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發佈單位(人):
彰化縣美術學會
活動主旨: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 add_this [ 加入我的訊息追蹤清單 ]
活動地址:
活動日期:2009年04月11日~2009年06月7日
主題類別:演講訊息
推薦活動:
活動內容:

                              

                      

                           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

              

壹、計劃名稱: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

貳、指導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員林鎮公所

    主辦單位:員林鎮立圖書館 員林鎮教育會 彰化縣美術學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校友會

    協辦單位:佛光山員林教師分會 蕭景田立委服務處

    贊助單位:川奇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叁、計劃緣起

    彰化縣美術學會於去年舉辦藝術欣賞講座中,在員林鎮立圖書館三樓視聽室的演講廳,吸引坐無虛席的聽眾熱烈支持,當日能有近兩、三百人參與,實屬效益宏大,本會亦感欣慰。當時聽眾不但專心聽講、並勤作筆記,足可印證講座內容深受愛好藝術的朋友所肯定。甚至有遠到台中、南投的聽眾,專程至員林聽講,如此熱情令人深受感動。會後許多聽眾與講師熱烈交談,可見一般民眾確實因本講座的感染而更深入的親近藝術。

  

    講座盛況空前,實為難得,這是本地難得一見的藝文活動,由此可見民眾多麼渴求好的藝文活動在縣內萌芽,社會需要藝術美學的薰陶,以提昇人們生活的素養。彰化縣美術學會肩負推廣藝術文化的重責大任,除了推動本會創會宗旨,推展文化教育,舉辦美術展覽、研究、座談、觀摩,更以提倡美術教育,培養社會優良風氣。近年來動盪不安的社會人心,急需藝術的安定力量,如果說藝術是甘泉雨露,那教育便是良田種子。

   在因緣巧合下,獲得張良村董事長回饋社會的美意,熱忱允諾,在「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系列推廣教育計劃給予全力支持與贊助。尤其,今年有幸與員林鎮立圖書館‧員林鎮教育會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校友會聯合主辦,以提供縣內廣大藝術愛好者,另一種親近藝術的管道。

肆、計劃目標

    文化藝術源自我們的生活,而且人們自古以來就有追求美麗人生的不滅企圖,因藝術而起的剎那感動,往往會教人銘記於心,歷久不衰。文化藝術不但不是我們生活中,所可以將之割捨的一部份,藝術更是精神層面的文化糧食,從創造文化藝術、累積文化藝術、傳承文化藝術,到發揚文化藝術,處處表現著具有高度美感的心靈活動。為推廣美術教育,以增進美術專業資能,並培養藝術鑑賞能力,特舉辦此活動。本計劃涵蓋東西方藝術思潮及旅遊寫生四個主題,作為2009彰化縣美術學會「藝術講堂」系列的重要課題。

                                                                                                           

1. 像不像沒關係~現代繪畫欣賞

2. 木雕藝術之美~從日本、北京到台灣

3. 畫家的流浪日記

4. 繾綣筆墨 千年書寫~『晉、唐、宋、元』書法賞析

伍、實施時程

場次

 日期

 時 間

               

    

                

報名截止日期

 

98/4/11

(六)

下午

200

500

像不像沒關係~現代繪畫欣賞

顏貽成教授

員林鎮立圖書館一館三樓視聽室

98/4/10

 

98/4/26(日)

下午

200

500

木雕藝術之美~從日本、北京到台灣

日本吉田敦教授

員林鎮立圖書館一館三樓視聽室

98/4/25

 

98/5/17(日)

下午

200

500

畫家的流浪日記

李勝坤老師

員林高中科學館一樓會議室

98/5/16

 

98/6/7(日)

下午

200

500

繾綣筆墨 千年書寫~「晉、唐、宋、元」書法賞析

張怡慶講師

員林高中科學館一樓會議室

98/6/6

   

陸、講堂對象

    (1)本會全體會員。

    (2)美術班學生

    (3)對藝術有興趣的社會人士。

柒、報名方式

請於報名截止日前,教師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公務人員上「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報名。

捌、全程參與者每次核發研習時數3小時。

玖、講堂內容

1. 像不像沒關係~現代繪畫欣賞

檢視西方繪畫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源於義大利的焦點透視所表現的空間乃是視覺上的幻象,它與視覺上的錯覺逼似,而與實際空間卻有極大的距離。

印象派在打破了義大利傳統的透視法則的同時,也打破了古典繪畫嚴謹的造形與結構,以生動的色彩和流動的筆觸解決空間的表現方法。

  直到塞尚始發覺單靠視覺所得印象及焦點透視法之膚淺,改用思維的眼睛去看世界,觀察事物,而事物在他的X光似的眼睛下變成透明,他的視力穿透了物象的表層,直透它的內在真實,他發現幾何體積構成空間的法則,強調體積與體積之間的關係。其後受塞尚啟發的立體派,更推翻了透視法的局部性以及繪畫的幻覺性,使繪畫獨立於所描繪的物體之外,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其中畢卡索和布拉克更成功的開創嶄新的藝術語言,藝術家紛紛另闢蹊徑,於是乎現代繪畫之思潮於焉誕生。

