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永遠的紐約黑街攝影師-維加Weegee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永遠的紐約黑街攝影師-維加Weegee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766 人
撰文/TwiggyS │發佈時間:2015-04-06 14:01
圖片1. 維加(Weegee)個人照,手拿著因他的使用而在當時大受流行的媒體相機(press camera / speed graphic camera), Courtesy of Internati

▲圖片1. 維加(Weegee)個人照,手拿著因他的使用而在當時大受流行的媒體相機(press camera / speed graphic camera), Courtesy of Internati

 最乏人問津的攝影師

攝影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藝術學科之一,年輕學子們無不嚮往對攝影的涉獵,就算不把它當作專業;也將其當作興趣學習。有人想當戰地攝影師、時尚攝影師、街頭攝影師或商業攝影等,但有一種攝影師是很少人提過的;儘管他們的作品每日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人工作絕不輕鬆於任何人;甚至工作的環境是很艱苦的,這個吃力不得賞又乏人問津的人叫『社會新聞攝影師』。『社會新聞攝影』這工作是24小時隨時待命,一有事件發生;攝影師們就得跟警察們比快到達現場,以期可得到最佳獨家畫面,而他們拍攝的對象永遠不是妖嬌美麗的模特兒或西裝筆體的高官顯要,他們得面對的是最猙獰、最醜陋和最悲傷的社會事件與問題人士。如果沒有『社會新聞攝影師』,那我們就沒有最真實的媒體報導,很可惜的是從來就很少人給予他們該有的價值與肯定,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的工作就像如此,他們默默無名但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齒輪。這次就來介紹這位不只是3040年代供給紐約人每日新聞的靈魂人物,也是影響現今攝影與藝術界的重要角色-維加(Weegee)。

圖片2. 維加和被他改裝成工作室的車子, 1938, Courtesy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Source:https://greatsnap

▲圖片2. 維加和被他改裝成工作室的車子, 1938, Courtesy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Source:https://greatsnap

 Weegee!?

維加(Weegee),本名亞瑟佛林(Arthur Felling),他是澳洲出身的猶太人,十歲時(1909年)隨家人搬到了美國紐約,開始就業後他便一直從事於攝影相關工作,像是旅行攝影師和廣告公司的攝影助理,1924年他成為一位暗房技術師並在合眾社的前身Acme Newspictures工作。1935年維加做了人生的一個重大決定,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轉型成為位自由攝影師,專門拍攝社會事件相關的照片以售給各大報社,開始的前兩年,他每天守在曼哈頓警察總局的電報機旁,這樣他就能在事件被通報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1938年維加被准許擁有紐約警察專屬的無限廣播機臺,他是新聞業擁有如此權力的第一人。之後,維加便在自己的車廂裝置了暗房,並將盥洗用品、簡單換洗衣物與攝影器材置於車裡,從此車子就是他的家兼工作室,他每日就守著廣播,隨時準備出發到案發現場。當時歐美流行的一種占卜叫通靈牌(Quija),Quija的發音相似Weegee,維加會得到Weegee這暱稱就是因為他每次都比警察早到案發現場,猶如擁有通靈能力一般早就知道有事件發生。1945年維加第一本攝影書〈Naked City〉發行,書裡的照片多是紐約街頭黑暗的一面,而內文由他自己撰寫,這本書之後成為奧斯卡得獎電影『The Naked City』的靈感來源之一。 他所拍攝的照片充滿許多裸露、暴力、怪異和各式各樣街頭人物,雖然醜陋卻又寫實,這些內容影響了後代許多知名攝影師和藝術家,如以專門拍攝畸形的人像攝影師Diane Arbus和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在維加死後,他多達一萬六千張的作品被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永久收藏。

圖片3. 維加和美國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的合照, 1965, Courtesy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Source:http://

▲圖片3. 維加和美國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的合照, 1965, Courtesy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Source:http://

 我的相機,我的阿拉丁神燈

維加常常說相機就像是現代阿拉丁神燈,你摩擦它-這攝影的容器;你按下按鈕後,它將給你所想要的。「新聞攝影教你如何快速思考,必須了解你想要什麼,並很有信心,當你出發去拍攝故事,你就不能改變念頭!你一定要拍到你想要的!」攝影對維加來說不只是工作,也是他的熱情,更是他的全部,他狂熱地追著他的主題,不肯罷休地只為求得一張他想要的照片,維加的照片與一般追八卦的狗仔可不一樣,他的照片常是意外地充滿藝術感與情感,例如:他最有名的照片之一〈The First Murder〉,照片裡面沒有死者也沒有兇手;是一張悲戚婦人的臉夾雜於一群好奇湊熱鬧的路過學生們,這婦人原來是死者的姑姑,這總以反差感來表達死亡的創新方式拍攝新聞是當時從未見過的,這張照片後來被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譽為十年來最佳新聞攝影。相對於一般社會新聞攝影師面對想拍攝的罪犯和新聞人物的粗魯無禮,維加是比較詼諧與可親的,他提到一次紐約警察們捉到一位被通緝的珠寶強盜女罪犯時,女罪犯見到媒體便用盡方式遮擋臉部,這時他上前跟女罪犯說:「別著急躲著,請先聽我說,妳是想要報紙刊登妳手上拿著數字牌(入獄照)的照片,或我用柔光幫你拍張宛如林布蘭為妳作畫的個人像?」就這樣理性對待新聞人物的方式,他成功拍到女罪犯。很多人對於社會新聞攝影師的工作內容反感或持負面評價,但從維加的照片可見到他用非常真誠的同情心來面對他所拍攝的故事與人物,這種力量使得他的照片更有可看性與耐看。自維加後,世人開始對社會新聞工作者有不一樣的看法,甚至有些人認為他們也是藝術家,怎麼來看待社會新聞攝影師的角度不一,但不能否定的是,各類專業人士我們都該予以尊敬,任何創作形式的作品我們都該抱持更感謝與更健康的心態來欣賞。

圖片4. 照片〈The First Murder〉, 1945, 維加以湊熱鬧的學生們與哀戚的死者姑姑的對比來表現死亡, 推翻了當時社會新聞的死板拍攝手法, Courtesy of Internati
圖片5. 照片〈Two Offenders in the Paddy Wagon〉, 1942, 維加的照片常常是充滿美感,宛如電影劇照,這是在社會新聞媒體裡少見的, Source:www.ameri
220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