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世界經典龍舟文化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世界經典龍舟文化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1585 人
從二龍村龍舟競渡說起
撰文/徐欽盛 │發佈時間:2015-04-06 11:29
圖說00:專題封面圖檔(圖/徐欽盛攝)

▲圖說00:專題封面圖檔(圖/徐欽盛攝)

20141230日來自宜蘭礁溪鄉二龍村的60位耆老與村民,在基隆陽明文化館海洋廣場一起將重達約一千五百公斤、年份近60年的老龍舟扛起繞行廣場一周,並且進行「絞船」、「力度」;為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世界經典龍舟特展」揭開了精采的序幕,而整個過程也讓基隆鄉親們見識到道地的二龍村龍舟競賽儀式。一同前來的宜蘭縣礁溪鄉鄉長林錫忠鄉長應邀致詞時表示,二龍村的龍舟競渡文化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從龍舟的下水與競賽都有整套的SOP流程,而且比賽是沒有裁判的;此外,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統平致詞時更指出,二龍划龍舟比賽競渡雙方划了一半,只要有一方說不划了就須再重新來過,所以哪時候划完也不知道。當筆者聽到如此特別的龍舟文化竟夠代代相傳至今,並且成為宜蘭縣的文化特色,心裡實在是充滿著許多好奇。為此,在這次的專題中,筆者將為大家介紹傳奇的二龍村龍舟文化,以及其文化背後蘊藏的價值與意義。另外,還特別訪問了臺灣龍舟師傅前輩劉清正以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人黃麗雲博士,盼望能夠帶領大家一起回顧臺灣龍舟外交的歷史;同時也將日本的龍舟文化與中國的龍舟文化淵源做一比較說明。

圖說01: 當平安的想望大於勝負的計較時,龍舟競渡的目的顯然就有不同的解釋了。(圖/徐欽盛攝)

▲圖說01: 當平安的想望大於勝負的計較時,龍舟競渡的目的顯然就有不同的解釋了。(圖/徐欽盛攝)

 沒有裁判的二龍村龍舟競渡

很有趣吧!一場沒有裁判的龍舟競賽到底要如何辨別輸贏呢?關於這一點,朱統平很直接了道地指出,二龍的龍舟競渡是標準的君子之爭,一開始,兩條龍舟一起划,只要其中一艘龍舟認為可能會輸,就不敲鑼不開始比賽,甚至雙方出發划了一半,只要有一方說不划了,也要再回來重新開始,朱統平認為這樣的比賽就是標準的君子之爭,觀眾就是實際的裁判。在特展的會場內,筆者還特別請教了來自二龍村的耆老與村民們,他們也指出,競渡是沒有設置裁判的,只有當選手將旗桿拿起來後才算是勝利;而且只要一方覺得起步輸了,或是認為船歪了都可以要求重新再來,惟有競渡雙方都同時認為自己會贏才會敲鑼一起出發展開比賽,所以常會看到龍舟在競渡河道上是前進又後退。

圖說02: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統平認為,二龍村的龍舟競渡就是標準的君子之爭活動,而觀眾就是實際的裁判。(圖/徐欽盛攝)

▲圖說02: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統平認為,二龍村的龍舟競渡就是標準的君子之爭活動,而觀眾就是實際的裁判。(圖/徐欽盛攝)

 也許有人會認為比賽就是要能做到「攻其不備,出奇不意」,才能克敵制勝!但依照二龍村的龍舟競渡文化卻恰恰好相反,只要競渡一方覺得會輸比賽就要重來,這樣的邏輯實在很特別。甚至比起孔子所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的境界還要更寬廣,幾乎可以用「寬宏大量」來形容了,實在值得大家玩味;但如果對照一下今日競爭環境如此惡劣的臺灣社會,二龍村的龍舟競渡文化實在值得大家借鏡學習;而如此超越君子之爭的文化背後,讓我們看到了村民們所在乎的恐怕不只是輸贏,而是更有價值與意議的內涵;據村民指出,二龍村以前在沒有水門的設置下,很容易造成海水倒灌景況,尤其對於以耕種為生的村民來說,農作有收成、生活才能繼續,因此,村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獲得平安,而划龍舟的主要意義也在於希望能達成「國泰民安」。因此,筆者認為當平安的想望大於勝負的計較時,龍舟競渡的目的顯然就有不同的解釋了。

