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敦煌藝術中心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1號
活動主旨:侘寂花鏡|趙秀煥個展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1號
活動日期:2017年05月6日~2017年05月28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相關網址:www.cavesart.com
活動內容:

侘寂花鏡|趙秀煥個展

Mirrored Transience

Zhao Xiu-Huan Solo Exhibition

 

開幕茶會:2017.05.06(Sat.)15:00

開幕座談會:15:30

與談人:

藝術家──趙秀煥

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

藝評暨獨立策展人──張禮豪

地點:敦煌藝術中心|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1號

 

Vernissage: 3PM / 2017/05/06

Opening Conversation: 3:30PM

Artist, Zhao Xiu-Huan

Senior Consultant of the Gallery Association, Jimmy Lu

Independent Curator and Critic, Chang Li-Hao

Location: Caves Art Center|No.91, Fujin St., Songshan Dist., Taipei

 

節錄「清水芙蓉去雕飾」   文|陸潔民

趙老師堅持專注的寫生是感動我的第一步,寫生是她創作過程的起點。趙老師在外寫生後,回到家會把寫生拿出來一再觀看,看完後便開始在宣紙上勾線過稿,也就是上正稿的程序。不過她的正稿與寫生不同,她寫生時已經在剪裁自然,回來臥遊以後,又在正稿上再次安排。勾完線後把正稿裱在畫板上開始控線平圖,畫花、葉子、樹幹的底色,然後開始分染:見招拆招,趙老師通常手上握有兩支筆,一支水筆,一支彩筆,並靈活的使用這兩隻筆畫出畫面中需要的漸層。然後調整大關係,突出想要表現的主體,安排呼應的副體。畫好之後拿出大排筆將整張畫罩上一層高雅的藍綠色。我當時在旁驚呼:「畫了好久這麼辛苦,怎麼就這樣的塗上了顏色?!」趙老師則看著我笑了一下說:「等它乾再說」。

乾了之後,畫面中剛畫完的明亮火氣全部都被壓下去了,畫面隱隱約約像透著薄紗賞花,像月下觀花的感覺。這個時候老師又再次做賓主呼應的調整,將主題花提亮,從紗裡透出來,這就是收拾:去雕飾的過程。我當時在一旁看趙老師從寫生、上稿、平塗、分染:見招拆招、收拾:去雕飾,到最後完稿,卻不理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深度詮釋,而是日後在慢慢的循序漸進當中才體悟到的。我自己都花了近20年的時間才真正了解趙老師想要表達的畫面,一個讓她眼睛看了舒服的畫面,一堂藝術演講又怎麼能夠讓人們真正看懂她的畫呢?也許藝術的演講可以使觀眾對藝術從迷惑轉為熱忱,但若沒有經歷20年的淘洗如何達到渾然天成?若沒有經歷築基的過程,要如何看懂一個好的藝術家的作品呢?所以我後來發現「收藏是深度的欣賞」就是這個道理。

 

節錄「斑斕過眼尋來路‧侘寂花鏡映半生」    
​文|張禮豪

侘寂(Wabi-sabi)二字,究其根源或為中文侘傺(音岔赤),指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樣子。受到禪宗思想東渡的影響,此一詞彙開始轉化為正面積極的內涵與評價,尤其在茶道文化當中獲得極為相當深刻的體現而日漸普及。簡言之,侘寂不僅是直觀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內在的精神狀態與美學意識,乃至於世界觀的追求;其核心之所在是接受人世間的無常變化,認知到所有事物都是殘缺、不完美的,並從中得到自由自在的全然解放,最終臻至「無一物中無盡藏」的境界,為內心帶來寧靜與質樸。

在此次以「侘寂花鏡」為題的展覽,趙秀煥不改初心,大量擷取了自然之四時變化的花卉形象,來傳達個人面對塵世的內在情感與精神,並且傳達出一種深沉有力的生命能量。雖畫中構圖、佈局多是寫生而來,卻深合謝赫六法之要義,而在她以墨為基調,加上花青、赭石與胭脂,又刻意壓低彩度的筆下,紛紛幻化成一個又一個虛實交織的夢境,為她闢出一條得以暫離人事喧囂的秘徑。拾步其上,觀者除了能夠見識到與傳統工筆花鳥繪畫相異的美感追求,勢必也可以體會到她堅韌、執著的強大內在性格。像是《白荷翠減》一作所寫者,並非荷花全然綻放的盛夏,完全展現出再加上畫面下方孤立的翠鳥猶似立足於無處之中,反而益發渲染出秋日將至的冷落寂寥;而《藍蝴蝶》以花喻蝶,讓人浮想連翩之餘,更隱含了莊周夢蝶寓言中,真實與虛幻無能為人所確切明辨的生命哲學,足堪再三細讀咀嚼。

​年過七旬,趙秀煥說自己已然懂得享受寂寞與孤獨的個中三昧。如今的生活再簡單不過,很少出門、不去應酬。睜開眼就是畫畫,一天十來個小時幾乎不離案頭;要不就是採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將畢生所得毫不藏私地傳授給北京、台灣等地的學生,引領他們走向創作的正確道路。跟隨著她的老師潘絜茲窮盡一生,致力於延續與革新工筆繪畫的腳步,趙秀煥只希望能透過個人微薄的力量,將中國文化的精髓體現在看似鏡花水月的枯榮興衰之中,進而改變更多人的審美觀念乃至開啟不同生命的契機,一如梵谷、一如常玉。

 

節錄「永恆的情懷 談趙秀煥的藝術」 文|嚴仲唐

生命中的躊躇

 梵谷曾說道:「藝術的目的在於安撫被生命擊碎的靈魂。」安逸絕非一位能震撼人心的藝術家所具備的特質,而歷經滄桑、受到種種世事洗禮,生命中的躊躇賦予藝術家細膩的表現能力,趙秀煥的一生,遭遇許多豐富的往事,其中有好有壞,而她就在其中的震動上下中,找到沈穩的重心,寄託所有的壓力與重擔,結合美好如夢的想像力與大自然,描繪出心中理想的失落花園。

 

心靜如山水 趙秀煥的畫境深遠,乍看之下似為花鳥,縱觀卻發現其佈局實為融合山水藝境。剎時,畫中的禽鳥、蝴蝶、蜻蜓、瓢蟲、螳螂、蝸牛都好似人類,而花朵、葡萄、荷葉則猶如高山與那崎嶇小徑。經過多年的寫生、與大自然相處,趙秀煥筆下的主題,早已爐火純青的達到「師造化」的極高境界。在《蔬果》中,螳螂的保護色使瓢蟲顯得突兀,在《攀登》一畫中,她將蝸牛微小的偉大與毅力毫無吹灰之力的真實呈現。從觀察萬物之中看到眾生形成隱喻的迴響。

因藝術而生

栩栩如生的境界不是僅僅與現實相似,而是要與意境契合,與大自然融靈,藝術在趙秀煥最艱辛的時刻相伴隨,某種程度上,在捨去自我的修煉上,藝術拯救了趙秀煥的生命,她因藝術而生,她生活是為了藝術。終止了虛幻與現實的二元論,締造了新的可能與想像。邁入人生第七十載,趙秀煥終日作畫,勾勒出生命的韌性,分染出人生最美、最動人的調子。

 

敦煌藝術中

開放時間週⼆到週⽇ Tue~Sun:11:00~19:00 

Address:10583台北市松⼭區富錦街91號

No.91, Fujin St.,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Tel:886-2-2718-2091|Facebook: 敦煌藝術中心

Web:www.cavesart.com|E-mail:caves91@hotmail.com

 

 

 

手機導航: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