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梆聲傳唱一甲子─談臺灣豫劇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梆聲傳唱一甲子─談臺灣豫劇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399 人
撰文/洪秀芬 │發佈時間:2015-01-02 14:22
圖1:豫劇臉譜,取自網路

▲圖1:豫劇臉譜,取自網路

 1717年,當作曲家韓德爾意興風發地與貴族合資,成立皇家音樂學會,並以國王劇院為主要演出場地,拓展其歌劇事業時,他並沒有想到,這項表演事業,竟只維持十年的風光。

薄弱的劇情、說教的題材、以及無法當下立即了解的義大利文歌詞,在遇上約翰.蓋伊(John Gay,16851732)的《乞丐歌劇》(Begg'sOpera)後,可說是兵敗如山倒,不僅導致韓德爾個人財務的困境,時至今日,舉凡「貴族的」、「在高級場所社交的」、以及「聽不懂的」等等形容詞依然常被加諸在「歌劇」這項表演藝術上。

圖2:暑期兒童豫劇體驗營小朋友們體驗戲曲妝容,台灣豫劇團提供

▲圖2:暑期兒童豫劇體驗營小朋友們體驗戲曲妝容,台灣豫劇團提供

 三百年過去了,如今西洋歌劇在臺灣上演依然是一項可觀的投資,管弦樂團、歌手、布景、導演、燈光以及大批人馬的食宿費用,令不少經紀公司或主辦單位望之卻步。

結合了文學和現場音樂的戲劇性演出,在臺灣表演藝術票房上,少有成功的案例。

面對同樣困境的,不僅僅是臺灣觀眾相對較熟悉的西洋表演歌劇。傳統戲曲也面臨著一樣的為難。

龐大的製作是一回事,對於傳統戲曲,觀眾要不要買單又是另一回事。在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情況下,「臺灣豫劇團」,一個說唱著河南話、藉著簡單的一桌二椅,向觀眾講述著花木蘭、秦少游甚至杜蘭朵和莎士比亞的劇團,在一個歷經「大喊反共口號」時代到「重視本土文化」意識的土地上,屢創賣座佳績,臺前幕後竟還上演追星戲碼,並且贏得在地與國外觀眾的認同,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圖3:臺灣豫劇團2001年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取自網路

▲圖3:臺灣豫劇團2001年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取自網路

 戲箱落地

由於歷史的偶然,臺灣豫劇的種子於1953年在高雄左營萌芽,至今60載以來,歷經幾乎解散和數度的改制與人事變動,由於最早時隸屬於海軍陸戰隊,「戰鬥文藝」是順應時代必然的產物:「花木蘭」、「楊金花」等劇固然一度曾讓戲迷們熱血沸騰,然而,當人們的眼光轉向影視產業與3C產品,豫劇團審視自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將經營的眼光轉向消費者導向的思考。

人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成了第一個大哉問。這個重要的問題思考,帶領「豫劇」這個地方戲曲藝術,更加貼近臺灣人民的生活。

圖4:臺灣豫劇團2011年豫劇《美人尖》,取自網路

▲圖4:臺灣豫劇團2011年豫劇《美人尖》,取自網路

 落地深耕

1996年,原名「飛馬豫劇隊」的豫劇團改隸教育部,同時更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馬上要面對的,便是觀眾年齡斷層的問題。時代變了,即便在軍中,也多是解嚴後出生的新新人類,要他們進戲院看傳統戲曲,確實得要費一番功夫。

「要讓年輕的觀眾也認為傳統戲曲是有趣的」,便是豫劇團設計「傳統戲曲宅急便」的動機。

利用來自教育部的經費補助或是學校自籌經費,將戲曲的身段、臉譜、鑼鼓經等等元素拆成長短時間不同的課程(大包裹與小包裹),視學校給予的時段勤跑校園教學,協助學校成立豫劇社團,這些雖然是固定排戲行程之外的活動,但是所撒播的豫劇種子, 極為驚人。

