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期藝週刊
字級:

文創舞台劇-《遊園驚夢》

撰文/編輯部整理報導 圖/來自網路
《遊園驚夢》的演出,在台灣戲劇史上,曾經高高的豎起過一道里程碑。—白先勇。白先勇的《遊園驚夢》,在2011年民國百年重登舞台,裡頭的崑曲,乃是集音樂、舞蹈、詩詞等中國藝術美學之大成,每一分秒的精緻細微,呼應白先勇一貫對美的嚮往與眷戀。

關於崑曲

崑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

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曲、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

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也具備打擊樂。崑曲的表演,有它獨特的風格,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表現手段為唱、念、做、打(舞)之綜合。這四個方面及其綜合在崑曲中要求最高,崑曲演員必須在這幾個方面兼備。舞臺呈現亦最為完美與出色。其他劇種演員為提高技藝都要學崑曲。如京劇演員梅蘭芳即有深厚的崑曲功底並能演崑曲。

關於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原為昆曲戲劇,源自明代劇作家湯顯祖(1550~1616)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牡丹亭》。這個劇本一共五十五齣,描寫杜大守的千金杜麗娘,待字閨中,因春色惱人,到花園一遊,回房入睡,夢見和一個素未謀面的書生柳夢梅,在園中牡丹亭上交歡,醒來之後患了相思病而逝世,後來真正的書生柳夢梅果然 出現,使杜麗娘還魂復活,結婚團圓,所以劇本又名《還魂記》。《遊園驚夢》昆曲,便是由《牡丹亭》的第十齣《驚夢》改編而成,而此戲又可分成「遊園」和 「驚夢」上下二齣。白先勇在小說裏,藉小說人物的演唱,摘錄下唱詞中比較有名而且含義深長的句子,運用嫻熟的意識流手法,以崑曲的曲詞貫串今昔的場景、事件與人物心情,為白先勇融古典鑄新詞的代表作。

小說敘述錢夫人(老五藍田玉)應昔日南京得月臺姊妹竇夫人(老三桂枝香)之邀,到臺北竇公館參加宴會。錢夫人原是得月臺唱崑曲的臺柱,尤其〈遊園驚夢〉更令當時已經年老的錢鵬志將軍魂牽夢縈,因此娶她回去伴他晚年。藍田玉擺脫唱戲生涯,成為將軍夫人,然而在年紀足以當她爺爺的丈夫身旁,錢夫人無疑是寂寞的。終在副官鄭彥青教錢夫人騎馬時,兩人有越軌之舉,錢夫人自認為她這一生就「只活過那麼一次」。小說藉由這場多年後的聚會,勾起錢夫人的回憶。宴會中眾人起鬨要藍田玉唱拿手的〈驚夢〉,藍田玉在推卻之間跌入昔日相似的場景之中。也是在一場宴會上,她唱〈遊園〉之時,看到了親妹子十七月月紅和鄭副官間的曖昧,心情的激動導致她倒嗓。小說經由對襯性的結構,暗示這段多年前的三角關係,再現於竇夫人和她妹子十三天辣椒(蔣碧月)與程參謀之間,在錢夫人一段對往日交歡的意識流聯想中,錢夫人仿佛變成了杜麗娘,在臺北天母竇夫人的「遊園」宴會裏,嘗到了「驚夢」的滋味。

小說採取意識流手法,將崑曲的節奏與詩意融入情節,以此刻繪人物在記憶和情慾之間的往復糾葛。從一九八二年起,《遊園驚夢》舞台劇先後在台北、廣州、上海及美國等地公演,雲集了文學、戲劇、戲曲、音樂等藝術領域的殿堂級人馬,《遊園驚夢》歷次公演均成為文化盛事。

作者白先勇與導演黃以功

白先勇熱愛崑曲,《遊園驚夢》小說、劇本均以崑曲為源,爾後更成為崑曲推動者與製作人。白先勇作品風行海內外,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他汲取西方寫作技巧,吸收轉化中國古典文學與戲劇,冶現代與傳統於一爐,所描寫新舊交替、時空更迭中人物的故事與生活,在滄桑世情的感喟中,流露著對整個歷史文化的哀悼與反思。

這次2011年最新的《遊園驚夢》,導演黃以功為1982年《遊園驚夢》一演「驚」世的同一導演,多年後重製這齣戲最重要的核心價值還是在保存白先勇先生創作劇本的風格與特色,然而經過二十八年,時代節奏、生活品味都已不同往昔,舞台呈現方式勢必要有所改變,除了節奏更加明朗化,更易於觀眾欣賞,也拋開多媒體影像手法,回歸最根本創作元素的作法,讓一切感動都由演出本身加以呈現,多彩的現實生活映對黑白的回憶場景,色彩的對比是《遊園驚夢》現實與回憶交駁的創作想法。

另外聲音的疊合並置也是這次新版的特色,在戲的後半段,錢夫人回憶最私密與激情的一幕,導演讓環境聲音(森林、溪流、馬蹄)與人聲、唱曲聲音疊合,多重交織的聲音讓激情更顯亢奮,也擴大了想像空間,崑曲、獨白與馬嘶啼踏重疊「山桃紅」、「山坡羊」兩首曲牌相和,古典的崑曲因此有了現代韻味,劇本也被賦予了新的精神。

文化創意產業代表

製作吳靜吉表示,政府擎舉文化創意產業,民國百年作為文創元年,展現國家藍圖的遠大計劃。然而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其成功的創意轉化,文創產業將會只是膚淺、零碎的文化複製或淺碟商品化;縱然成功一時,也很難永續發展,生根蔚為規模。

白先勇的《遊園驚夢》小說、改編的劇本及其製作演出,是台灣文化底蘊的資財之一,在風雨飄搖、思想鼓蕩的七十年代,他的出現是文化人突破禁忌,勇於創新、實踐的佳績。歷史必須再溫習,文化必須有反思能力;當時文化人或許沒有「文化創意產業」這個概念,但汲取文學資財,將小說文字轉化為舞台語言,卻是創意轉化成功的典範。《遊園驚夢》這樣歷經戒嚴、解嚴世代的作品再現,就像劇中女主角藍田玉,從大陸到台灣,從絢爛歸於平淡,那個憂傷卻也優雅的年代終究沉澱我們文化血液裡的養分與因子,也豐富了台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