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
活動主旨:專訪理事長 林嘉珍 [投資情報週刊]第45期~~ 內容........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11年04月23日~2011年04月23日
主題類別:專題報導
推薦活動:
相關網址:
活動內容:

理事長 林嘉珍[右]和祕書長 張雯娟[左]合影

[投資情報週刊]第45期

亞洲藝術市場紅火 再起高峰
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 理事長 林嘉珍專訪

國際藝術品評估機構Artprice於3月22日指出,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遠超美國、英國、法國,躍居世界第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法國Artprice公司總裁Thierry Ehrmann對於中國藝術市場的快速增長震驚表示,四年前中國在藝拍市場上的排名還名列法國之後,四年後中國經濟的迅速成長,已促使中國富裕階層開始對藝術品產生旺盛需求。

不論是在北京、上海、或是香港,中國藝拍市場的熱絡,使得愈來愈多的投資者與收藏家紛紛看好亞洲藝術市場的投資潛力。現任中華民國油畫創作協會理事長的林嘉珍亦對亞洲藝術市場抱持樂觀的看法。林嘉珍(以下簡稱林)從事美術創作至今逾10年,作品曾數度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及多位收藏家典藏,對於台灣的藝術教育及藝術市場有深刻的體認,從她的經驗分享,將帶領我們對藝術投資產業有更清晰的認識。


問:您認為目前台灣企業界對於收藏藝術品的風氣如何?
林:這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分析,有一種企業家主要是在做藝術文化的價值投資,另一種則是把藝術品商品化。前者通常有強大的主業支撐,投入大量金錢,可能只出不進,相對收藏的藝術品只進不出,因為這類收藏家就是要收藏藝術品的永恆價值,可是這樣的收藏家,相對資金要很雄厚,才有辦法將收藏藝術品當成興趣。而藝術品商品化,則是只要獲利達到要求,收藏家就會將藝術品賣掉,或者是有資金需求的危機狀況時便脫手賣出。因此以台灣的企業界來說,我認為應該是把藝術品作為商品化的較多,台灣在藝術收藏的風氣真的是還有待加強。

問:亞洲藝術市場近幾年躍起,您如何看待油畫市場的競爭性與未來性?
林:從2004年開始,亞洲的油畫市場就被炒作過頭了,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及一些天災人禍的發生,才讓一些收藏家趨於保守,雖然油畫買賣就跟股價一樣有起有落,但變化不會是快速的殺進殺出或短線操作,油畫市場有一定的機制速度。我個人覺得,亞洲在油畫市場上的能量,還是會再擴大;油畫市場的投資領域,中國當代其實相當積極認真,不可否認他們的國際視野已不可同日而語,相對地台灣也應該進一步去深思如何放眼國際。的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藝術品交易風氣在這一兩年非常活絡,我相信全球的投資者與收藏家,必然也是相當關注及看好整個亞洲藝術市場的前景。


問:油畫一直是藝術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投資標的物,油畫有什麼獨特性?
林:油畫藝術能一直衍生至今,在國際市場上屹立不搖,我認為是因為它有豐富的創作形式、色彩與變化,像是渲染、潑濺、流動感等等,它可以做得很精細,也可以表現出豐富的層次感,甚至達到任何媒材所能做到的效果。油畫
的基底不僅可厚、可薄,還相當抗潮、耐久,這是它非常迷人的地方,歐美國家都號稱保存百年以上,這些特色是其他畫材所不能比擬的。

另外油畫的表現技巧與其他繪畫媒材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學院派來說,油畫可以分成「直接畫法」與「間接畫法」,所謂直接畫法就是不打稿,直接畫在基底盤上,它強調「眼手合一」,也就是「看」與「表現」之間的對應關係,通常來說,寫生多半都是用直接畫法,另外印象畫派及後印象派的畫家,也多是利用此種技法來作畫。間接畫法也就是多層次的畫法,畫家先打稿,再慢慢的一層一層去構思與描繪,但通常畫家,可能會花較長的時間慢慢琢磨這張作品。與直接畫法相較,間接畫法因為經過層層堆疊,所以呈現出來的感覺會比較厚實、比較有亮感,這是以前古典技法(間接畫法)的一些特色。 

