲筆者提供

「追求100%的言論自由」

1989年4月7日的清晨,《自由時代》周刊總編輯鄭南榕,面對著雜誌社外層層包圍的軍警壓陣,即將以「涉嫌叛亂罪」為由欲將之逮捕,而選擇以自焚的方式,履行了其一身奉行「追求100%的言論自由」的主張,也為其一生堅持的自由思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鄭南榕被指控的「涉嫌叛亂罪」,是因為其在1988年12月10日在《自由時代》雜誌刊登了臺灣獨立運動者許世楷在1975年所起草的〈臺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在1989年1月21日收到法院傳票,進而自囚在雜誌社來抗議政府對言論自由的箝制。

雖然在1987年就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令,但是威權政權的體制依然堅固地存乎在臺灣社會中─當時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甚至是集會結社自由也仍然被監視與審查─也就是在如此緩慢且曲折的,從威權到民主的國家轉型過程,鄭南榕對自由思想的追求,及殉難的命運,正也是臺灣的黨國體系與公民社會拉扯下的縮影─在《自由時代》系列周刊的五年八個月,共出版了302期,不斷地突破政治禁忌的藩籬,也一直是當時黨國體系的眼中釘,創下查禁和停刊次數最高之紀錄。

除了追求言論出版上的自由,鄭南榕也不斷地組織大規模的「黨外」運動,包括1986年5月19日要求政府解嚴、回歸憲政的「五一九綠色行動」、1987年要求還原歷史真相、追求轉型正義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到1988年發起「新國家運動」來推動臺灣主體性的歷史定位,都可以見到鄭南榕奔走與疾呼的身影。

筆者提供
筆者提供
220

「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了」

在1999年4月6日,「鄭南榕紀念館‧基金會」在《自由時代》雜誌社的原址成立了,是以民間基金會來蒐藏《自由時代》雜誌及鄭南榕個人相關的圖文、影音及實物等歷史文物,並且完成保存鄭南榕殉難的現場,以供後人追思;此外,紀念館也不斷地與其他民間機構、教育單位推動人權教育及轉型正義等,以延續鄭南榕追求自由民主之精神。

在2012年,為感念鄭南榕在追求自由民主過程中的殉難,間接在1991年促成了「刑法一百條」的廢除,則擬透過國家機關來立法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目前也有臺南市、雲林縣、宜蘭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等六個縣市來響應「言論自由日」的設立;同年,鄭南榕紀念館所位址的臺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也在臺北市政議會的連署提案後通過了「自由巷」的掛牌。

儘管如此,臺灣的民主深化及轉型正義依然有許多未竟之功。雖然在兩次政黨輪替、以及中央地方的首長代表之普選,已經達到了政治場域上的解嚴,但是在文化教育,我們必須在歷史面前謙卑地自省,重新嚴謹地檢視當時社會裡壓迫者及被壓迫者之間的複雜結構,而重新還原出所有真相的環節,才能夠得到和解與原諒的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面對任何的歷史議題及題材,都必須以嚴肅的態度,而非謹是輕忽地消費之,才是當前臺灣在文化事業上長遠發展的核旨。

鄭南榕紀念館

地址:臺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自由巷)11號3樓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上午十點至下午五點

基金會網站:http://www.nylon.org.tw/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ylon407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