  現代繪畫的革新中許多人發覺到單一視點的繪畫無法具有時間性,另外透視法,明暗法所呈現的寫實反而是一種干擾,單純的線條和色彩呈現的力量更加動人,而焦點透視又似攝影般的重點對焦,主角清晰,背景只是陪襯,觀者只能被動的接受片斷的印象,而畫家更是無法滿足這種對其意念的抹殺,於是畫家尋求能客觀的同時表現物體的一切,透過這種方式,畫家逐漸找到四度空間的表現方式:在四度空間的畫中,幾乎無主副題之區分,不但背景時時可跳至前面,同件物品又可呈現不同角度的面貌。

 但許多人往往不得其門而入,似乎現代繪畫在他們之間築起無形的障礙,阻擋一親芳澤,好像要透過翻譯才能與其溝通,其實這道障礙並不是現代藝術,而是我們內心的成見,只要摒棄成見,透過顏貽成教授深入淺出的談「像不像沒關係~現代繪畫欣賞」,您會發現!現代繪畫其實並不如外表般讓人難以親近,敞開心胸,再將內心的頻率調至與現代繪畫同步,相信這道障礙便能不攻自破。

2. 木雕藝術之美~從日本、北京到台灣

   「一刀一筆觸,一筆一乾坤」,木材上的刀刀痕痕之美,從實用的建築雕刻到膜拜的神像乃至於生活器物的精雕細琢,一一都顯示出「木雕」藝術的廣博性與精緻性。隨著社會變遷和文化發展,臺灣木雕藝術的創作,形成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雅俗共賞而深受歡迎的生活藝術。近年來逐漸在各地生根茁壯,更注了不同種族的美學及文化,融合薈萃成為臺灣鄉土文化藝術的主流。其具有高度的人文社會屬性,從生活的實用性出發,逐漸提昇雕琢的藝術境界,豐富了文化藝術的精緻意涵,呈現了、生活性、實踐性、殊異性、民俗性、族群融合、鑑賞性的特質。

    木雕藝術從選擇木料質材、圖形設計、雛型、粗胚、到精雕細琢,乃至於修飾、磨光、上漆等等,均考驗創作者的耐心和修為。巧手操控雕刻刀進行雕鑿,尤需配合木材紋理的運用,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是影響一件木雕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甚至為了材料紋理色澤保持完美,作品必須進一步作表面處理。整體來說,整個過程在刀斧之間所展現的,無論是柔美細膩或粗獷豪邁,都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那獨具的匠心情感。

  由於臺灣木雕藝術係以傳統木雕作為傳承發展的基礎,在工法和派別上有漳、泉、閩、客和南北之別,但整體說來,主要有下列幾種基本的技法: 

    一、沉雕─又稱「陰刻」,性質很接近繪畫,但留下的背景浮出,所雕的主

        體下凹,可以顯現視覺上的立體效果,這項雕法最為簡易省工,常用在

        傢俱雕飾或各種面板裝飾。

    二、浮雕─又稱「陽刻」或「剔底雕」,刻法恰恰與沉雕相反,保留圖案,

        而將背景或襯底的部分雕凹或向下剔平,使主體圖案或輪廓線條浮凸出

        來。

    三、圓雕─又稱為「立體雕」,將作品呈現單獨的立體形象,作品除了底座

        為支撐重心而磨平外,全部的外廓都表現雕功,以表現出更為細膩、複

        雜的雕功,更突出作品耐看的效果。

    四、透雕─又稱為「鏤空雕」,做法上是將圖案的部份保留,剔除背景的全

        部,而呈現鏤空的效果。

    五、內枝外葉法─吸收了圓雕、透雕、浮雕、陰刻和繪畫的各種要領和長處,

        融合表現出多層次立體視覺藝術型式,最為精采華麗。

    此次講堂,特別邀請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吉田墩教授,把長年在木雕藝術的創作研究及教學心得,與本地木雕藝術的愛好者分享。

3. 畫家的流浪日記

    多數人旅行都會帶著相機或DV捕捉景色,但仔細觀察四周,在美景當中也有些不一樣的旅人,會拿起畫筆在筆記本塗畫,或直接搭起畫架面對大好美景作起畫來,李老師每次出遊,攜帶油畫和水彩畫用具出門,畫下旅行途中的景物及心靈感受,帶著獨家製造的紀念品回家。