問:對台灣的年輕藝術家來說,您覺得透過畫廊銷售的合作模式,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好的方式嗎?
答: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新生代藝術家與市場磨合的一種漸進模式,以前傳統藝廊的運作,其實讓很多藝術家吃過很多虧,雖然也是有一些藝廊跟藝術家配合得不錯,但是我覺得,真正獲利的藝術家畢竟不在多數。像藝術這種創意經濟,一定要有文化作為根基,只是在創作的本身,還須考慮到時代價值性夠不夠,題材一定要鮮明,市場才會聚焦。但不可諱言,藝術家本身在某種程度上是需要自我行銷與被包裝的。台灣年輕的藝術家已不能再把視野單純擺在傳統藝廊的合作上了。走出去看那些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可以積極拓展藝術創作的能見度,台灣年輕的藝術家是需要更多舞台,他們熱情又執著的藝術理念正被市場機制考驗中。

問:您認為台灣藝術家如何增進國際視野?
答:當然是多做國際間的交流。我建議藝術家們,要將自己的展覽延伸到國外,多參觀國外的美術館,這是最基本的,雖然這樣講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真的能做到的藝術家其實並不多。所以從你自己本身開始,讓多元的視野逐步打開,到國外取經,與國外的藝術家、設計師、文創產業者多互動,無論是展覽的交流或是私下的交情,各種面向都要去嘗試。以我們協會來說,我們每年都會組團參加法國最知名的百年沙龍展,包括官方的、春季、秋季等不同季節的展覽,我們都會盡量邀請台灣的藝術家一同參與這樣的活動,這對增進國際視野與了解藝術市場都有很大的實質幫助。
問:對於培植台灣的年輕藝術家來說,您認為政府或產業界可以如何從中協助?
答:政府能為藝術家做哪些事情,其實目前來說,真的很有限。一個有藝術天分與濃厚興趣的小孩,必須努力學畫、練畫,從小開始訓練技巧,培養藝術細胞,同時兼顧音樂、體育等各方面的多方發展,到了升學時期,如何使這些孩子沒有後顧之憂的繼續發揮天分與創意,而不要將時間與精神花費在考試或課業成績的競爭上,我覺得是政府可以去深思熟慮的問題。或許我們政府有在做一些相關的勉勵與計畫,但我總覺得還是不夠精準。就產業面來說,不諱言還是要多靠贊助,你看為什麼莫內的《印象日出》這次來不了台灣,就是因為找不到贊助商,台灣的企業家,也許有一些很願意贊助文化藝術這一塊,但我覺得他們可以再多做一些功課,也許是結合一些很有想法的藝術創作者或文化創意產業,除了可以對台灣的年輕藝術家有正向的幫助,在藝文風氣的推廣上也同時會有所助益。

問:您認為對於沒有藝術投資經驗的人來說,應該如何入門?
答:一定要做功課,不要盲目的追求一些已經被炒作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價格已經上揚太多了。所謂做功課,就是要多方了解、多看拍賣、多逛藝術展覽,另外有好的藝術經理人推薦也是不錯的選擇,他們通常會對畫作的表現形式、藝術性或者是作品的創作內涵進行分析,想入門的人可以多多蒐集這方面的資訊。台灣在藝術買賣市場上,其實還算相當穩定,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

若以當代藝術跟所謂新生代畫家來說的話,可能要多去評估,因為還有人為的變動因素,以及他們未來的際遇、有沒有可能再繼續創作、夠不夠執著……等等,所有投資都要建立在你的興趣之下才能長久,這點很重要,基本入門,就是要先對藝術有興趣。

問:您對台灣的油畫發展與藝術投資市場有何期許?
答:台灣藝術界由前輩藝術家打下的江山,我覺得其實很不錯了,但是,我們這一代所開創的利基又在哪裡呢?亞洲正在崛起一股藝術浪潮,台灣如果沒有辦法跟進(藝術市場),且在文化創意、藝術欣賞及教育的落實發展上未能走出國際,我們只會錯失更多機會和時間。因此不只是政府,各界其實都可以多投注台灣的文化藝術產業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