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尋: 會員登入|新使用者?立即加入聯絡管理員
目前位置:全球首頁 > 專題報導 > 微觀記事
我要訂閱藝訊 訂閱藝訊
微觀記事 
推薦轉寄 | 瀏覽人數:36108 人
撰文/宋艾凌 │發佈時間:2013-04-08 13:57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許多人小時候都玩過模型玩具,或者利用紙盒等廢棄物做過勞作,動手製造模型,一艘船、一個庭院、一棟房,然後將小人擺在縮小的場景中,那是一種奇妙的經驗:原來不是他們那麼小,而是我變這麼大,像個巨人一樣。模型玩具有著和真實世界類似的模樣,但它的材質通常與真實世界中的不一樣,好比小樹並沒有樹皮,迷你房子也不含鋼筋水泥。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電影「顛倒世界」中得以用上下顛倒的方 式銜接兩個狀況相反的世界,我們在觀看模型的時候,也經常以現實中的自我經驗來對照這個人造世界,玩玩具的同時,我們置身事外,得以用較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和記憶。動手參與等比例縮小的世界時,多以俯視的角度觀看,好像跳傘員在降落的途中,看到自己的家園,那個一直以來生活的地方。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藝術家:張立人-模型社區

藝術家生產作品的過程不也跟玩玩具有幾分雷同?藝術家自己製作模型,像個造物者決定所有物件的長相和位置。以下介紹的作品,都是以「模型」的樣貌出現,他們材質各異,超越一般我們所認知的模型,不同的「玩法」也延伸出不同的意義。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張立人的作品「模型社區」,藝術家按照自己的想像製作了一個112的小人國,裡頭安置了許多自己製作的小人偶、家具、汽車等,並以四個角度客觀拍攝社區裡頭的動靜,像是社區內的監視器,另外設了一個鏡頭,以狙擊手的視角,與模型社區維持著一段距離,拍攝槍手掃射的過程。在這個錄像作品中,藝術家模擬了一場恐怖攻擊,觀者可以同時見到五個不同拍攝角度的畫面,槍手射擊房子的時候,監視畫面亦同步顯示室內遭受攻擊的狀況,整個過程跟裝置像是手工藝版的電腦3D射擊遊戲,但又與科技化的視覺感受大相逕庭。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大部份的模型只要好好維護,都可以長期保存,但林欣琦的模型卻不能放那麼久, 「 不到園林,怎之春如許」這系列的作品中,藝術家用食物作為創作的材料,在魯過的五花肉上挖洞,放入自己做的坐姿小人模型,看起來就像敦煌石窟,稱之為「東坡寺」,把花花草草放入果凍裡,讓小人模型躺在果凍上,稱之為「燉奶溫泉池」,用各種菇類插成一座小丘,搭配大頭針、小人物件,稱之為「歡樂菇菇園」,由於這些食物模型並不持久,因此都以攝影紀錄作呈現,其風格充滿手作感,恰巧反應了一沙一世界的概念,好似辦桌上的創意擺盤,並帶點kuso的惡趣味。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

當有機生命進駐模型世界中,模型似乎就被賦予了別的功能,好比放了一隻鳥進去,模型小屋就變成小鳥的住所,把模型放在水族缸裡,魚游進游出,模型變成魚兒棲息的家,但若是換成死去的軀體,模型還算是居所嗎?藝術家吳思嶔大部份的作品裡都出現了模型,作品「墓園」中,他發現每天生活中都會看到許多昆蟲的屍體,因此試著幫這些死去的蟲子製作仿真的墳墓,昆蟲墳墓的正面跟人類的墳墓長得一模一樣,但翻過來背面,每個迷你墳墓都用透明樹脂鑲了一隻蟲子屍體。另一件作品「頭戲院」,是一座迷你電影院,它的大小只夠容納一顆頭,觀眾可以把頭伸進去,觀看裡面迷你螢幕上播放的「怪獸片」,而怪獸片裡的怪獸卻是一隻蜥蜴,牠正與迷你版的臺北101模型互動。這些不成比例的仿真物件顛覆了我們過去對於空間和現實的視覺經驗,裡頭出現的生物也以奇異的方式點出了各種生命與人類文明空間的關係。

