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活動主旨:Into the arms of stillness - 擁恆的彼端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活動日期:2021年04月27日~2021年07月17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 在戰後臺灣的建築建造的研究觀點及發展議題上,以「鋼筋混凝土」為建築構造及結構系統,所形成之建築實體,是當下臺灣建築發展歷程研究中一個即成事實般的重要研究課題。對社會大眾而言,建築與鋼筋混凝土在觀念上所呈現的混淆狀態,這種態度使得臺灣戰後建築發展歷程研究上,除了在工程面向上,基於現實因素,深化研究鋼筋混凝土種種防災、耐震、施工等相關工程及安全規範上的實質提昇之外,無法清楚揭露建築師在專業創作上對大量使用選擇鋼筋混凝土為建築主要構材的態度,普遍呈現中性或無意識狀態,也就是說,建築師面對工程面向上鋼筋混凝土的構造實體,相對少了建築師在建築設計面向上,有意識的追尋及探索工程與設計合一且與時俱進的「建築」。

 

從歷史發展的過程而言,法國建築師柯必意(Le Corbusier)於1914年發表的以「Mason Dom-Ino」為名的鋼筋混凝土預鑄住宅單元/框架原型構想,對於以建築回應一次戰後,解決當時社會對住宅大量需求,柯比意的構想在建築設計的社會價值上,在探討了工程面上大量生產(預鑄) 的可能性的同時,對於以新工程構想引領突破建築設計的態度,確定了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結構系統上,較之過去具有平面、立面等建築空間設計上更大的自由度及新型式美感,以此做為1927柯必意發表「新建築五要素」 (Five Points of Architecture ) 宣言基礎,「Mason Dom-Ino」扮演了現代建築史上塑造及延續「建築設計價值」重要的里程碑。

 

儘管在臺灣面對「建築設計價值」所應呈現的社會共識仍有待提昇,但亦並非毫無鼓舞人心的前例,臺中東海大學校園內,由貝聿銘設計,張肇康、陳其寬共同參與完成的「魯斯教堂」(1963) 及陳其寬設計的「藝術中心」(1963),等二件案例,「魯斯教堂」在結構/構造、空間及型式三位一體合一的建築表現,及「藝術中心」在結構/構造,表達「現代中國」的空間文化性,皆是引領延伸戰後臺灣現代建築發展具鋼筋混凝土構造為主體的「建築設計價值」代表作品。

 

延續「建築設計價值」並非單一個人建築師所能及,上述的例子已經說得很清楚,且關鍵在於「有意識」的團隊合作共識才會形成有意義的建築設計價值,而非身份地位,這也是本展的策展背景與主題。林友寒建築師與清水工坊合作完成的建築作品是一個值得討論的例子,做為展覽的形式呈現,不僅呈現林友寒在臺、德兩地平行時空條件上建築設計意識上的差異,也對比表現出林友寒在臺灣的建築設計意識的探索,有意識的逆轉及專注於鋼筋混凝土板牆構造在建築設計空間的主體性表達,也同時激活了建築本身及所在地點的生活文化轉化及探討,分別以「居住的地理型態」、「公共的時間性」、「儀式的地域實踐」三個分類主題,展出自2003開業以來迄今,林友寒在臺、德兩地主持負責完成或目前正進行中的20件建築設計作品。

 

最後,我認為「建築設計價值」的追求是一個建築設計領域的「Open Problem」(開放問題,意指尚無解決方案的已知問題) 。從策展的角度來看,建築的核心問題是「人與空間」的問題,看似容易理解的問題,卻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更何況價值的形成及延伸。確切的說,本展是有意識的選擇20件建築設計作品,來檢視常態下的中性或無意識狀態,並冀透過觀展而保有對現有價值觀的討論、質疑及自省的觀點。     

 

———  策展人/吳光庭 2020.08.27  ———  

 

 

 

《Into the arms of stillness - 擁恆的彼端》

 

為旅德建築師林友寒建築特展。在台灣發跡,國際發光的林友寒建築師,於2003年與MARTIN BEHET、ROLAND BONDZIO 在德國開業「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事務所。曾任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代表建築師,代表作品有德國萊比錫大學奧古斯廣場城區部與德國西北紡織商會大樓,作品遍佈世界各地。

 

此次展出林友寒建築師20件建築設計作品,內容主要由三大類別去延伸探討,分別為「公共的時間性 - Informality and multiplicity」、「儀式的地域實踐 - on Walls of Reflection and Contemplation」和「居屋的地理型態- on platforms and plateaus - prospect and refuge (roofwork and earthwork)」。除了三大展區,當中也難得展出建築師林友寒在美國攻讀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求學時期的設計作品及創作手稿。在台灣持續參與幾所學校建築系畢業設計的林友寒同時也為老師身份,本次也展出了自2017年起在東海建築帶的學生們的畢業設計作品。

 

特邀長期投入建築設計及建築史論教學,並研究1945後臺灣當代建築及都市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 吳光庭教授擔任展覽策展人。並聯手於都市公園規劃與景觀設計的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 吳書原景觀設計師,為展覽打造新型態原生植物觀展空間,穿梭在繁雜都市中的寂靜擁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nto the arms of stillness - 擁恆的彼端 ▥

 

          期 |2021/04/ 27 (二) — 2021/07/17 (六)

展 覽 地 點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營 業 時 間 |週二至週六10:00 -18:00 (週日、週一及例假日休館)

 

開幕座談會|2021/4/25  下午3:00~4:30  

                      FB 粉絲專頁 線上直播

座談會主題 |混凝土及台灣現代建築發展

      |林友寒 Yu Han Michael Lin 

                      吳光庭 Kwang-Tyng Wu 

                      龔書章 Shu-Chang Kung 

                      王俊雄 Chun-Hsiung Wang

                      曾瑋 Wei Tseng

 

主 辦 單 位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清水建築工坊

協 辦 單 位 |太研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十彥建築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媒 體 協 力 |欣建築  實構築

指 定 住 宿 |順天環匯酒店

手機導航: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