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期藝週刊
字級:

藝術伸展台──獨立策展人系列噪音、反思與知識生產:談鄭慧華的策展歷程

撰文/文/ 程怡嘉

       鄭慧華是當前台灣重要的獨立策展人之一,她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西洋美術史組,曾於2004年與2006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分別策畫過「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以及「疆界」二檔重要的展覽,今年她更獲選擔任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台灣館的策展人。在本次威尼斯雙年展的計畫中,她展開與過去歷屆雙年展台灣館截然不同的策展風格,以「聲音」作為展演的核心,命定主題為「諸眾喧嘩︰台灣聲音圖景」(暫定),期許通過「聲音」這個媒介,以藝術家的各別創作、聲音資料庫,交織呈現台灣社會、時代和聲音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勾勒「社會運動的異議聲音」(sounds of social movements)和「聲音的運動」(sound movement)兩個脈絡。然而,在90年代初期,「聲音」尚未被看作成是一種藝術行為,鄭慧華究竟如何跳脫學院藝術的思維,將「聲音」視為當代藝術展演的一環?此外,「聲音」又如何影響她產生文化層次的思考和批判?除了上述這些為人所熟知的展演作品之外,鄭慧華對於文化深層的關切情懷,是否也體現在其他的策展及活動上呢?

從噪音出發

       Tim Murray研究亞洲聲音藝術發展時,曾經描述「噪音是一種多重意義的:它並非無意義或是無社會內容與等級制度。…如同資訊理論家所有的,噪音不是一個我們不想要聽到的信號」註2 。誠如Tim Murray所指,噪音藝術不同於其他的音樂表演,不在於為我們的聽覺帶來歡愉的感受,它顛覆我們既往的藝術認知,引導我們對當下文化狀況的反省和思考。台灣的噪音藝術萌芽於90年代初期。1992年,由林其蔚、劉行一、Steve三人所組成的「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以他們在輔大中美堂進行一場革命性的表演為開端註 4 。在今日,該組織已被稱為是台灣第一個噪音藝術團體。

        當時,身為林其蔚同班同學的鄭慧華受到了啟發,在研究所期間,她開始思考這些在自己生活周邊的藝文活動,與書本中開創文化精神的各個先驅流派,究竟有何差異?在這些叛逆的行為背後,他們擁有何種思想和意識?鄭慧華認為,「我們所讀的西方藝術史只是一個基礎的知識,當你看到你自己的社會裡面發生這樣的事情時,你必須質疑、思考並對照這些事件的意義是什麼,才能理解當代藝術與周邊的文化環境,並顯現那些理論的價值和意義」註5。至此,鄭慧華不再停留於膜拜藝術書籍中的典範,她接觸這些組織團員,聆聽他們批判當下文化狀態的聲音,同時也學習關注社會現象與文化議題。

        畢業後,她從事藝術記者的工作,採訪許多當時的藝術家、展覽與機構,透過田野訪問的方式,鄭慧華不但與當代藝術社群建立了連結關係,更因而對當代藝術討論的策展議題有所領會。1998年,日籍南條史生擔任第一屆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他帶入各式亞洲當代藝術的類型,開啟了國人的藝術視野,並將策展機制匯入了台灣的藝術領域。當時藝文界對策展機制仍感到陌生,鄭慧華便在《藝術新聞》上紀錄台灣第一次探討何謂「策展」的國際策展人會議,並採訪當時開始於美術館之外進行策展工作的黃海鳴、石瑞仁、張元茜等策展人,從中架構對策展的想像和理解。


策展作為一種作品

       「看不見的城市」是鄭慧華的首次策展作品。當時,她旅居加拿大,因採訪的關係結識溫哥華亞洲當代藝術中心(Center A)的發起人Hank Bull與現為《YiShu雜誌》的總策劃鄭勝天。在該機構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中,鄭慧華發表對陳界仁作品的研究,因而受到Hank的邀請,為該中心策劃一場關於台灣當代藝術的展覽。該展中,鄭慧華將陳界仁的《十二因緣》與袁廣明《城市失格》的作品並列,企圖以批判性的觀點談論都市化、消費化與科技化,三者對當代人所產生的影響與後果。

        2004年,鄭慧華向台北誠品藝文空間提出企劃,舉辦了名為「穿越—廢墟與文明」的策劃展。她集結七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註 6,意圖以歷史和文明辯證的課題,呈現全球化底下人們集體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轉變的過程。在此二展中,鄭慧華持續地以策展的方式,表達對當下人們生存狀態的關心,日後,不論在共同策劃的「2004年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以及2006年「疆界」等展覽裡,都可聽見她深層批判的聲音。Frank Furedi認為,「知識份子並不擁有相同的哲學和政治觀點。…,但是儘管存在著差異,…知識份子在影響世界這點有志一同,特別是他們都希望成為他們所認為真理的批判性聲音註 7」。無疑地,透過上述鄭慧華的策展歷程,我們不但看見她具備提出嚴肅問題與處理時代議題的能力,同時也見證了一位堅守使命的知識份子所展現的風範。

立方空間與知識生產       

        在策劃過多項重要的展演之後,鄭慧華不再僅以展覽作為反思文化現況的媒介,她回到藝術領域重新進行思考,指出當下藝文生產機制的缺失,並著手打造一個知識生產的空間,期許能夠為促進台灣藝文的發展盡一份心力。鄭慧華認為,「台灣的藝文發展座落在美術館與商業畫廊這兩端裡,而非營利、綜合型或是獨立經營的空間,其發展狀況在整個光譜裡並不均勻註 8」。也因此,在2010年,她與羅悅全共同成立了「立方計劃空間(TheClub Project Space)」,致力為台灣的藝文生態提供一個實驗性質的場地,該空間除了舉辦各種講座與展覽,也尋求與藝術家長期合作的機會,遠程目標是重新為斷裂的歷史文化建立起具切身感的觀點與脈絡。其中,在立方計劃空間的第一檔「親歷幻見」展覽中,檢視了形塑人們價值與認知的各種系統,如何制約和影響當下的人們;在「聲音與時代」的座談裡,則分別邀請了張鐵治、羅悅全、陳柏偉、林強,一同討論聲音和時代的交互關係。

       目前,立方空間正展出「Project 35 短片放映展」,該展是紐約「獨立策展人國際聯盟」(ICI, 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三十五周年的特別展覽計劃,ICI邀請3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策展人,挑選他們認為最具價值的單頻道錄像短片。透過「Project 35 短片放映展」,觀眾不只看到南非暴動、中國的政宣媒體、以及胡志明市的新興青年文化等,各類深具批判性與哲學思考的創作影片之外,並感受到這個跨越國際的策展網路,如何實踐在地與全球之間的連結。

註2: Tim Murray,。台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11。

註4:羅悅全,<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頁127,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

註5:程怡嘉與鄭慧華的訪談整理,2010.12.31。

註6:分別為Sylvia、陳界仁、Stan Douglas、Antonia Hirsch、Pravin Pillay、姚瑞中、袁廣明

註7:Frank Furedi,戴從容、王晶 譯,《知識份子都到哪裡去了?》,頁42。聯經,2006。

註8:程怡嘉與鄭慧華的訪談整理,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