    由李勝坤老師所主講的「畫家的流浪日記」,鼓勵大家隨時隨地用方便攜帶的材料及感受,不用考慮太多也不用畫得太精細,將接觸到的有趣景物留存下來,透過這樣的繪畫過程,會發現自己對旅行當地的人事物,已有更深入的觀察,是「到此一遊式」紀念照無法比擬的,日後追憶起這趟旅行,腦海中將不再只殘留浮光掠影的模糊印象,是一種無法取代的珍貴回憶。

    每個人都可以如此流浪,只要回歸孩童的純真心態,好奇觀察周遭的景物,人人都可以是畫家。透過李老師談旅行寫生日記心得,如何觀察人、動物、風景、建築等主題,創造事物表現的心靈,在街頭、高原以及海邊等戶外情境,用美麗的心情,感受微風的吹拂和陽光移動的大自然魔術。

4. 繾綣筆墨千年書寫~『晉、唐、宋、元』書法賞析

 晉、唐、宋、元的書法,全都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人類文明的瑰寶。以家喻戶曉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還有閻立本的《步輦圖》、馮承素的《蘭亭序帖卷》、顏真卿的《行書湖州帖卷》等等。這些文物年代久遠,有些更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它們至高的藝術水平、珍貴的學術和歷史價值,毋容置疑,的確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的經典。

 尤其,不少是我們小時候已經耳熟能詳的書帖,甚至是學習書法時臨摹的對象。特別一提王珣的《伯遠帖》。《伯遠帖》是三希堂中僅存的晉人法書真,曾經一度流落香港,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才回歸故宮。今天國家經濟繁榮,正經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書法中的瑰寶——王羲之的《喪亂帖》,還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

 王羲之的《喪亂帖》堪稱是此時期的最大亮點,《喪亂帖》是王羲之寫給友人的一封書信,因作者無意於書,故書法越見自然。用筆結構與王羲之名作《蘭亭序》相比,略帶古意。有專家推斷此種體式的字,應更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貌,《喪亂帖》成為研究王羲之書風的重要材料。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對媒體說,《喪亂帖》是行草墨跡,此帖早在唐朝時期傳入日本,有專家曾考證《喪亂帖》是大和尚鑒真東渡日本時帶去的,秘藏日本皇宮達千年之久。

 這次講堂中,包括王羲之《喪亂帖》、宋拓《石鼓文》、《泰山石刻》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國古代書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國寶級書法作品。還有晉、唐、宋、元書法經典,包括懷素《苦筍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誌銘》、宋拓《淳化閣帖》等。現在能夠透過張老師的深入淺出的講解,就如跟先賢把臂神遊於歷史之中。希望能夠提升大家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拾、講師學經歷

    (1) 顏貽成教授

       學經歷:

       1955  生於台灣省台中縣

1978  國立藝專畢業

1993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M.F.A.藝術碩士

1995  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教室講師

2004  誠品講堂藝術講座講師

2005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

       個展:

       1988  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市

       1990  台北福華沙龍.台北市

       1993 紐約大學畫廊.紐約州

       1994  456 gallery .  .紐約市

       1994  伊通公園畫廊.台北市

       1995  台北福華沙龍.台北市

       1997 積禪五十畫廊.高雄市

       1999 高雄福華沙龍.高雄市

       2003 北縣文化中心.台北縣

       2004 真善美藝廊  .台北縣

       2009 港區文化中心.台中縣

 

    (2) 吉田敦教授

       學經歷:

1967          出生於日本群馬縣

19933      多摩美術大學  大學院美術研究科雕刻專業畢業(碩士學位)

19934      多摩美術大學  雕塑系系助理(至993月)

1999~ 2000  北京留學中央美術學院普通研究生雕塑專業(先修班)

2001          北京留學中央美術學院普通研究生雕塑專業(碩士班肄業)

2002~ 2007  多摩美術大學雕塑系兼任講師

2007~至今     國際文化學園高等部美術特殊學校專任教師

    (3) 李勝坤老師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經歷:國立北斗家商美術教師

             愛好四處孤獨流浪及旅遊寫生

             個展聯展多次

    (4) 張怡慶講師

       學歷:畢業於淡江大學。

經歷:曾於廣告業從事創意相關專業領域;習畫二十餘年,師承黃昌惠、鄭月波、張克齊、江明賢、陳瑞庚與劉國松等大師;擅長花鳥、山水、動物等題材,在指畫、抽象水墨與書法創作有深厚的造詣;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至今共計近二十年的導覽經歷,是位十分專業的藝術創作者與資深導覽員。

              

拾壹、結語

    希望在大家努力推動下,提倡美術教育培養社會優良風氣的目標,讓藝術創作更活耀,且能將國內的藝術專業活動與世界接軌,將藝術深根在地、放眼全世界,創作能量發光發熱,使本縣的藝術更加蓬勃發展。因此,這裡!就是您我追求心靈的場所,也是台灣文化精神的凝聚,歡迎大家一起來員林欣賞藝術饗宴。