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音樂不設限─專訪音樂家劉軒、羅堂軒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音樂不設限─專訪音樂家劉軒、羅堂軒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1315 人
撰文/徐欽盛 │發佈時間:2015-01-11 12:41

電子音樂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個時尚、科技與舞曲的代表,誠然與傳統戲曲音樂大相逕庭。但這樣的觀點如今被電音DJ達人劉軒打破了,他別出心裁地在KDX系列眼鏡廣告MV中加入了京劇唱腔與二胡音樂元素,著實讓傳統音樂與電子音樂巧妙地融合。相對來說,傳統二胡在大眾的印象中,似乎也只停留在京劇與歌仔戲的伴奏樂器而已,然而,跨界二胡演奏家羅堂軒卻以二胡演奏西洋古典音樂、爵士音樂,甚至是世界音樂,其所製造出的聽覺體驗更是與眾不同。劉軒與羅堂軒這兩位跨界音樂家,讓東方與西方音樂、傳統與現代音樂融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跨界融合的音樂魅力所在。為此,筆者特別邀請劉軒與羅堂軒兩位跨界音樂家接受採訪,希望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帶領大家一起進入跨界音樂的美麗世界,並勾勒出臺灣未來音樂表演的可能趨勢。

圖1:劉軒強調,國樂聲音的旋律節奏是很自由且富有張力的,但DJ音樂的節奏卻是非常地穩定。劉軒提供

 電音DJ與京劇、二胡競飆

黑膠唱片在現代人的認知中,已然成為歷史產物,但看在電音DJ劉軒的眼裡卻是R-MAX的極佳工具。在「KDX系列眼鏡廣告─文武雙全」的MV中,劉軒化身京劇演員在DJ臺上不斷轉動黑膠唱盤,一會兒轉快速度、一會兒轉慢速度、過一陣子又恢復正常,甚至還會突然停止,讓京劇唱段填滿時間空檔,形成一種微妙氣氛。對於這樣的音樂呈現,劉軒強調,國樂與京劇聲音的旋律節奏,事實上是很自由且富有張力的,但DJ音樂的節奏卻是非常地穩定。在音樂的處理上,他借用了國樂的音色與美感,再用電子的效果讓整體音樂變得更誇張與戲劇化。舉例來說,劉軒在文武雙全的MV中使用數位的方法,將一段花臉所唱的長音拉得很長,感覺上就好像是數位01不斷拉扯的氛圍。

圖2:劉軒借用了國樂的音色與美感,再用電子的效果讓整體音樂變得更誇張與戲劇化。劉軒提供

 KDX系列眼鏡廣告的另一首MV─「The Path of Time詩人李白系列」,劉軒則是邀請羅堂軒在他所製作的電音節奏與和聲中,加入二胡即興演奏。在音樂的表現上,羅堂軒的二胡樂音曲折婉約,電音的節奏則是固定的前進、自強不息,一剛一柔同時並進,確實產生了非常微妙的聲響。同時,在MV中還可以聽到劉軒誦唸李白《下江陵》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人聲聽起來顯然是經過電子特效〈vocoder〉處理,但給人感覺則是非常神秘又有趣,是個很有創意的表現手法。

圖3:羅堂軒《胡說八道》爵士二胡演奏專輯中,融合了二胡即興的旋律、Swing搖擺的節奏和爵士的和聲。羅堂軒提供

 協同創作 自由即興

「即興演奏」是爵士音樂最鮮明的特色,這部分是西洋古典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所沒有的。然而,羅堂軒卻大膽地拿二胡來做即興的演奏,在其《胡說八道》爵士二胡演奏專輯中,可以聽到二胡即興的旋律、Swing搖擺的節奏和爵士的和聲融合在一起的聲音,甚至還可以聽到世界音樂的元素。對此,羅堂軒強調:「我喜歡把二胡當作我的嘴巴,希望用二胡講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演奏不設限的音樂風格。」

圖4:羅堂軒強調,他喜歡把二胡當作自己的嘴巴,講世界各地不同的語言,演奏不設限的音樂風格。徐欽盛攝

 羅堂軒進一步指出,傳統上,古典音樂作曲家把每個音都刻劃地非常清楚,演奏家只能彈出那個音,不能再更改,但在跨界音樂的領域裡,演奏家在排練的過程中,往往為了讓音樂呈現更美的關係,彼此會共同討論並改變音樂的呈現方式,甚至有的時候可能只會給個和弦,演奏家就各自去發展旋律線。他形容這就好像是只給畫家紅色的顏料,然後畫家高興畫什麼就由他們自己決定。羅堂軒認為,這樣跨界的演奏模式,最大的樂趣就在於能夠做自己,而不是單單只在演奏別人的音樂而已。

圖5:劉軒認為,時代在改變,音樂也一定會改變,因為音樂就是反應著人心與環境。徐欽盛提供
圖6:未來的音樂表演發展趨勢已經不能侷限於某個專門領域與特定時期,而是要能貫穿古今,橫跨中西。羅堂軒提供

 貫穿古今 橫跨中西

從劉軒與羅堂軒的經驗分享,我們著實看見了跨界音樂融合的藝術之美,包括「自由張力的旋律線條與固定節奏的音樂結合」、「音樂不設限的創意展現」、「演奏家協同創作的合作力道」、「音樂類型不斷地改變、定型再前進的循環」等等,這些都再再讓我們深刻地意識到,未來的音樂表演發展趨勢已經不能侷限於某個專門領域與特定時期,而是要能「貫穿古今,橫跨中西」,這樣的觀念不僅會造成二十一世紀音樂發展另一波思想革命,更相信臺灣未來音樂表演的趨勢也會朝此方向前進。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