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國立台灣美術館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活動主旨:國美館:2013數位藝術創作案「張騰遠:無人飛行器—末日後的泰德美術館」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活動日期:2013年07月20日~2013年09月22日
主題類別:展覽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展覽日期: 2013/07/20~2013/09/22

展覽地點: 竹林內廳

創作自述 / 張騰遠

地球末日的數千年後,那時的地球上還有著甚麼?

觀看電視「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關於龐貝城考古的節目時,好奇地想像著,如果現在又發生火山大爆發,岩漿和火山灰無情又快速地把全世界掩埋了,數千年後的文明會怎麼樣考古我們呢?若他們從一堆泥漿中挖出模特兒走秀的伸展台,會以為它可能是飛機跑道嗎?或是他們真的可以了解,泡在福馬林中的虎鯊,在當時的地球是一件高價的藝術品嗎?

這次的創作計畫,劇情設定在地球末日的數千年後。住在遙遠星際邊緣的「鸚鵡人」收到數千年前由地球發出滿載地球資訊的飛行器,進而來到了地球,對地球進行考古。考古過程中,鸚鵡人操縱著無人飛行器(瀏覽器),在泰德美術館中搜尋到許多對他們來說無法理解的物件,譬如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氣球狗〉(1994-2000)雕塑,「鸚鵡人」認為它極有可能是當時地球人的交通工具,或是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1991)的鯊魚,他們認為這可能是當時地球的觀賞魚,又或是白南準的〈電視佛陀〉(1974),他們認為這尊佛陀雕塑可能是當年地球戲劇迷的樣貌。

我將360度的環形投影幕,想像成一道阻隔著兩個空間場域的介面。這道介面承載許多觀看上的功能,當無人飛行器飛越地球上空時,它顯示著被泥漿所覆蓋的地表,觀者就像處在無人飛行器的內部,而當無人飛行器將地表上的可疑物件運輸回飛行器時,這道介面又轉化成一道實驗室的玻璃,觀者能透過這玻璃,看著實驗可疑物件的過程。藉由這道介面,我將網路上所搜尋關於泰德美術館的資料,包括美術館的樣貌,曾經展過的作品,放入鸚鵡人的解讀邏輯中,把未親眼所見的網路資料和未來的想像重疊,希望能開啟對事物重新思考的可能性,並企圖藉由鸚鵡人從未來看現在的考古角度,將一些我們早已麻痺無感的事物再畫上重點,標註出許多其實曖昧不清的當代狀態。

聯絡方式: 04-2372-3552#704 簡先生

手機導航:
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