藝術家:林欣琦-東坡寺

▲藝術家:林欣琦-東坡寺

除了藝術家自己打造想像中的世界,「幫別人做出他的想像」讓塑造模型的過程有了更多可能, 藝術家何明桂與澳門建築師蘇約翰合作的作品「Mnemonic Translation」當中, 雙方各自用文字敘述記憶中的空間或景象,針對對方文章中的內容細節,創作出平面或者立體的作品,其中何明桂閱讀了蘇約翰的文字--關於「橋」的描述,文字內容如下「從定義上說,橋就是一個連接兩個地方的通道。如果你有機會建造一座橋,你會怎麼建呢?」 ,於是她建造了兩個風景模型,反應了自己藉由「橋」發想的景象,兩件模型被椅子和木架高高撐起,裡頭都沒有真正的出現我們一般常見的「橋」,其中一件則是利用了鏡像的原理延伸了模型裡孤寂的公路。另一段敘述則是「我曾將租用的兩戶公寓打通,兩戶格局是相應對稱。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從位於35樓高的陽臺外飄進雲霧,像天堂一樣。」,藝術家消化對方給的文字內容,用自己的理解轉化成另一種視覺印象,做了一個公寓模型,使用鏡子表現公寓打通之後延伸出去的模樣,加上乾冰的煙霧效果,拍成錄像作品。

藝術家:林欣琦-燉奶溫泉池

▲藝術家:林欣琦-燉奶溫泉池

「模擬」是藝術作品常見的手法,藝術家模擬已存在的事物甚至看不到的概念,這樣原始、直率的作風在孩童的作品裡經常出現,同時也是學習美術的人一開始的入門之路,純粹且質樸地描摹太陽、媽媽、天空或樹等,此種創作方式往往需要一段穩定持久的工作狀態,不可避免的必須反覆塗抹、推敲、打磨,直到模擬得像自己認定的東西為止,製作模型亦如此,以上提到的作品雖不走精確、寫實的路線,但作品都留著手作般的痕跡,那些緩慢、細膩的製作流程,也讓人驚歎藝術家的耐心。

藝術家:吳思嶔-墓園

▲藝術家:吳思嶔-墓園

即便製作模型的行為反應了藝術家淘氣的那一面,這些模型終究不是孩童堆的沙堡,只要稍微想像一下這些模型成真的樣子(或者自己縮小跑到模型裡面),這些小人國便顯得異常殘酷詭譎,張立人的社區正有個殺人魔瘋狂掃射,顯然過程還被殺手錄下來,豈不就是一則國際新聞?  林欣琦的園林好似生物突變後的未來世界,人類卻仍在這些等著腐敗的觀光地閒散的進行旅遊 ; 吳思嶔的作品中,墳墓裡的昆蟲和101上的蜥蜴都大得嚇人,電影中的魔斯拉跟哥基拉就在我們身邊 ; 何明桂的模型相較之下較為貼近現實,卻像截取自夢裡的場景,奇異而安靜。

 

不同於一般模型玩具是為了市場需要而存在,藝術家的微觀世界提供了觀者難得的機會和角度去審視自己的生存環境,我們觀看模型裡的小人好像他們才是「楚門的世界」,然而一體兩面,討喜的仿真模型除了好可愛之外,當中隱含的故事性則赤裸的揭示了文明世界的晦暗,有時詩意、有時犀利,寓言般的勾勒出人類生活的另類常態。

 

上一則下一則
 
全球華人藝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 關於本網聯絡我們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展售區 | 商店街 | 藝術家專屬網站 | 藝文消息 | 藝文產業 | 拍賣網 | 專題報導 | 藝術家行情表 | 藝評人專區 | 策展人專區 | 國際藝文比賽 | 電子雜誌 | 全國藝術團體 | 藝術電子書 | 藝術創作影片 | 影音網 | 網路藝廊 | 全球藝術網 簡介 | 公共藝術 | 工藝 | 藝術授權 | 藝週刊 | 藝術品買賣區 | 網路書店 | 全球藝訊 APP | 著作權使用費率 |
電話:+886 4-23753250 傳真:+886 4-23756812 館址:403 台中市西區五廊街123巷1號  E-mail:Art@artlib.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