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形而上畫廊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19號7樓
活動主旨:水珠的痕跡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敦化南路一段219號7樓
活動日期:2016年12月10日~2017年02月26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水珠的痕跡

 

達摩祖師面璧九年得道,而我畫了40幾年的水珠,

雖不能悟到達摩的境界,卻也賺到了一個美術館。

                                                                                                                 .......金昌烈

 

金昌烈生於1929年韓國,被視為單色畫的啟蒙人物,更是繼白南準之後,西方最有影響力的韓國當代藝術大師。處於日本殖民、朝鮮戰爭時代,社會文化與政治歷史的動盪傷痕,促使金昌烈積極加入當代藝術運動,以藝術創作建立自我價值。1960年代,金昌烈毅然遠離自己的家鄉,短暫旅居紐約,1970年代移居巴黎。某個寧靜早晨,陽光斜照在昨夜噴上水的油畫布,水珠閃爍發光耀動眼前,當下的美麗怦然開啟了金昌烈的水珠創作,爾後的40年巴黎光陰,一直做著同樣的事:畫水珠,「水珠畫家」的美譽應運而生。2004年金昌烈受邀於法國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Jeu de Paume)的一場世界巨匠雲集的邀請展展出,並獲頒法國藝術文化勳章中最高等的司令勳章。

 

水珠透明閃耀,瞬時消逝。金昌烈的水珠與他本身所面臨的生命、戰爭、貧困、愛與痛苦息息相關。他反覆畫著水珠,試圖抹去那層層的傷痛,尋求絕對的透明度、絕對的消逝,直至感到一種虛無的心靈狀態,「畫水珠的過程,像是溶解所有雜質,讓水珠回到一種"無"的純淨狀態。當所有憤怒、焦慮和恐懼達到"無"的瞬間,我們便會感到平和與舒適。」純淨的水珠之於金昌烈,是慰藉,是自我療癒,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尋求寧靜、寬恕、反思,而不忘卻。無論是單一或是群體,金昌烈的水珠不均勻的灑落在或光滑或粗糙的帆布上,彷彿要滾下或被吸收卻浮在畫布上,又似被地心引力拉出了表面,光線從側面照射過來,輕輕投影掠過孤立的水珠,剔透晶瑩立體,喚起人們想觸摸的衝動,營造出虛構的極度真實。時光在靈動的水珠折射出豐富層次與清透感,那些看似不存在的瞬間其實都永恆存在;記憶的深淺刻度,取決於捕捉靈光乍現的光影,金昌烈篤定地以細緻描繪水珠作為志業,分寸必究地將它實踐為一種俯拾即為美學的情趣,由此證成藝術之道。水滴的剛強與柔弱,折映出人類心靈深處的晝與夜,也指引著文明演化的繁華與蕭索,在水滴元素的基礎之上疊構而起的蛛絲馬跡中,我們見證了金昌烈創作歷程的變化。相較於以往賦予存在性視覺化元素的「現象」系列,1972年的「水珠」作品經歷了相當大的概念轉換,水珠不再是單獨的存在,而是大小不一的遽增,現實的常量及變數,化為美的負重,顯映了生命之輕、存在之奇。

 

1980年代,移居國外多年的金昌烈,回想起孩童時期認真念書與練習寫字的片段,開始選用<千字文>中蘊含正面意義的文字,或以解體漢字一同構成水珠,發展「再現」系列,回歸到自身的文化特質,最初的生命本源,挑戰時空的虛幻與真實。1990年代,他也在木板上、Le Monde新聞報紙上繪製水珠,積極地探究新媒材與技法。另一方面也創作了數件雕塑作品,使用鐵、青銅或石塊製作基底,以玻璃製作水珠部分,持續地探討與水有關的多元美學價值,並探究極度細緻的造型變化,金昌烈以個人的生命意志與能量、質樸的筆意佈局,繪寫心中景觀,在那動靜收放的內裡,有著閱歷的積澱,於筆韻周折之間敞向世界。無論是70年代的水滴,抑或是80、90年代的再現,成千上萬高度寫實的水滴,構圖在抽象的空間裡,金昌烈藉由轉瞬即逝的時間結構,呈現涅磐的虛無遼闊和綿延流動的生命力。

 

「我的水珠畫作,是在我的人生體驗與造型體驗的相遇下完成的。」每一顆晶透無雜質的水珠,都是洗滌淨化後的最初,空無純粹的再現,最初的水滴也是最終的依歸。金昌烈在巴黎創作40年如一日,2008年回到韓國首爾,「達摩祖師面璧九年得道,而我畫了40幾年的水珠,雖不能悟到達摩的境界,卻也賺到了一個美術館。」2016年9月,金昌烈美術館於濟州島正式開幕。

 

金昌烈的水珠世界,有溫暖的陽光、微涼的輕風、凜冽的空氣;有溫柔的絮語、激勵的文字、諧和的樂音;彷如晨露、雨滴,每一個凝結的瞬間,都是老天爺的眼淚。繼2013年於台中國美館回顧展,金昌烈個展將於台北形而上畫廊磅礡呈現,誠摯邀請您一同前來尋找「水珠的痕跡」,最純粹的感動。

 

「水珠雖然可以是透明閃耀又轉眼消逝的空虛存在,但金昌烈的水珠卻能永遠留下美的感動。」策展人金善姬如是說。

手機導航:
敦化南路一段219號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