圖說03:臺灣龍舟師傅劉清正回憶指出,透過國際龍舟比賽讓外國人體會出,惟有透過團隊合作才有勝出的可能。(圖/徐欽盛攝)

▲圖說03:臺灣龍舟師傅劉清正回憶指出,透過國際龍舟比賽讓外國人體會出,惟有透過團隊合作才有勝出的可能。(圖/徐欽盛攝)

回顧臺灣的龍舟文化交流

人們划龍舟除了希望能帶來平安之外,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也是這項活動所傳遞的價值所在。劉清正回憶指出,臺灣的龍舟比賽從民國63年起歷年都有邀請國外的隊伍參加,透過比賽讓許多外國人體會出惟有透過團隊合作才有勝出的可能,因此對此項運動產生了興趣,並紛紛地要求臺灣政府相關單位能夠送出龍舟;於是劉清正當年所做出來的龍舟,也就分別輸往加拿大、南非、德國等國家,甚至有的國家還指名要他親自來製作。而這也是為什麼今日世界各國的龍舟製造的來源都是來自於臺灣的源由。

圖說04: 日本那霸的龍舟競渡活動,相傳就是由中國明朝36姓移民所帶進來的。(圖/徐欽盛攝於「世界經典龍舟特展」〉

▲圖說04: 日本那霸的龍舟競渡活動,相傳就是由中國明朝36姓移民所帶進來的。(圖/徐欽盛攝於「世界經典龍舟特展」〉

  中國與日本的龍舟文化交流

其實「龍舟文化」的輸出中華民國並不是第一遭;據黃麗雲博士指出,日本江戶時代在長琦所舉行的龍舟競渡活動中,當地龍舟的形象就很像中國清朝時代的龍舟;黃麗雲認為,這可能是當時中國福建的漁民因為遇到颱風海難,漂流至日本長期附近,在踏上日本土地居留之後,順便也將中國龍舟船到日本。此外,龍舟文化的傳播有的也不僅是靠民間的力量,官方的力量也是另一個途徑;明朝曾經將36姓的移民送到日本那霸,進行國民文化外交,相傳目前還繼續進行的那霸龍舟競渡活動,就是由中國明朝36姓移民所帶進來的。

圖說05: 「世界經典龍舟特展」,即日起至104年12月6日,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二樓第一展覽室展出〈圖/徐欽盛攝於「世界經典龍舟特展」〉

▲圖說05: 「世界經典龍舟特展」,即日起至104年12月6日,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二樓第一展覽室展出〈圖/徐欽盛攝於「世界經典龍舟特展」〉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從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世界經典龍舟特展」出發,我們了解了臺灣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的龍舟競渡文化中,其所標榜的「和平價值」與「君子之爭」的文化內涵,同時在劉清正老師傅身上也見證了臺灣龍舟外交成功的案例,而黃麗雲博士更是把中國明朝、清朝時期,官方與民間的龍舟文化輸出日本的歷史攤在大家的眼前;走過這趟有關於龍舟文化的知性之旅,對於筆者而言最大的領悟,就是當我們看到至今所流傳的每一樣傳統藝術文化都不可小覷;想想看其之所以能夠不被時代淘汰而繼續存在,一定擁有許多珍貴的價值在其中,而這點正是我們要好好地學習的,不僅如此更要繼續地將這些傳統藝術文化也傳承下去,讓文化種子生生不息地繁衍。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