圖5:原地下室的排練場,沒有地板,直接在水泥地上鋪毯子,團員練「打出手」有可能一拋槍就回砸自己,記者攝於現場

▲圖5:原地下室的排練場,沒有地板,直接在水泥地上鋪毯子,團員練「打出手」有可能一拋槍就回砸自己,記者攝於現場

 2001年,第一齣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演出,獲得極大的迴響,成功地將觀眾群向下延伸到國小與幼稚園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豫劇團快馬加鞭,《龍宮奇緣》、《錢要搬家啦!?》、《快打三國》等兒童與少年豫劇,一部接著一部,再配合兒童豫劇線上遊戲光碟,以及每年暑假所舉辦的豫劇夏令營,熱熱鬧鬧地的將臺灣豫劇團植入新生代藝術欣賞的名單選項裡。 

 



 劇本創新,其他元素可不能再墨守成規,《龍宮奇緣》裡會閃放彩光的電鰻(服裝設計);《錢要搬家啦!?》裡讓人會心一笑的櫻桃小丸子(音樂);以及《劉姥姥》裡變化多端的佈景,舞臺兩邊清晰的字幕等等。豫劇對學生而言不再是沉悶而聽不懂的,反而是反映生活,說理逗趣,聲色兼備的體驗。

不過,說唱河南話這件事倒是不能妥協,豫劇皇后王海玲解釋道:「不說唱河南話,豫劇便不是豫劇了。」

臺灣的觀眾早已去除舊中國「天下以我為中心」的腐舊思想,否則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莫札特的歌劇《魔笛》難道要為了中文地區翻唱成中文?語言的聲韻與音樂有極大的關係,換另一種語言,跟原來的音樂設計必定格格不入。所幸,現代科技解決了這項溝通的難題。

 深耕本土 接軌國際

過去,臺灣豫劇團不論在劇本,唱腔配器之編寫甚至是服裝製作上,借助大陸方面專才的情況頗多,臺灣豫劇團意識到這一條龍的戲劇產業,若不能在臺灣這塊土地落地深耕,實為可惜。本土的劇本、本土的演員、服裝設計甚至音樂配樂,都必須有生生不息的人才才行。

從受到新編川劇得到靈感的《杜蘭朵公主》開始,到《拜月亭》(2008年首演)、及跨文化作品的《約/束》(2009年首演),本土劇《美人尖》(嘉義梅山傳奇,2011年首演)等等,臺灣豫劇團便有計畫地的從演員、劇本創作、幕後製作等,培植人才,以累積、醞釀創作的實力,其中《約/束》可算是臺灣豫劇跨文化作品中,融合東西方戲劇精神的佳作。此劇一如往常地重用如蕭揚玲、謝文琪、劉建華等新生代演員,既忠於莎士比亞之原著精華,保留故事原形,又在表演外形上,巧妙地運用中國傳統戲曲之美。《約/束》一劇於2009年九月獲得英國國王學院邀請,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四屆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演出,接著又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心築藝術季,海峽兩岸豫劇週等亮相……「豫劇跨文化」,「本土新力作」的腳步至此是停不下來了。

《美人尖》則是完完全全由本土文學家王瓊玲之同名小說改編而來,不僅如此,豫劇皇后王海玲;改編《劉姥姥》、《胡雪巖》的劉慧芬;當過麵包師,拍過《春花夢露》的導演林正盛,更是最佳的本土組合。

梆聲傳唱一甲子

六十年了,六十年來臺灣豫劇隊在日頭赤炎炎的南臺灣水泥地上,排出多少叫好又叫座的戲碼?而這六十年來臺灣蓋了多少美輪美奐的文化中心、音樂廳,但其中又有多少建築變成蚊子館?

2012年,豫劇團正式隸屬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更名為「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五月,龍應台部長造訪豫劇團位於左營的辦公房舍時,看到老舊的環境,含著眼淚對團員們說:「你們辛苦了!」

戲箱落地六十年後,終於能蓋挑高的練功房了!

也許你會質疑:

「既然是納編在國家組織內,當然有充足的經費做這麼多事!」

「豫劇是地方戲,不是臺灣的本土戲!」

那又如何?英國能接受德國佬韓德爾,並將其葬在西敏寺;美國舞蹈界能接受許芳宜;奧斯卡能接受《臥虎藏龍》的導演李安,「本土」二字,指的難道是固守過去,抵抗未來?

臺灣很小,兼容並蓄,才會壯大!

豫劇在臺灣,將會走到怎樣的境界?讓我們拭目以待。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