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家庭的美術教育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家庭的美術教育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1631 人
如何與孩子談畫
撰文/劉霈真 │發佈時間:2015-04-06 10:39
圖1:談畫重在彼此了解,記者劉霈真提供

▲圖1:談畫重在彼此了解,記者劉霈真提供

 家中一歲半的小孩拿起筆來,隨著手腕與身體的擺動,畫起斷斷續續的線條,這往往是創作的第一個時機。伴隨著生理成長,父母往往在孩子三歲時,送他們去學畫的念頭。今日台灣社會的豐富資源,在才藝上有許多選擇,不論是溜直排輪、堆樂高、玩黏土等等。其中,美術課是許多孩子會選擇的課程之一,不管是在幼稚園的才藝班,或是專營美術教學的畫室;學習時間或許僅只一學期五個月,也許堅持到國小二、三年級,甚至成為一生的專業學習。在這或長或短的兒童創作生涯中,父母都會面臨如何「談畫」的議題。

圖2:孩子學畫過程,記者劉霈真提供

▲圖2:孩子學畫過程,記者劉霈真提供

 『談畫』重在彼此了解

當我們談話時,內容具體,談話的人可以輕鬆交換個人看法;當談話的主題換做一件「畫」或是「雕塑品」時,往往令非專業人士語塞,開口頭頭是道者,頓時腸思枯竭。實際上,不論是『談話』或『談畫』,兩者之間有共同之處都期待與對話者溝通和彼此瞭解。所以,和孩子談畫,考驗父母的智慧,特別是父母的言語態度,往往會影響孩童創作的動力,甚至進一步在心理層面上,左右孩童對自我的認知。

偶有父母詢問,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愛亂塗鴉,只有我們家的小孩不愛畫畫?如前文所說,孩子起初的創作是反應身體的發展,出於本能的表現;倘若由大人的角度評斷孩子的創作,即使不用言語,表情也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孩子透過這些細微之處,瞭解到自己是否被父母完全接納,「你在亂畫甚麼?」「看不懂你畫的。」「要像爸爸這樣畫!」等等表達,都會抑制兒童的自由表現,選擇壓抑,進而迴避創作。東方父母多會以像不像作為會不會畫的評斷標準,然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理論上,孩子會有不同階段的表現,但簡單的來說,接納孩子的所有表現,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

圖3:孩子看畫過程,記者劉霈真提供

▲圖3:孩子看畫過程,記者劉霈真提供

 然而,讓人苦惱的是一昧的讚美,不見得可以建立孩子的自我形象。太過空泛的表揚,反而造成敷衍了事的誤解,孩童也會消化吸納,不論自己做甚麼都會得到讚美的自我中心態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應當言之有物,才能增強孩子自我表現的信心與創作的積極性。其實,『談畫』的重點在於分享心情,一起相處的精心時刻,不須刻意讚美,傾聽與瞭解就是最好的談畫方式。孩子的世界有限,上學的孩子的生活圈,會有學校、老師、同學及家人,創作的內容必然涉及發生在這圈子裡的事件與個人心情。因此談畫時,孩子便有機會分享最喜歡、最在意的事件或人物,而父母可以藉此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圖4:孩子看畫過程,記者劉霈真提供

 1.直接描述作品內容

當孩子拿著塗鴉的線條來到你面前,你看著一團線條納悶,這到底是甚麼?自己實在說不出具體的形容。此時,你只需直接描述看到的景象,即可引起對話,「你畫了很多線條」、「很多紅色的線」。描述是客觀的,自己詳實的反應,會促使孩子進一步回答他的想法,『談畫』的重點在於促成雙方的瞭解與情感的交流。直接的描述,包括色彩、線條、造型、空間、排列、媒材、內容,諸如「你畫了一個人在掉眼淚」、「你拿了一大張白紙」、「你把自己畫在房子裡面」、「你用了很多粉紅色」,都是可以觀察討論的話題。

 2.分享對於作品的感受

分享完直觀創作的觀察後,可以進一步分享個人的感受,促成彼此的瞭解與交心對話。此時,父母可以主觀提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同時也須接納孩童的自我表達。「你用了很多黑暗的顏色,我感覺好像有煩惱的事,你覺得呢?」孩子面對這樣的提問,有可能會傾述最近困擾他的事情,父母也有可能聽到:「我喜歡把所有的顏色混在一起」的回答,直接說明孩子單純享受當下的過程。分析與感受作品的情感,以這兩個句子為開頭:一、「你是不是…..」;二、「我感覺….你覺得呢?」也許,剛開始實際應用時,會稍嫌生硬,但只需記得,這是分享父母與孩子觀點的時刻,彼此尊重對方即可。

成人也可使用的『談畫』技巧

『談畫』不單只是我們與孩子對談,與友人進入藝術展覽空間,我們如何開啟一段對話?幾次印象深刻欣賞藝術品的經驗,都是與非藝術專業的人士共同前往的,他們自由的直觀描述,從使用的材質、色彩…..,到分享個人的感受,擺脫了專業的術語與學術架構,讓筆者驚艷於不同角度的觀察對作品的直覺感受力,這是藝術欣賞的王道,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經驗學習的。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