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文化部藝術銀行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活動主旨:【所見為何︱What do you see?】當代藝術展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活動日期:2017年11月30日~2018年01月26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真實」由觀看與言語構築而成,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真實世界中,透過言語,我們詮釋著世界可見或不可見的真實。

觀看是直接接收外來訊息的感官經驗,是了解世界最原初的方式。觀看的方式因各個觀者而獨立存在,所在處境會影響觀看事物的角度,人們藉由不同的生活、教育背景及立場產生相異的觀點,透過觀看的經驗積累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而言語解釋著我們認知的世界,相異於感官所見,建構出知識與法則交雜錯綜的真實世界。我們處於認知的真實與所見的真實中,兩者之間時而緊密、時而疏離,有時更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藝術家藉由創作發掘、創造真實,所見真實與認知真實之間的鴻溝,或許正是藝術作品中所要傳達的內容。本展展出七位台灣藝術家所見的過去、未來及當下,反映生活於媒體即訊息時代與全球化影響下的觀看、概念及想像。由作品中對於不同事物的觀看方式與認知,來討論生活中的真實。

透過對台灣歷史及文化環境現況的觀看,侯怡亭討論在全球文化交雜的當下,身在這個國家的我們對於自我文化認同的陌生感。她的作品以台灣在地傳統或歷史文化影像為背景,結合自身穿戴著刺繡出的西洋畫作圖像,將東西方的文化與當下的我並列於畫面中。相較於歷時性的文化意義,反而突顯了在地文化的斷裂性,表現全球化下文化的移植與交融,討論面對自我文化的陌生感及思考自我認同的問題處境。

杜珮詩運用電腦定格動畫,表現當代生活中對於政治、經濟等種種社會現實面可能帶來的威脅和影響,與因之而產生的幻想,描述生活在全球化與資本主義時代下,忽視自身所在環境的真實。杜珮詩點出不同文化及脈絡的生活混雜,亦運用現成圖像拼貼的方式,混合著多元文化的視覺符號,於作品中展現對影像既定印象的反思,營造著另一個「美好」世界的真實。

陳擎耀的創作模仿探索頻道中的探險家,反串西方媒體的觀看方式,對台灣傳統民俗文化進行探索。作品中他將自己裝扮為節目中的探險者,對獵奇的觀看方式進行直接表述,點出置身當代媒體大眾文化下的人們,如何忽略自己被動接受媒體主導觀看方式的真實。

葉怡利的作品由觀看的記憶重組而成,結合陶製青花及積木現成物表現混合東西方文化的風景雕塑,為記憶中的風景增添了虛構的不真實感。而東方傳統器物圖像碰撞西方流行物件的衝突,亦創造出另一種新物件的存在,其詮釋著多元的當代社會混雜下所產生的異文化混種,不斷重構我們既定認知的真實。

表象所見不一定真實,廖堉安觀察人與人之間細微的相處狀態,將現代都市人日常生活裡緊張又微妙的相處模式,細膩、近似神經質的比喻於作品中。在生活複雜的壓力和焦慮下,他試圖捕捉都市人私密的思緒,那或許是脫離現實的種種行為和想像,藉著不同角色之間的肢體互動,隱喻人際間的拉扯、猜疑、無力等情境,抽絲剝繭的表現出人際關係的真實感。

張騰遠由觀察當下流行文化及環境,衍伸出未來地球的考古場景,透過虛擬角色——鸚鵡人的觀察視角,兼具想像與寫實,幽默的編導出一連串地球未來場景,結合現下的真實進行未來考古,帶有邏輯性的虛擬亦使想像趨近現實。

袁廣鳴的作品討論對視覺慣性的觀看方式,猶如一項對拍攝、被拍設物與觀者的影像實驗。作品跳脫日常習慣的觀看視點,反轉物體、空間與觀者的關係,改變觀者在視覺上的既定認知,使其重新思考影像所產生的空間關係及視覺上的認知模式,形成了新的、可能的觀看真實。

藝術家探究觀看創造視界,我們經由觀看製造意義。觀者透過作品所呈現的不同視野與自我認知進行比對,閱讀自我/他者的文化影響,審視他者/自我的文化獵奇,觀察當代人與人間相互關係,並翻轉習以為常的觀看慣性。觀看,取決於我們身在何處,以產生不同視野,期望於本展中,觀者能轉換不同的所在,跳脫視覺麻痺的既視之地,思考當代生活的各種真實。

參展藝術家:杜佩詩、侯怡亭、袁廣鳴、張騰遠、陳擎耀、葉怡利、廖堉安

策展人:陳妍卉

 

時間:2017.11.30-2018.01.26

地點: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灣書院)

指導單位:外交部、文化部

主辦單位: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灣書院)、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

手機導航: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