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舌尖上的人俎─淺談藝術中的食人文化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2938 人
撰文/David K. W. Wu │發佈時間:2014-10-19 13:57
《農神吞噬其子》,哥雅,1819-1823。圖片來源:Wikipedia「糖果屋」中的巫婆為求長生而誘拐烹食孩童。圖片來源:Wikipedia

法國人類學家Marcel Mauss在調查了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美洲西北部,以及其他太平洋群島等原始部落之後,就「跨富宴」(Potlatch)─不只是經濟交換上的全面系統,也有社會文化上的象徵意義─提出《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The Gif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一文,來解釋前現代的社會交往形式。不過,在人類社會除了交往之外,剝削(exploitation)的社會現象也是亙古流傳,本文從同樣的古老社會儀式─「食人」(Cannibalism)─來淺談這個在人類文明中逐漸被排除的可怕文化。

 雖然「食人」在現代社會中被視為病態的行為,但是在前現代的古老社會,它是被文化認可的儀式行為:「食人」儀式最早出現在人類學研究上,應該是17世紀所記載的,小安的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上的加勒比族(Caníbales)祭祀,也是「食人」(Cannibalism)的詞源由來。據載,從斐濟、亞馬遜盆地、剛果到紐西蘭毛利族的文化都曾有「食人」的儀式。不單是部落文明,在遠古文明的神話中也一直有「食人」的故事。在古希臘神話中,巨人克羅諾斯(Kronos)相信其子嗣將會推翻他的預言,故吞食了他的親生子女,但最後還是被倖存的么兒─宙斯(Zeus)─所推翻。

 從人類學的角度,「食人」儀式除了是解決糧食匱乏的手段,也常是慶祝擊潰敵對部族的儀式─烹食敗戰的敵人─以及占取其肉體及精神來延續自身壽命及勞動力的象徵意義。我們從系譜的角度,來分析前現代的食人文化:雖然它在現代社會已被排除為心理病態的行為,但是在科學化的理性過程中,我們已經用剝削他人的勞動力來延續己身的生命效力,來取代直接剝削其肉體的行為。

《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的復仇故事曾在2007年翻拍成電影。圖片來源:IMDB

▲《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的復仇故事曾在2007年翻拍成電影。圖片來源:IMDB

 食人」文化在戲劇作品也常帶有復仇的意義。例如,以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都市傳說為背景之音樂劇《瘋狂理髮師: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敘述被司法迫害而流放到澳洲的英國理髮師,在多年之後回到倫敦,開始將倫敦最罪惡的特權階級化成普羅百姓的佳餚饗宴。

 Sir Anthony Hopkins演的Hannibal Lector醫生一直是「食人」在流行文化中的代表。圖片來源:IMDB

▲ Sir Anthony Hopkins演的Hannibal Lector醫生一直是「食人」在流行文化中的代表。圖片來源:IMDB

 如果能將「食人」文化推展到極致的惡,那應該就是美國小說家Thomas Harris筆下的Hannibal Lector醫生,將雅致的藝術品味及原始的食人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惡之華,令讀者不得不拜服在這充滿魅力,卻又令人不寒而慄的屠夫醫生。Hannibal Lector醫生的系列小說包括《紅龍》、《沉默的羔羊》、《人魔》、《人魔崛起》等,其中翻拍的電影則由Sir Anthony Hopkins主演的版本為家喻戶曉的,在巴哈的Aria Goldberg Variation旋律中展開食人的血色之旅。

Hannibal Lector醫生的食人故事最近被翻拍成電視影集;因為其對於「食物」的烹調精製程度,在網路上還有「型男大主廚」的別稱。圖片來源:IMDB

從系譜學的角度來分析,「食人」文化從現代社會的病態行為,可以回溯到前現代社會的儀式,而在人類現代性的過程中逐漸被排除且壓抑,將這種涉及本能性的野獸行為來解釋成道德判斷上的惡,也只有在社會現實的秩序幾近崩解時,才可能會出現為普遍的行為。

 從系譜學的角度來分析,「食人」文化從現代社會的病態行為,可以回溯到前現代社會的儀式,而在人類現代性的過程中逐漸被排除且壓抑,將這種涉及本能性的野獸行為來解釋成道德判斷上的惡,也只有在社會現實的秩序幾近崩解時,才可能會出現為普遍的行為。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