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聲音蒙太奇的辯証觀點:聲土不二的演義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聲音蒙太奇的辯証觀點:聲土不二的演義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397 人
撰文/蔡惠婷 │發佈時間:2012-10-31 13:31
現場聲音裝置。攝影:蔡惠婷

▲現場聲音裝置。攝影:蔡惠婷

 以聲音敘事―記憶文化軌跡

TheCube立方計畫空間所展出〈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劃〉一展,不僅是聲音音樂的實驗藝術,像是繼承達達運動以來實驗聲音的現場儀式性的表演事件,乃至科技藝術的電子化媒材革命後的聲音實驗。田野紀錄聲響和模擬的電子音樂不同,高傳真的科技媒材厭倦擬真的不自然聲響,重新找回屬於本土與文化的高度傳真聲響,繼承純粹藝術史中視覺藝術的路線,是媒材特殊性的新革命。

嘉義在地聲音計畫是一場嗅覺與氣味的聲響時間、記憶與歷史旅程,走入展場映入眼簾是如同民間工程材料行木板四面排放,透著木材香之外的是地上榻榻米的特殊藺草香氣。

民族音樂學與聲音藝術

 此次澎葉生(Yannick Dauby)、蔡宛璇、與許雁婷所展出的文化拼貼聲像,不純粹是創作,也是原在地聲音計畫〈嘉義聲音採集和資料庫建置計畫〉的紀錄之再現,並有延續以及連結民族音樂學田野錄音的想像空間。例如作品中田野錄音方式所紀錄的鄒族戰祭、口述歷史生命史的聲音紀錄、採茶婦女的閒聊、北管藝師口述個人參與民間藝術的生命小史。

「現場聆聽的經驗引人肯定藝術的力量」。以民族誌材料與田野記錄為例,這些田野記錄的database就像是紀錄片的膠捲,如果未加以剪接成作品,就只能成為無法展示言說而儲存的標本。這些文化歷史記憶要如何作為與生活景觀中的聆聽經驗?民族音樂學以音樂領域民歌採集的角度進行人文關懷之論述,但往往囿限在菁英文化。創作團隊成員之一的許雁婷過去曾經任職大大樹音樂圖像,或許更明白流行音樂文化工業將掌握在少數人的民歌採集材料,轉以更易達與普羅的藝術形式傳播的積極意義。

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現場錄音中,圖中正進行最後的焚燒大士爺儀式。2009,攝影:許雁婷

▲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現場錄音中,圖中正進行最後的焚燒大士爺儀式。2009,攝影:許雁婷

 聲音藝術:媒材與文化的新藝術類型

不在場的聲音與現場演出的聲音藝術是不同的。不在場的聲音是介入拼貼的想像空間,透過來自他處的田野錄音,經由聲音蒙太奇所製造的新奇聲響情境,和實況錄音的感官經驗相當不同。當視覺錯置可以拼貼出敘事的故事性,聽覺的蒙太奇錯置更是將聲音當成膠捲的聲音電影。

Clement Greenberg討論繪畫的媒材特殊性時,即提出不同時代都有當代優勢媒材支配藝術形式的現象,Frederic Jameson討論錄像藝術時,也持電影為優勢媒材支配藝術表現形式的論調。以聲音與影像交織的過度類型為媒材,是預言了藝術的進程,以聲音作為新媒介的可能。

紀錄文化聲音的例子在電影與紀錄片的音像器材高度發展後,在電影與聲音之間找到一種中間過度類型。最硬蕊的本土聲音記錄片便是電視還未發明前的廣播劇,在low-tech的工業時代轉進科技時代的藝術相對有了不一樣的敘事情境。但是並非高傳真技術才能製造藝術,真正原創的發明都在low-tech的環境下誕生,例如:舊達達主義者Raul Haulsmann的聲音詩與新達達主義者白南準的電視與大提琴的實驗,都是以聯覺的概念進行科技的實驗。視覺與聲音之間的轉換是視覺藝術與聲音藝術可以被討論的主題。

在蔡宛璇過去的作品中使用影像的手法,是將夜間風景中詩意畫面拼貼成影像流,如今作品中這影像媒材的詩語言聯覺到聲音,空間與錄像藝術傾向將空間場域重新佈置成如同電影院的黑暗空間,在此空間中缺乏敘事引發刺點的小物件,畫面因為詩的曖昧不明特質而將聲音放大,視覺不再是主角,主要的敘事是依賴著聲音蒙太奇而鋪陳,不同於過去蔡宛璇在詩意漫遊中的夜間漫遊敘事,此回作品聲音鋪陳的是土地自己本來的歷史故事。

嘉義新港舞鳳軒負責人/北管藝師徐東海,2009,攝影:許雁婷

▲嘉義新港舞鳳軒負責人/北管藝師徐東海,2009,攝影:許雁婷

 聲音創作者與具象音樂的背景

澎葉生稱其作品沿襲具象音樂此一現代樂派傳統。從錄像藝術往跨領域的約翰凱吉來理解,具象音樂如藝術史中反藝術的達達,將原有重視旋律的傳統解掉,提出一切聲音集合即音樂的觀念,也是現代主義觀念的音樂定義。

聲音記錄之實驗類型透過特殊錄音工程媒介,將大自然感官在展覽空間裡展現歷程,除了藝術聽覺與嗅覺的直接連結,用聲音作蒙太奇效果是無以名之的五感敘事。心經名句照見五蘊皆空所稱五種感官色聲香味觸法與六識之聯結,感官世界如明鏡,是心運作而有各種想法,是內在大千世界的反應。藝術作品如果是符號圈之運作,不二不只指的是唯一道路,新解指涉為第三出路與「相對論與超越的辯證法」之觀點。

我們在大自然田野浮世繪中發現,在採集過程的創作力就像是跟外在宇宙能量充電。田野的魅力讓人驚奇著文化土壤竟然這麼豐富,聲音不只是聲音,透過剪輯與影像融接居然具有語法與故事性,甚至改變了原來的波長,民歌也不再只是音樂而已。於是乎,我們又回到藝術歷史式的土地辯証法,生生不息。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