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攝影萬花筒 第2期 風景攝影的寫實史觀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攝影萬花筒 第2期 風景攝影的寫實史觀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20138 人
撰文/許明霖 │發佈時間:2018-03-05 20:21
John Davies, Agecroft Power Station, Salford , 1983, Gelatin silv
Edward Weston, Dunes, Oceano, 1936, Gelatin silver print, No. 12 from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Portf
169

做為「光的書寫」(light writing),此一詞彙顯現出和印象派相似的對光影表現的關注,而書寫一字說明了攝影媒材捕捉畫面的媒材特徵,初初開始的風景攝影依循巴比松、寫實主義、印象派寫實主義繪畫的發展脈絡,同樣在尋找一種對於自然世界的新認知方式。

風景攝影很大一部份依著繪畫風格的內在規格運作其視覺構圖。

英國如畫美學式的風景攝影 ,如19世紀Roger Fenton的《The Terrace and Park at Harewood House》,再現布爾喬亞階級在建造陳設自家莊園時,往往內心帶有對阿卡笛亞牧歌式的精神嚮往。20世紀英國風景攝影帶有文化批判意識,看似是形式上的歡慶,反面來看突顯出內心情感亦或外在世界的荒涼不毛,以John Davies的《Agecroft Power Station》(圖一)最為明顯。

隱含殖民控制觀點與工業變遷過程的美國風景攝影,Edward Weston的《Dunes, Oceario》(圖二),構圖取自美國境內常見砂畫,大片光與影的黑白潑灑狀似Pollock的行動繪畫,Weston的另一作品《Point Lobos》(圖三),特意以拾獲物表現內在超然的情感。

攝影做為工具,其實反映了機具操作者背後的意識形態與社會脈絡,地景透露出社會變遷,相較於油畫製造出自然幻覺,攝影作品的強勢之處即在於它直接出於自然,文本開頭所提及對於自然的認知,攝影顯然有後來居上之勢,然而,人們所認同攝影的真實性,來自於攝影出於環境中,無可避免地折映了其中種種風景。印象派藝評Rubin在《Nature in Plein-air: Claude Monet’s Landscape of Leisure》中,論述在忠實精神(sincerity)上,風景畫愈來愈不追求外在世界忠實,而轉向藝術家的內心,例如莫內描繪妻子Camilie的畫像。風景攝影在印象派畫家走向個人心境中的風景時,趁勢取得對自然的表述權力, 在攫取自然造景的過程中, 無論英國或美國風景攝影,類同於十九世紀初的寫實主義風景畫,遵守如實描繪的信條,為稍蹤即逝的世界,挽住記憶中的風景。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