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國立台灣美術館
活動主旨:大地的膜拜-林太平2009攝影個展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09年06月6日~2009年07月19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大地的膜拜-林太平2009攝影個展
2009.06.06 ~ 2009.07.19
地點:D1-D3展覽室
圖片欣賞  
展覽時間:09:00 ~ 17:00

  林太平先生此次展覽的作品,多以生長在地面上一些不起眼小植物的花草或果實為對象,並以微觀〈micro〉的手法拍攝而成,作者常常趴跪在地面上,採取貼近對象與屏息靜氣的方式,全神貫注攝取所需要的景物作為創作題材。創作者的身體經驗,往往是在拍攝完成後爬起身,兩腳酸痛或膝蓋被小石頭扎的痛苦不堪的樣子…,像極了西藏、印度那些虔誠的教徒,五體投地的膜拜,或是其他一些宗教徒,為了表現內心虔誠而起的膜拜動作,當時直覺建議以「大地的膜拜」為展覽命名,雖然作品中主角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植物,但它卻是從大地生長出來,林太平先生以最虔誠的態度膜拜,並且展現了創作上「人生何處不風景」的面貌。

  題材上,觀眾可能不易看出展出主題是植物,反而好像是一幅幅充滿艷麗色彩和豐富質感的抽象畫,這令人想起創作上「寫實」的問題,攝影本應該是紀錄真實的最佳方法,可是為什麼又呈現如此不寫實的畫面?除了可能是距離和角度主要的關係之外,每個人都有一對眼睛,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看」,還端看用眼睛的人是否能將視神經和腦神經連接,會「看」還要會「想」,有人觀看一粒砂而悟一宇宙,有人看了整個世界,心中卻無法容下一粒砂,林太平的作品正告訴我們看世界的另一種方法。

  攝影是視覺藝術不容易表現的媒材,因為目前相機的操作太容易了,即便是個未受過教育的小孩子都能使用,快速又方便,攝影作品表現的相似性往往容易比較高;再者,數位相機的發明,拍照已成為瞬間快門決定一切的試驗,千百張擇一並不成問題,甚至利用後製階段的加工,大恐龍都可以變成小綿羊…,不過林太平還是堅持古法煉製、以純手工的方法,以他少有人可比的謙誠態度-對傳統相機的尊敬和熟練的沖印技巧-從事創作,最重要的是,他還擁有一顆古怪的腦袋和與眾不同的思維,作為他觀看世界的基礎。

  本次展覽展出51件作品,係從2008年11月初到2009年2月止所拍攝,展期自6月6日至7月19日止於國立台灣美術館D1-D3展覽室展出,每件作品皆由作者以五十年沖放工作經驗親自完成。看過林太平很多次的展覽,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動,每回展覽主題的切入,往往都有新的主張,這種不重複內容的個人風格、求新求變的精神,值得我們為他喝采加油!(文/許自貴教授,台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