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良藥也能不苦口?--談音樂治療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良藥也能不苦口?--談音樂治療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1891 人
--談音樂治療
撰文/徐欽盛 │發佈時間:2015-01-03 14:33
圖1:施以諾博士強調,音樂治療介入最大的因素其實並不在於『病』乃在於『人』。徐欽盛攝

▲圖1:施以諾博士強調,音樂治療介入最大的因素其實並不在於『病』乃在於『人』。徐欽盛攝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當你聽到海潮聲或是在蟲鳴鳥叫時就會覺得心情比較平靜,或是聽到一首熟習的老歌,也會讓人回想起過往甜蜜的時光。」其實透過聲音、旋律、節奏的確能讓人的身心得到釋放與紓解,而這也正是「音樂治療」希冀能達到的目的;在聖經中,曾提過大衛王在掃羅王面前彈琴並成功驅除掃羅王煩亂的心靈,讓他歸於平靜的故事;而在今天,到底「音樂治療」的定義是甚麼?可以達到的目的以及運用的範圍又有多廣?以及能被使用的音樂類型與內容有哪些?對此,藝周刊分別訪問了臺北市醫學人文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輔大職能治療學系精神科副教授施以諾博士、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治療師張彩音以及蘭陵箏樂團的古箏演奏家張怡蓁,共同探討音樂治療的諸多面向課題

圖2:透過詩歌正向的歌詞引導憂鬱症患者思想的方向,往往可以達到良好治療的效果。徐欽盛攝

▲圖2:透過詩歌正向的歌詞引導憂鬱症患者思想的方向,往往可以達到良好治療的效果。徐欽盛攝

 介入最大因素在於人

「基本上,目前臺灣尚無任何醫療法規提到音樂治療』,最接近的詞彙是職能治療師法第十二條中的『娛樂治療』,但廣泛來說,只要是能運用任何的音樂活動去促進人們身心健康,都算是廣義的音樂治療概念之生活應用,像是視聽音樂唱卡拉OK也都算在內」這是施以諾博士接受藝週刊訪問時對於「音樂治療」的主要看法;至於音樂治療到底對於怎樣的病人比較有效呢?施以諾強調,音樂治療介入最大的因素其實並不在於「病」乃在於「人」,同樣是接受長期照護的老年病人來說,有的喜歡聽日本老歌,有的則是喜歡聽國語老歌,當這些音樂聽在不同的族群、文化背景人士的耳裡,其所造成的音樂治療效果就大不同。

圖3:受訪人張彩音治療師表示,自閉兒對音樂接受度較高,尤其當他們聽到旋律或是節奏時會誘發一些互動性。徐欽盛攝

▲圖3:受訪人張彩音治療師表示,自閉兒對音樂接受度較高,尤其當他們聽到旋律或是節奏時會誘發一些互動性。徐欽盛攝

 憂鬱症患者需要正面歌詞



音樂治療的效用雖因人而異,但對於有失眠問題的人來說,原則上,還是聽一些節奏慢、旋律重複性高的音樂比較適宜。但要注意的是,這類的音樂不能讓人有太多的視覺聯想,否則情緒太興奮還是會讓人睡不著;至於對於有憂鬱症的人來說,音樂節奏的快慢倒不是重點,施以諾強調,給憂鬱症的病人回家聽的音樂最好是要有歌詞,因為他們會把許多事情都解讀成比較負面的結果,如果透過正向的歌詞去引導患者思想,同樣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如天韻詩歌《珍惜》、讚美之泉《最珍貴的角落》,任賢齊《再出發》都是效果顯著的音樂。

圖4:邊跑邊聽音樂是可以達到轉移注意力的效果,並且讓整個運動的時間拉長。徐欽盛提供

 

音樂增進病患社會參與度

另外,如果以復健的觀點來說,情緒提升才能有效地增強病人參與活動的動機;張彩音解釋說,音樂會影響到人的情緒、專注力,而情緒則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動機。以老年人而言,除了身體功能退化之外,伴隨而來的,還會出現社會參與度退縮,甚至是憂鬱、情緒變差的問題,原則上這都可以靠音樂的介入來改善;像是播放一些比較有節奏性、快板的音樂,讓他們去感受到空氣中氛圍的改變,跟著節奏調整呼吸,通常老人們的團體互動情況就會比較熱絡。在兒童復健治療方面,張彩音強調,自閉症的孩子主要症狀是沒有社交意圖的問題,甚至還會不斷說出沒有溝通性的語言。但他們對音樂接觸度卻是比較高的,尤其當他們聽旋律或是節奏時會誘發一些互動性,比如說你拍一下,他也會跟著拍一下,當孩子們懂得回應就表示自閉兒的社會參與度有在提高了。


圖6:成功塑造健康心理還境,需要我們一起學會彼此相愛、互相讚美。徐欽盛攝

建立完備音樂治療學習環境 

流行歌手庾澄慶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快樂頌》,當中的歌詞有一段是如此寫的:「快樂其實也沒有什麼道理告訴你,快樂就是這麼容易的東西,Don't worry be happy。」這歌詞唱起來很容易,但對於許多有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的人來說,焦慮還是一直揮之不去,而這也是為何近年來「音樂治療」如此重要的原因,它既可以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同時也可以輔助醫療的不足的地方,可喜的是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開設音樂治療相關課程,但較可惜的是大多僅是一門課程,並未成立音樂治療科系及證照制度,這正是臺灣未來尚待努力改善的地方。

圖4:邊跑邊聽音樂是可以達到轉移注意力的效果,並且讓整個運動的時間拉長。徐欽盛提供

 

音樂增進病患社會參與度

另外,如果以復健的觀點來說,情緒提升才能有效地增強病人參與活動的動機;張彩音解釋說,音樂會影響到人的情緒、專注力,而情緒則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動機。以老年人而言,除了身體功能退化之外,伴隨而來的,還會出現社會參與度退縮,甚至是憂鬱、情緒變差的問題,原則上這都可以靠音樂的介入來改善;像是播放一些比較有節奏性、快板的音樂,讓他們去感受到空氣中氛圍的改變,跟著節奏調整呼吸,通常老人們的團體互動情況就會比較熱絡。在兒童復健治療方面,張彩音強調,自閉症的孩子主要症狀是沒有社交意圖的問題,甚至還會不斷說出沒有溝通性的語言。但他們對音樂接觸度卻是比較高的,尤其當他們聽旋律或是節奏時會誘發一些互動性,比如說你拍一下,他也會跟著拍一下,當孩子們懂得回應就表示自閉兒的社會參與度有在提高了。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